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桃成为神婆的第三年,村里遭遇了百年不遇的大旱。田里的庄稼蔫头耷脑,连村口的老槐树都枯黄了叶子。奇怪的是,那口古井的水位不但没降,反而上涨了许多,水面几乎与井沿齐平。
这天夜里,小桃梦见井水漫出了井口,一个白衣女子踏水而来,对她说:明日午时,来井边见我。
第二天,小桃按约来到井边。烈日当空,井水却冰凉刺骨。她俯身打水时,忽然水中浮现一张陌生的女子面孔——不是平常见到的水娘模样,而是一个更加年轻、眉目如画的姑娘。
看好了,我的故事...水中传来幽幽的声音。
小桃感到一阵眩晕,眼前的景象突然变了...
三百年前,这里还不是村庄,而是一座繁华的县城。县衙后院有位小姐名叫柳青娥,是县令柳明德的独女。青娥年方二八,不仅生得貌美,还精通诗书,尤其写得一手好字。
那年秋天,朝廷派来一位巡按使检查地方政务。这位巡按使姓赵,是个好色之徒,一见青娥便起了邪念。酒宴上,他借着酒意向柳县令提亲,要纳青娥为妾。
柳县令刚正不阿,当场回绝:小女年纪尚小,且下官家世代书香,不做妾室。
赵巡按使怀恨在心,暗中命人将赃银埋入县衙后院,第二日便以贪污受贿为名将柳县令拿下。案子审得极快,不出半月,柳家被判满门抄斩,家产充公。
行刑前夜,柳家老仆张伯买通狱卒,偷偷将青娥换了出来。青娥跪别父母,带着张伯逃入深山,藏在一座破败的道观里。
小姐,老奴只能帮到这了。张伯老泪纵横,这观里有些干粮,您千万保重...
青娥对着县城方向磕了三个响头,咬破手指在道观墙上写下血海深仇,不共戴天八个大字。
山中岁月长。青娥在道观住下,每日除了研读偶然发现的一本毒经,就是对着墙上的血字发呆。她原本清澈的双眼渐渐染上戾气,乌黑的发间竟生出了几丝银白。
三年后的寒食节,青娥下山了。她扮作卖茶女,在赵巡按使府外支了个茶摊。此时的赵巡按使已升任布政使,正大摆宴席庆贺。
青娥将特制的毒药下在茶中,由丫鬟送入宴席。那毒无色无味,入喉三个时辰后才会发作。当夜,赵府上下三十八口人,除一个五岁幼子因嫌茶苦未饮外,全部七窍流血而亡。
青娥本可以轻松杀死那个孩子,可当她看到那孩子惊恐的眼神时,手中的匕首怎么也刺不下去。
罢了...她收起匕首,转身离去,身后传来孩子撕心裂肺的哭声。
青娥没有回山,而是来到了城外的古井边——那是她小时候常和丫鬟来玩的地方。月光下,井水如墨,深不见底。
爹,娘,女儿为你们报仇了...她轻声说着,纵身跳入井中。
奇怪的是,青娥并没有沉底。她感觉自己漂浮在水中,呼吸自如。井水渐渐发出幽蓝的光,一个威严的声音在她耳边响起:
此井乃龙脉之眼,你怨气太重,本应魂飞魄散。但念你最后心存一丝善念,留你魂魄在此修炼。百年后,可化为此方水域守护之神,既惩恶人,也护善民。
青娥——现在该称她为水娘了——感到自己的形体渐渐消散,与井水融为一体。她的长发化作水草,眼泪变成井底的珍珠,而那满腔的怨恨则化为守护一方水土的力量...
景象又变,小桃看到历代村民与古井的故事:贪心的财主多打水后家中失火;吝啬的商人不守规矩结果货物全霉;而诚实守信的穷书生每日一桶,后来竟考中进士...
最后,她看到年轻时的神婆林秀娘救起水娘的场景,明白了一切。
水面恢复了平静,小桃瘫坐在井边,额头全是冷汗。水中传来水娘的声音:现在你知道了我的来历。仇恨让我成为神灵,但守护让我得以永生。规矩不是为了惩罚,而是为了保护。
小桃恭敬地叩首:水娘娘放心,我必不负所托。
那天夜里,下了一场透雨。旱情缓解了,古井的水位也恢复了正常。但小桃知道,有些东西永远改变了——她不再单纯地畏惧水娘的惩罚,而是真正理解了规矩背后的深意。
后来,小桃成了村里最受尊敬的神婆。她既严格守护古井的规矩,也会在旱季多分一瓢水给带婴孩的妇人。有人说曾看见她在月圆之夜与井中的白衣女子说话,一个说,一个回。
至于那口古井,至今仍在村外静静流淌。偶尔有外乡人不信邪多打水,当晚必定会梦见一个白衣女子站在床边,手中捧着一把湿漉漉的黑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