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点”App平台的法务邮件像一道最后通牒,悬在江淮头顶。直接对抗平台规则无疑是螳臂当车,但屈服修改,等于自废武功。他需要找到一条既能保住账号,又能维持故事核心的破局之路。
他再次找到了月夜绫。 这一次,他需要的不是战斗训练,而是更深层次的“规则利用”与“信息运作”。
“平台的顾虑在于法律风险和你带来的‘麻烦’。”月夜绫一针见血,“那么,我们就从这两方面入手,降低他们的‘风险感知’,同时提高他们处理你的‘成本’。”
策略分为明暗两条线。
明线,江淮亲自操作。
他没有选择硬怼,而是撰写了一篇文笔恳切、逻辑清晰的 《关于〈扭曲修罗场〉创作初衷与文学价值的说明》 。在这篇文章中,他承认故事灵感源于生活观察,但强调所有情节均已进行“极致的艺术夸张与虚构处理”,任何与现实人物、事件的雷同均属“不可避免的创作巧合”。他将自己定位为一个“致力于反映当代青年情感困境与社会观察的青年作者”,并将之前读者对其作品“治愈”、“共鸣”的大量正面评论作为佐证。
这篇文章,他没有发布在“快点”,而是通过林知微提供的数个流量巨大的匿名文学论坛和社交媒体账号同时发布,瞬间引发了新一轮关于 “创作自由与现实参照边界” 的广泛讨论。许多有影响力的网络意见领袖和文学评论人也加入了讨论,观点虽有分歧,但无形中将“胃酸战士”和《扭曲修罗场》再次推向了舆论中心,塑造了一种“封禁他将引发更大舆论反噬”的潜在氛围。
暗线,则由月夜绫调动调律者的资源进行。
她通过几个与“快点”平台母公司有千丝万缕联系的离岸控股公司,向平台管理层传递了某些“模糊但有力”的信息——暗示“胃酸战士”背后牵扯到某些他们“不愿深入了解”的复杂势力背景,强行封禁可能引发“不可预知的商业后果”。同时,组织内顶尖的网络专家(并非林知微,她的身份需要隐藏)对平台的核心数据库进行了一次“友好的漏洞示警”,无声地展示了有能力造成麻烦,但并未实际破坏的“肌肉”。
一拉一打,软硬兼施。
几天后,“快点”平台的态度发生了微妙转变。法务部再次发来邮件,语气缓和了许多,不再强硬要求修改,而是“建议”江淮在后续章节和作品简介中,加入更明确的“本故事纯属虚构”的免责声明,并“希望”他能“配合平台营造更健康的网络环境”。
江淮从善如流,立刻在作品简介和最新一章的作者有话说里加上了免责声明。平台方面也顺势下架了部分最过火的、直接点名苏氏集团的恶意举报帖,算是各退一步。
账号保住了!“胃酸战士”的笔,依然握在手中!
这一次,他没有依靠热血呐喊或读者暴动,而是运用了更成熟的策略、更深层的信息运作和对规则的精妙把握,成功化解了危机。这让他对“调律”二字的理解,更深了一层。
然而,林清许身上的变化,却越来越难以掩盖。
她的“修复”能力似乎在不稳定地增强。一次,一个小孩在咖啡馆门口摔倒擦伤了膝盖,在她蹲下安抚时,伤口竟在她无意识的注视下快速愈合,只留下一道淡淡的红痕。小孩懵懂无知,但其母亲惊疑不定的眼神,让林清许后怕不已。
更令人担忧的是,江淮通过初步觉醒的“灵觉”,能清晰地感觉到,林清许周身开始萦绕着一股极其微弱、但本质异常纯粹而温暖的“场”。这股“场”如同黑暗中甜美的蜜糖,对那些感知敏锐的“非人存在”而言,恐怕有着致命的吸引力。
伊丽莎白的警告绝非危言耸听。
月夜绫在检测到林清许身上逐渐明显的能量波动后,面色凝重地交给了江淮一枚看起来像是黑色鹅卵石的物件。
“这是‘敛息石’,组织实验室的试验品。让她贴身佩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掩盖她身上散发出的特殊波动,但效果不完全,也无法阻断已经建立的‘共鸣’联系。”月夜绫叮嘱道,“我们必须尽快查明那件‘遗产’究竟是什么,以及如何彻底隔绝或者控制这种共鸣。否则,她的处境会越来越危险。”
江淮将“敛息石”交给林清许,叮嘱她无论如何不要取下。林清许虽然不明就里,但信任地照做了。戴上后,她身上那股温暖的“场”果然变得极其稀薄,几乎难以察觉。
暂时的危机解除,但更大的阴影已然笼罩。
江淮站在调律者训练场的中央,感受着自己逐渐增长的灵觉,回忆着与苏玖玖的对抗、与资本的周旋、与平台的博弈,以及那来自月光古堡和“帷幕之外”的低语。
他的敌人,从一个人,到一个阶层,再到一个平台,如今,已然扩展至无法理解的超自然领域。
他的力量,也从一支笔,到调律者的技巧,再到初步觉醒的灵觉。
他知道,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
他必须更快,更强。
不仅要学会在人类的规则中游刃有余,
更要准备好,迎接来自非人世界的、真正的惊涛骇浪。
他看了一眼手中那枚月夜绫新交给他的、关于“基础能量辨识与防御”的训练手册,眼神锐利如刀。
风暴将至,
而他,
已准备好拔剑。
(本章完)
预告: “敛息石”能保护林清许多久?那件引发共鸣的“遗产”真面目为何?“帷幕之外”的势力将采取何种具体行动?江淮的能量辨识训练会遭遇什么?各方势力围绕“钥匙”与“遗产”的争夺战,正式进入倒计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