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的灰色天空,压抑得如同会议室内凝固的空气。
澄真坐进那辆黑色的轿车。
车内空间不大,却因那位龙虎山老道的存在而显得格外空旷。
车辆无声地汇入车流。
“澄真道友,不必紧张。”
老道的声音依旧平和,像山间清泉,洗去尘嚣。
“今日之事,并非针对三一门。”
澄真微微侧头,目光落在老道那双古井无波的眼睛上。
“前辈指的是……”
“那份提议。”
老道直言不讳。
“王代表背后,是整个俗世的意志。”
“他们畏惧,也渴望。”
“畏惧无法掌控的力量,渴望这股力量能为他们所用。”
澄真沉默了。
这些道理他懂,但懂,不代表就能轻易化解。
“我龙虎山,求的是一个‘平’字。”
“天地要平,阴阳要平,异人与俗世,也要平。”
老道叹了口气,视线投向窗外飞速倒退的街景。
“三一门这三年的声势太盛,如日中天,打破了原有的平衡。”
“有人想把你们拉下来,有人想把你们绑起来。”
“而我龙虎山,只是想让太阳在它该在的位置上,莫要灼伤大地,也别被乌云遮蔽。”
澄真心中一动,对着老道深深稽首。
“多谢天师府点拨。”
“也多谢前辈今日仗义执言。”
老道摆了摆手,脸上露出一丝笑意。
“谈不上仗义。”
“我只是把我听到的事情,说出来而已。”
他从袖中取出一沓厚厚的信纸,递给澄真。
“这些,是西疆镇守军写给我们天师府的信。”
“还有北境戈壁巡查队的报告。”
澄真接过,入手沉甸甸的。
他翻开第一页,熟悉的墨迹映入眼帘。
那是一名三一外门弟子写的任务总结,字迹不算工整,却透着一股金石之气。
上面详细记录了他们小队如何配合镇守军,在风雪中追猎一头越境的雪山大妖,最终以三人重伤的代价,将其斩杀于国境线内。
信纸的末尾,附着镇守军那位铁血军官用红笔写的批注。
“三一弟子,皆是好汉!”
“国之栋梁,不外如是!”
澄真一页页翻下去。
每一页,都是一段浴血求生的记录。
每一页,都浸透着三一门外门弟子的汗水与鲜血。
这些报告,他都看过,但此刻从龙虎山的手中再次接过,分量却截然不同。
“天师说,李掌门的手段,高明。”
老道的声音悠悠传来。
“他没有将弟子圈养在山门之内,而是将他们撒向了这片最需要力量的土地。”
“这些弟子,用自己的血汗,为三一门赢得了真正的‘声望’。”
“这份声望,不是靠修为压人,不是靠术法惊世,而是靠实打实的功绩换来的。”
“这才是真正的根基,是任谁也搬不走、污蔑不了的泰山。”
轿车停在了一座僻静的四合院前。
老道推开车门。
“天师,就在里面等你。”
澄真收好信件,整理了一下道袍,随着老道走入院中。
院内没有想象中的威严,只有一棵老槐树,几张石凳。
新任天师张之维,就坐在那石凳上,一身朴素的蓝色道袍,正拿着一把小刀,专注地削着一个苹果。
他身上没有丝毫雷法的霸道,反而像个邻家大哥,随和而宁静。
看到澄真进来,他停下手中的动作,将削好的苹果递了过去。
“澄真道友,尝尝。”
“我师父以前总说,心不静,削不好苹果。”
澄真没有接,只是行了一礼。
“三一门澄真,拜见张天师。”
张之维笑了笑,也不在意,自己咬了一口,清脆响亮。
“坐吧。”
“今天的事,让你受累了。”
澄真依言坐下,神色却依旧紧绷。
“天师言重,此乃我分内之事。”
张之维看着他,目光深邃。
“李掌门,好魄力。”
“封山十年,却又大开外门,一收一放,暗合天地至理。”
“他这是在下一盘大棋。”
澄真心中一凛,他知道,真正的谈话开始了。
“家师只是希望门下弟子能多些磨砺。”
张之维摇摇头,将果核扔进一旁的垃圾桶。
“不,他是在为整个异人界,找一条新路。”
“一条既能融入俗世,又不被俗法束缚的路。”
他站起身,走到老槐树下,轻轻抚摸着粗糙的树皮。
“王代表的提议,以后还会有。”
“只要三一门还在,只要异人的力量还在,这种试探就不会停止。”
“堵,是堵不住的。”
澄真眉头紧锁。
“那天师的意思是?”
张之维转过身,眼中闪过一丝锋芒,一如当年雷部台阶上的少年。
“既然堵不住,那就立规矩。”
“我们来立,我们自己的规矩。”
澄真还没来得及细想这句话的深意,院门外传来通报声。
“天师,形意门的王掌门求见。”
张之维嘴角一勾。
“说曹操,曹操就到。”
“让他进来吧。”
片刻后,一个身材魁梧,面容刚毅的中年人走了进来,正是当代形意门的掌门,王升。
他先是恭敬地对张之维行了一礼,随后目光落在了澄真身上。
“澄真道友,别来无恙。”
澄真起身回礼。
“王掌门。”
王升没有拐弯抹角,开门见山。
“今日会上的事,王某都看在眼里。”
“陈伯庸那老匹夫,贪心不足,不足为谋。”
“但我形意门,愿与三一门,结为攻守同盟。”
他语气诚恳,目光灼灼。
“如今世道,暗流汹涌,我等正派若再如一盘散沙,迟早要被各个击破。”
“三一门外门弟子所修的灵技,我看过,精妙实用,尤其适合我形意弟子淬炼体魄。”
他顿了顿,试探着问道。
“不知……可否将部分灵技,在我形意门中推广?”
