秋意渐浓,青林镇政府大院里的几棵老梧桐树,叶片已染上深浅不一的黄褐色,风一过,便簌簌地落下几片,平添几分萧瑟。李腾正埋头于一份关于推动竹艺合作社与镇内零星农户合作、建立稳定优质竹材供应基地的方案,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敲响了。
“请进。”李腾头也未抬。
进来的是党政办新来的年轻干事小何,脸上带着一丝慌乱和不安:“李…李主任,不好了!王…王主任他…他晕倒了!”
李腾猛地抬起头,心中一惊:“王主任?王守礼主任?怎么回事?在哪儿晕倒的?”
“就在…就在他办公室!刚才我去送文件,看见他趴在桌子上,怎么叫都没反应…”小何语无伦次。
李腾立刻扔下笔,快步冲向隔壁的党政办公室。只见里面已经围了几个人,王守礼主任瘫坐在椅子上,头歪向一边,脸色蜡黄,人事不省,桌角还放着一杯没喝完的、早已冰凉的浓茶。
“都散开!保持通风!”李腾厉声喝道,一边上前探了探王守礼的鼻息和颈动脉,呼吸微弱但尚存。“快!打电话叫镇卫生院的医生!马上安排车,准备送县医院!”他迅速做出安排,声音沉稳,但只有他自己知道,心跳得有多快。
王守礼,这位在青林镇工作了近三十年、一贯以严谨刻板着称的老主任,是镇政府这座老旧机器里一颗至关重要的螺丝钉。他熟悉所有的规章流程,掌管着文件流转、会务安排、后勤保障等一切繁杂而核心的事务。他的突然倒下,让整个镇政府大院瞬间陷入了某种无序和恐慌。
一阵忙乱之后,王守礼被紧急送往县人民医院。初步诊断结果很快传来:突发性脑溢血,情况危急,即便抢救过来,也可能留下严重后遗症,几乎不可能再回到工作岗位上了。
消息传回青林镇,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惋惜、同情、担忧,以及一丝不易察觉的、对权力真空的窥探,种种情绪在暗流中涌动。
宋知远书记面色凝重,立刻召开了紧急班子会。“守礼同志的情况很不乐观,党政办的工作不能停摆。”他环视会场,“在县委明确新的主任人选之前,党政办的日常工作,暂时由……副主任老陈牵头负责,重大事项直接向我汇报。各班子成员,管好自己的一摊子,确保镇里各项工作正常运转,不能乱!”李腾知道,这个老陈能当上党政办的副主任都是靠论资排辈的,在自己去了经济发展办之后,镇党委才勉勉强强向上级推荐了这个人。不过这个临时安排,也算是稳住了局面。副主任老陈资历老,人稳重,但能力和魄力有限,守成尚可,开拓不足。谁都明白,这只是一个过渡。
王守礼的病倒,对李腾的直接影响很快显现出来。之前许多需要党政办协调、盖章、转办的文件,速度明显慢了下来。一些需要多个部门联合推动的工作,也因少了王守礼这个强有力的“中枢”而变得磕磕绊绊。李腾深切地感受到,一个称职的“大管家”对于整个机构高效运转的重要性。
这天,李腾去宋知远办公室汇报茶叶标准制定的进展,谈完正事后,宋知远揉了揉眉心,看似随意地问了一句:“李腾啊,你在党政办也待过,对那边的运作熟悉。你觉得,现在这个局面,怎么才能尽快理顺?”
李腾心中一动,知道宋书记这是在考验他,也可能是在为后续人事安排听取意见。他谨慎地回答:“宋书记,党政办工作千头万绪,核心在于规范和效率。陈副主任经验丰富,稳住大局没问题。我觉得,当前可以先把一些常规性、程序性的工作流程进一步明确固化,减少不必要的请示汇报环节,提高效率。同时,是不是可以考虑从现有年轻干事里,有意识地压点担子,培养一两个能具体盯摊儿的?”
他没有直接推荐任何人,也没有流露出对位置的兴趣,而是从解决问题的角度提出了务实的建议。
宋知远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没有表态,只是说:“嗯,思路是对的。眼下稳定是第一位的。”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王守礼病倒留下的权力空白,注定不会平静。没过两天,副镇长钱卫东在一次非正式场合,对着几个相熟的股站长感慨:“唉,守礼同志这一病,党政办这摊子可就悬了。老陈人是好人,就是魄力不够,压不住阵脚啊。我看啊,还得有个年富力强、熟悉全面情况的同志去挑起这副担子才好。”他的话,引得听者纷纷侧目,心里各自盘算。
这股暗流,李腾自然也感受到了。他知道,钱卫东绝不会放过这个安插自己人、或者至少阻止他李腾势力扩张的机会。党政办主任这个位置,看似不直接主管经济,却是距离领导最近、信息最灵通、协调权力最大的岗位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晚上,李腾在宿舍里,习惯性地想找点资料,却发现之前托党政办整理的一份关于周边乡镇产业发展对比的材料,因为王守礼病倒,至今还没有下文。他无奈地叹了口气,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意识到,个人的努力在庞大的体制机器面前,有时显得如此微小,一个关键环节的缺失,就可能影响到全局的推进。
他来到镇里的公共电话亭,给张薇打了个电话,电话里,张薇敏锐地听出了他声音里的疲惫
“怎么了?听起来很累的样子。”
“镇里一位老领导病重,可能……要退了。”李腾没有说得太具体
“工作上有点受影响,也在想一些事情。”
张薇沉默了一下,轻声说:“别太逼自己。有些事,不是一个人能扛起来的。记得按时吃饭。”
挂断电话,李腾走在了回宿舍的路上。青林镇的秋夜凉意深重。王守礼的突然病倒,像一声沉重的警钟,不仅敲响了对他个人健康的警示,更让他看到了体制内人事更迭的突然与无情,以及随之而来的机遇与挑战。他仿佛看到,镇政府这座大楼里,一根重要的支柱骤然出现了裂痕,整座建筑都随之微微晃动。接下来,是寻找新的栋梁来支撑,还是任由其在风雨中飘摇,将考验着决策者的智慧,也关系着他李腾未来的道路。他知道,自己必须更加谨慎,更加努力,也要更加清醒地观察这风云变幻的棋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