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屿的影迷和星仔的影迷群体原本交集不大,此刻却都充满了好奇和期待。
江屿的影迷期待看到导演如何驾驭不同类型的影片,并相信他能挖掘出星仔更深层次的表演潜力。
星仔的影迷则既兴奋又担忧,兴奋于偶像能与新锐大奖导演合作,担忧的是星仔独特的喜剧风格会不会被严肃的江屿所压制。
业界内部同样高度关注。
制片人们议论着这部片的投资规模和票房前景,普遍认为这将是年度最受期待的电影之一,但风险与机遇并存。
演员们则纷纷通过各种渠道打探消息,希望能在这部注定备受瞩目的影片中争取到一个角色,哪怕只是客串。
在巨大的关注度下,江屿和星仔联手成立的项目筹备组开始高效运转。
首先确定的是影片的正式名称——《功夫》。
这个名字简单、直接、有力,一经公布,又引发了新一轮的解读。
大家终于明白,这很可能是一部与武术、江湖相关的电影,但结合星仔的喜剧标签,具体是什么形态,依然是个谜。
选角工作悄然展开。
江屿脑海中有原版的演员阵容作为参考,但更尊重星仔的意见和这个时代演员的适配性。
对于猪笼城寨的各位高手,江屿决定起用一批有真功夫底子或特色极其鲜明的演员:
包租公、包租婆:考虑邀请元桦、元丘等资深武行出身,演技精湛的演员。
苦力强、裁缝师傅、油炸鬼等计划从当时活跃的武术指导或特型演员中寻找。
火云邪神这个关键的反派角色,需要一位气场强大的老戏骨,梁小龙(当时虽已淡出但功力犹存)成为了首选目标。
哑女需要一位清纯、美丽、能打动人心的女演员,就定王祖仙了!
同时,技术团队的组建也提上日程。
动作指导是重中之重,《功夫》需要的不是传统的武侠套路,而是充满想象力和视觉冲击力的超能力式打斗。
江屿和星仔不约而同地想到了此时正在好莱坞崭露头角、以动作设计创新着称的八爷,向他发出邀请。
此外,美术指导李维再次被江屿委以重任,需要他搭建出那个充满市井气息又暗藏玄机的猪笼城寨,这对美术设计将是巨大的挑战。
所有的筹备工作都在紧锣密鼓而又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媒体每天都有关于《功夫》的新爆料,真真假假,持续不断地维持着公众的好奇心。
所有人都预感到,江屿和星仔的这次合作,很可能将打破港产片的类型壁垒,创造出一个前所未有的作品。
期待与疑虑交织,共同酝酿着一场即将到来的影坛风暴。
经过数月的紧张筹备,《功夫》剧组终于万事俱备,即将开机。
在开机仪式的前一天,江屿和星仔以及核心主创团队,举行了最后一次前期制作会议,最终确认拍摄细节。
这次会议,更像是两种创作理念的深度碰撞与融合。
会议室内,气氛严肃而专注。
墙上挂满了猪笼城寨的场景设计图、人物造型图以及关键场面的分镜脚本。
美术指导李维详细讲解着设计理念:“猪笼城寨不能是简单的破败,它要有烟火气,要有生活的质感,但同时,我们也要在里面埋下武林的伏笔。
比如晾衣杆的排列方式、楼梯的结构,都可能暗合某些武术招式或者成为未来打斗的支点。我们要打造一个看似真实,实则充满戏剧张力的舞台。”
星仔听得非常认真,指着设计图中一个公共水龙头的细节说:“这里,可以设计成包租婆和租客吵架的一个焦点,很有生活气息,也能出喜剧效果。”
江屿点头赞同:“对,喜剧要根植于真实的环境。李sir,这些细节非常重要。”
讨论到动作设计时,虽然八爷因档期问题未能加盟,但江屿邀请到了另一位资深且富有创新精神的武术指导董玮。
江屿向董玮和星仔阐述自己想要的动作风格:“我们的打斗,不能是传统的武侠片。
它要更夸张,更有想象力,接近于超能力的展现。
比如琴音可以杀人,太极拳可以引动气流,狮吼功要有实质性的破坏力。
但核心是,这些夸张必须建立在扎实的动作设计和物理逻辑之上,要让观众觉得爽,而不是假。”
星仔补充道:“而且,动作要和喜剧结合。比如阿星一开始冒充斧头帮,打斗应该是很狼狈、很滑稽的。
但到最后他打通任督二脉,动作就要变得行云流水,充满美感。这种反差本身就有喜剧效果,也符合人物成长。”
“阿星本质上是个善良的小人物,他想加入斧头帮是为了生存,是为了不再被人欺负。
他的英雄气概是被环境逼出来的。所以他的喜剧表演不能是纯粹的闹剧,要让人笑过之后,能感受到他底层的心酸和无奈。”
这正是江屿所期望的。
江屿鼓励道:“星仔,你的想法非常好。这部电影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阿星这个角色的立体度。
你既是主演,也是这部电影的创作者之一,在表演上你尽可以放开手脚,我们一起来打磨。”
这种充分的信任和创作上的授权,让星仔倍感振奋。
他遇到过不少看重他票房号召力的导演,但像江屿这样如此尊重他作为演员和创作者主体性的顶级导演,实属罕见。
会议持续了整整一天,对每一个重要场景、每一场关键打斗、甚至一些重要的台词都进行了反复推敲。
江屿的宏观架构能力和星仔的微观喜剧直觉,在碰撞中不断产生火花,一个更加丰满、更具野心的《功夫》蓝图逐渐清晰起来。
散会时,已是深夜。
星仔离开前,对江屿说:“江导,和你合作真的很不一样。我感觉这次我们能搞出点大动静。”
江屿笑着回应:“我也很期待。明天开机,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