“王某愿以我形意门三式根本拳印作为交换。”
“我们只为联防,绝无觊觎贵派核心功法之意。”
澄真沉默了。
这是一个巨大的诱惑,也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答应,三一门将获得形意门这个强大的盟友。
拒绝,则可能将一个潜在的盟友,推向对立面。
他无法替掌门做出决定。
“此事体大,贫道需请示家师。”
王升似乎早料到这个回答,点了点头。
“理当如此。”
“我等,静候佳音。”
送走王升,院子里再次安静下来。
张之维重新坐回石凳上,看着澄真。
“你看,鱼儿已经上钩了。”
“现在,就看李掌门,要用什么饵,钓多少鱼了。”
澄真回到天柱峰时,已是深夜。
他没有片刻停留,径直来到后山掌门闭关的静室石门前。
他将今日发生的一切,从京城会议,到龙虎山的谈话,再到形意门的提议,一字不漏,详细禀报。
石门内,寂静无声。
澄真说完,便静静地跪在门外,等待着。
他不知道掌门会如何决断。
是继续蛰伏,拒绝一切?
还是顺势而为,执掌风云?
时间一点一滴流逝,山风渐冷,吹得道袍猎猎作响。
不知过了多久。
一道平静无波,却仿佛蕴含着整个宇宙的声音,从石门后缓缓传出。
“澄真。”
“弟子在。”
“取笔墨纸砚来。”
澄真不敢怠慢,立刻取来文房四宝,恭敬地放在石门前。
石门下方,一道微不可见的缝隙开启。
一张白纸,被一股柔和的炁,送了出来。
澄真双手接过,只见上面已写满了字。
字迹龙飞凤舞,每一个笔画都仿佛是一柄出鞘的利剑,锋芒毕露,却又带着一种包容万象的圆融。
标题是五个大字。
《仙门公约·续约章》。
澄真目光下移,逐字逐句地看着。
他的呼吸,渐渐变得急促。
他的瞳孔,越缩越紧。
看完最后一字,他手捧着那张薄薄的纸,却感觉重若千钧。
他的脸上,写满了震撼与不可思议。
这哪里是什么续约章。
这分明是一份……建立新秩序的宣言!
公约提议,将三一门已经成熟的“灵技标准化培训体系”,向所有认可此公约的正道门派开放。
但并非无偿。
公约明确划出三大范畴——“术”、“阵”、“丹”。
凡是想学习三一门标准化灵技的门派,必须将自家相应的法门,提交三一门审核。
由三一门去芜存菁,整合归纳,再制定出统一的、最优的修行标准,反馈给各派。
从此以后,三一门,将成为这三大领域事实上的“最高认证机构”。
这是何等的气魄!
何等的霸道!
李玄霄根本没有理会官方的“监管”,也没有理会同道的“结盟”。
他直接掀了桌子,要自己来制定规则!
公约的最后,还有一条。
“凡签署此公约者,皆为正道之盟,当同气连枝,共御外敌。若有觊觎盟友核心功法者,天下共击之。”
这一条,既是保护伞,也是投名状。
澄真明白了。
掌门这是要用阳谋,将整个正道,都绑上三一门的战车。
第二日。
在龙虎山天师府的公证下,一场关乎整个异人界未来的会议,再次召开。
地点,就在龙虎山。
当澄真将这份《仙门公约·续约章》公布于众时。
全场死寂。
形意门的王升,目瞪口呆。
百草门的老掌门,激动得浑身发抖。
就连之前还心怀叵测的术字门门主陈伯庸,此刻也是面色煞白,嘴唇哆嗦。
他们想过无数种可能。
却唯独没想过,李玄霄会给出这样一个答案。
要么,上船,接受三一门制定的新规则,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要么,留在原地,被滚滚向前的时代车轮,碾得粉碎。
没有人是傻子。
短暂的震惊过后,是无法抑制的狂喜与激动。
“我形意门,同意!”
王升第一个站了出来,声音洪亮。
“我百草门,愿奉三一门为丹道正朔!”
“我……我术字门,也同意……”
陈伯庸的声音有些干涩,但终究还是做出了选择。
在龙虎山监察使的见证下。
三一、形意、百草、术字……一个又一个门派的掌门,在公约上郑重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一个以三一门为核心,龙虎山为监督的“正道之盟”,正式成立。
澄真手持这份汇聚了数十个门派意志的公约,站在高台之上。
他遥望南方天柱峰的方向,心中只剩下一个念头。
掌门闭关,依旧在搅动天下风云。
一场针对三一门的风暴,最终,却成了三一门登顶的阶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