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连轩收起密信,目光冷峻。南宫璃吹灭烛火,低声道:“天亮就进宫,不能再等了。”他点头,披风一扬,两人悄然潜出后门,直奔皇城方向。
赫连轩与南宫璃从赫家府邸出发,一路朝着皇宫行去。两人心中都清楚,此次进宫面圣,将会掀起一场怎样的风暴,但他们已做好准备,要揭开那隐藏在暗处的巨大阴谋。
一前一后登上紫宸殿前的层层玉阶,步伐沉稳。 身后亲卫持刀肃立在宫门外,二人则由太监引路,直入大殿。
殿内香烟缭绕,龙椅之上,皇帝端坐如山,身披玄色龙袍,目光深邃难测。两旁文武百官列席,皆神色凝重,似已察觉今日非比寻常。
“赫家世子赫连轩、南宫特使南宫璃,觐见陛下。”太监高声唱喏。
赫连轩抱拳上前:“平叛归来,不负君命!今日所呈,关乎社稷安危!”
南宫璃踏前半步,盈盈一礼,声如清泉:“臣南宫璃,携江湖密报,奏禀陛下——有组织欲颠覆江山!”
此言一出,满殿哗然。几位老臣对视一眼,皆从彼此眼中看出惊疑不定之意。
皇帝指尖轻敲扶手,眸光微闪,终于启唇:“赫连世子,你所言‘神秘组织’,可有实证?”
赫连轩上前一步,从怀中取出一封密令,双手呈上:“这东西是在敌军基地里找到的,上面写着他们的命令,清清楚楚写着要图谋京城、刺杀重臣的计划。”
一名侍从接过密令,转呈御前。皇帝展开细看,眉头渐蹙,目光在那密令上停留良久,终是抬眼,扫视群臣。
“诸卿以为如何?”他语气平静,却似暗藏雷霆。
一位白须老臣站出,拱手道:“陛下,此事关系重大,不可轻信一面之词。赫连世子虽有战功,但所言是否属实,尚需查证。”
话音未落,另一侧年轻官员冷笑一声:“查证?若等查证完毕,怕是京城已成废墟!”
此人正是兵部尚书之子,素与赫连轩交好。他这一番话,倒是为赫连轩争取了几分主动。
皇帝未置可否,只是淡淡道:“赫连轩,你可知这组织背后之人是谁?”
赫连轩眸光微闪,答道:“目前尚未查明其首领身份,但据情报显示,其势力已渗透多地,甚至与部分地方官府勾结。”
此言一出,满殿更是哗然。几位掌管地方事务的大臣脸色骤变,显然被点中要害。
南宫璃适时补充道:“陛下,我带的‘暗影阁’也收到不少密报,证实这个组织已经在好几个地方设了据点,就是想搞乱朝局。”
她语调温和,却字字如针,句句击中要害。
皇帝沉默片刻,终是点头:“既如此,朕便召集众臣议政,商讨应对之策。”
话音刚落,忽有一名官员起身,拱手道:“陛下,眼下春荒未解,民心不稳,若因一则密令大动干戈,恐扰百姓安宁。”言罢有意无意扫了赫连轩一眼。
不少人纷纷附和,气氛一时胶着。
赫连轩目光一寒,正欲开口反驳,却被南宫璃轻轻拉住衣袖。
她微微一笑,转向那位官员:“大人说得有理,可要是现在不动手,等敌人翅膀硬了,还怎么收拾?”
那人一时语塞,脸上浮现出几分尴尬。
皇帝看着这场争论,始终未曾表态,只是一边听一边低头翻阅那份密令。忽然,他的目光停在一处角落,眼神微动。
那处角落,竟隐隐盖着一枚私印——正是刑部尚书的印记!
皇帝面色不变,合上密令,缓缓道:“既已涉及朝廷重臣,此事必须慎重处理。朕即刻召集群臣议事,赫连轩、南宫璃,你们暂且退下,待议定后再作决断。”
退出大殿时,南宫璃忽笑了一声。“听见没?他说要议政——可没说什么时候议。”
赫连轩冷笑:“等他们内斗出结果,咱们再递第二封信。”
二人步出宫门,阳光洒落在身上,却并未带来多少暖意。
不远处,一道熟悉的身影悄然隐入人群之中——正是赫连风安插的眼线。
赫连轩眯起双眼,低声道:“回去之后,立即封锁可疑据点。”
南宫璃轻轻点头:“我已让‘暗影阁’的人开始行动。”
说罢,她转身望向皇宫方向,目光幽深如水。
“皇帝……到底站在哪一边?”
夜幕降临,皇宫深处,御书房灯火通明。
皇帝独自坐在案前,手中握着那封密令,指尖轻轻摩挲着那枚私印。
“刑部尚书……”他喃喃自语,眼中闪过一抹莫测的光芒。
这时,一名心腹太监悄然入内,躬身禀报:“陛下,赫连轩已下令封锁京城三处据点,南宫璃也在调动江湖势力。”
皇帝放下密令,抬头看向窗外,月光如银,洒落在宫殿飞檐之上。
“让他们去查吧。”他淡淡道,“朕倒要看看,这棋局,谁才是真正的执棋人。”
太监低头应是,悄然退下。
而此刻,皇宫之外,一场风暴,正悄然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