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挥部里,张百川、罗政委、萧参谋长三人围在地图前,脸上都带着大战前的凝重。桌上摊着晋察冀军区发来的紧急敌情通报,上面“五号作战”、“十万日军”、“首要目标河北军区”等字眼触目惊心。
“第三旅这事是个警钟啊。”张百川打破了沉默:“要不是及时发现樊庄子那个口子,鬼子的小股部队怕是已经摸到咱们眼皮子底下了。冈村宁次这次是狮子搏兔,要用全力了。”
罗政委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处分已经下达,王振记大过一次,戴罪立功,第三旅旅长职务暂时保留,以观后效。现在关键是怎么应对眼前这场狂风暴雨,总部和延安都发来了指示,要求我们务必粉碎敌人的扫荡,保卫根据地。”
萧参谋长用铅笔在地图上划出箭头:“根据目前情报和晋察冀方面共享的信息,冈村宁次的进攻路线基本清晰。北线以驻蒙军和关东军抽调的部分兵力为主,配属坦克部队,沿平绥线、同蒲路压向晋察冀和我们的结合部,目标是切断我们之间的联系;东线,是主攻方向,由第一军主力,包括那些被我们打残又补充起来的师团,从保定、沧州一线,分多路向任丘、高阳、河间我核心区推进;南线,第27师团等部,沿沧石路进行牵制性进攻。”
他顿了顿,加重语气:“情报还显示,鬼子这次特别加强了特种作战力量,组建了多支‘挺身队’,化装成老百姓或者我军小股部队,专门负责渗透、破坏、斩首。我们刚补上的樊庄子那个漏洞,就是他们之前试图渗透的路线之一。”
张百川盯着地图:“来者不善啊。兵力、装备、战术,冈村宁次都做了升级。咱们不能硬碰硬,得用巧劲。”他抬起头,看向罗政委和萧参谋长,“老规矩,咱们三个先议个章程出来。”
罗政委接口道:“我建议,还是采取我们最拿手的‘主力机动与地方武装坚持相结合’的方针。主力部队不能固守一点,要跳出去,在鬼子的包围圈里寻找战机,打他的后勤,敲他的侧翼。地方部队、民兵和老百姓,要广泛开展地雷战、麻雀战,坚壁清野,让鬼子寸步难行,变成聋子瞎子,”
萧参谋长补充道:“通信和情报是关键。我们必须和晋察冀军区保持最紧密的联系,随时互通有无。另外,要发动根据地所有群众,建立更严密的情报网和哨卡,让鬼子的‘挺身队’无处藏身,”
张百川点点头,手指在地图上几个关键位置点了点:“基本方针就这么定。具体部署我看可以这样:”
“命令,”他的声音变得果断有力:“第一旅、第二旅,配属炮兵旅一部,作为军区机动拳头,由许达、彭辉统一指挥,隐蔽集结于白洋淀以西机动位置。你们的任务不是死守,是盯着东路鬼子的主力,寻找其薄弱环节,要么敲掉他一路,要么截断他的补给线,”
“第三旅、第四旅,”他看向地图北侧,“负责北线防御,重点盯防鬼子可能从结合部渗透的路线,尤其是樊庄子方向,王振,你给我把眼睛瞪大点,绝不能再出纰漏,你们的任务是利用地形,节节阻击,迟滞敌人向核心区的推进速度,为机动兵团创造战机,”
“第五旅、第六旅、第八旅,负责南线和核心区腹地防御。南线要顶住第27师团的压力,核心区要广泛发动民兵和地方部队,构建多层防御,保护兵工厂和指挥机关安全,”
“骑兵旅,作为快速反应力量,随时准备驰援各方,或者执行长途奔袭任务,”
“各部队立即进入指定位置,抢修工事,囤积弹药。地方政权和民兵组织,立刻动员起来,彻底坚壁清野,告诉乡亲们,不给鬼子留下一粒米,一口干净水,”
命令迅速通过电话、电台和通讯兵传达下去。各旅、各团迅速开拔,向着预设阵地疾进。沿途的村庄,民兵和老百姓在地方干部的组织下,紧张而有条不紊地掩埋粮食、设置路障、挖掘防空洞。
张百川检查了核心区域的防御工事,特别是兵工厂的隐蔽和防护。
兵工厂的李师傅拍着胸脯保证:“司令员放心,机器能拆的都已经拆开分散隐蔽了,关键部件都埋好了。剩下的,我们工人武装队拿着刚造出来的手榴弹和地雷守着,鬼子想来破坏,先崩掉他满嘴牙,”
张百川又去看了部队的集结地。第一旅的阵地上,旅长许达正对着手下几个团长吼叫:“都给我把眼睛放亮一点,鬼子这次有坦克,反坦克壕挖深一点,火力点构筑要交叉,别他娘的留死角,谁那里放了鬼子过来,我第一个枪毙他,”
第二旅旅长彭辉则更细致,他拉着炮兵连长,反复核对预设炮击诸元:“这几个坐标,是鬼子可能集结的区域,给我记死了,到时候我命令一下,炮弹必须第一时间落下去,”
看着紧张备战的部队和民众,张百川对身边的罗政委和萧参谋长说:“咱们的准备差不多了,现在,就等冈村宁次出招了。”
萧参谋长看着远处尘土飞扬的公路,那是部队调动留下的痕迹,沉声道:“他一定会来的,而且,会比我们想象的更快,更狠。”
张百川望向东南方向:“来吧,冈村宁次。这次咱们新账旧账一起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