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荒纪元
第十九章 新的旅程
晨光草在慕白掌心轻轻摇曳,蓝紫色的花瓣折射着朝阳,像缀了满捧星辰。陈默看着她指尖缠绕的灵气与花瓣相融,忽然想起木老昨夜的话——灵荒鼎苏醒后,净土的“界门”也会跟着开启。
“收拾一下吧,”陈默站起身,拍了拍沾着草屑的衣襟,“守林人传讯说,界门三天后会在青木林深处开启,能通往外界的‘青岚城’。”
慕白捏着晨光草的根茎,花瓣上的露珠滚落:“青岚城?就是古籍里说的,人类最后的聚居地?”
“嗯,”陈默将最后一块灵泉凝结的冰晶塞进背囊,“那里有完整的灵脉,还有更多像我们一样在对抗魔气的人。木老说,我们的灵荒令和玉笛,或许能在那里找到更多答案。”
小矮人们听说他们要离开,都围了过来。木老捧着个沉甸甸的兽皮袋,里面装满了烘干的灵果和淬了灵泉的石箭:“路上用得上,青岚城虽好,可城外的‘迷雾沼’不太平,这些能帮你们挡挡邪祟。”
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矮人姑娘,把亲手编的草环戴在慕白头上,草叶间还别着朵刚开的金盏花:“姐姐的玉笛吹得好听,到了城里也要多吹给星星听呀。”
慕白摸了摸小姑娘的绿头发,眼眶有些发热。这几日相处,这些曾被她视为“异类”的小矮人,却用最纯粹的善意接纳了他们。
启程那天,万灵窟的光柱已淡成了朦胧的光晕,青木林的枯枝上果然冒出了嫩红的芽尖。陈默背着装满物资的背囊,慕白腰间挂着玉笛,灵荒令与玉笛在行走间轻轻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
“你说,青岚城的人会不会也有灵荒令?”慕白踢着路边的小石子,石子落地时弹起细碎的灵光。
“说不定,”陈默拨开挡路的藤蔓,藤蔓上的晨露落在他手背上,竟凝成了小小的水精灵,绕着灵荒令转了两圈才消散,“木老说,灵荒令本就是成对的,当年灵荒大战时失散了。”
他们沿着灵泉冲刷出的小径前行,沿途的景象日渐鲜活——灰黑色的土地染上了绿意,沉默的鸟兽重新出现在枝头,连风里都带着清甜的气息。走到第三日黄昏,前方突然出现一片迷雾,雾气泛着淡淡的紫,隐约能听到里面传来兽吼。
“这就是迷雾沼了。”陈默从背囊里掏出石箭,箭头的灵泉冰晶在暮色中闪着光,“木老说,雾里的妖兽怕这个。”
慕白握紧玉笛,笛身上的符文微微发烫:“跟着我走,玉笛能感应到灵气流动的方向。”
踏入迷雾的瞬间,四周的光线骤暗,能见度不足三尺。妖兽的嘶吼声越来越近,伴随着沉重的脚步声,地面都在轻微震动。陈默将慕白护在身后,石箭对准声音来处,却见一道黑影从雾中扑出——那妖兽长着狼的身躯,却有三颗头颅,獠牙上滴落着墨绿色的涎水。
“小心它的口水,有剧毒!”陈默拉着慕白侧身避开,石箭脱手而出,精准地射穿了中间那颗头颅的眼睛。妖兽发出凄厉的惨叫,另外两颗头颅疯狂地摆动,却在靠近时被石箭上的灵泉冰晶灼伤,冒出阵阵白烟。
慕白趁机吹响玉笛,清越的笛音在雾中扩散,带着灵荒鼎的净化之力。妖兽的动作明显迟滞,身上的黑毛开始脱落,露出底下泛着红光的皮肉。
“就是现在!”陈默抽出灵木剑,剑身上星髓石的光芒与笛音共鸣,化作一道金色的剑芒,直劈妖兽脖颈。
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哀嚎,妖兽庞大的身躯轰然倒地,在雾中渐渐化作黑气消散。慕白捂着胸口喘息,却发现笛音竟吹散了周围的迷雾,露出一条铺着青石板的小径,小径尽头,隐约能看到高耸的城墙轮廓。
“是青岚城的方向!”陈默眼中闪过亮光,拉着她快步向前。
城墙越来越清晰,那是用青灰色的巨石砌成的,上面刻满了与灵荒鼎相似的符文,城门口站着两个身披银甲的守卫,看到他们胸前的灵荒令和腰间的玉笛,眼中露出惊容,随即单膝跪地:
“恭迎灵荒令与玉笛的持有者!”
慕白与陈默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激动。晨光草的花瓣从草环上飘落,乘着风飞向城门内,仿佛在预示着,一段新的旅程,正要在那片阳光下的城池里,缓缓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