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车轮,在冬日的暖阳和呼啸的寒风中,不急不缓地向前滚动。
转眼间,日历就翻到了1992年的1月18日。
农历腊月十四。
距离春节,只剩下短短半个月的时间。
空气中,开始弥漫起越来越浓的年味。
家家户户开始备年货。
孩子们的脸上,也洋溢着对新衣服和压岁钱的期盼。
而对于下溪村福娃合作社来说,这个冬天,注定是一个收获的季节。
清晨,下溪村水产养殖基地。
寒风凛冽,基地外的池塘,已经结上了一层厚厚的冰。
可在十六座巨大的暖棚里,却是温暖如春,生机勃勃。
水产组的经理田苗,今天起得格外早。
她的脸上,带着一种掩饰不住的兴奋和激动,像是即将揭晓彩票大奖的彩民。
她带着两个工人,径直走进了专门用来养殖樱桃谷鸭的十五号和十六号暖棚。
暖棚里,那片曾经的“黄色海洋”,如今已经变成了“白色浪潮”。
两万只樱桃谷鸭,经过六十多天科学化的精心饲养,已经完全褪去了幼时的绒毛。
它们换上了一身洁白丰满的羽毛,体态壮硕,精神抖擞。
在温暖的池水中,它们伸着长长的脖子,嘎嘎地叫着,声音洪亮,中气十足。
“快!捞几只上来,称称重量!”
田苗一声令下,两个工人立刻拿着网兜,熟练地从鸭群中,捞起了几只看起来最肥的。
被捞上来的鸭子,扑腾着翅膀,显得极有活力。
田苗从旁边拿起一个弹簧秤,将一只鸭子挂了上去。
她的眼睛,死死地盯着秤盘上的指针。
指针飞快地转动,最后,稳稳地停在了一个刻度上。
“四斤六两!”
田苗的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
她又换了一只。
“四斤八两!”
再换一只!
“四斤五两!”
一连称了七八只,最轻的,也超过了四斤半!
“成功了!成功了!”
田苗激动地挥舞着拳头,眼眶都有些发红。
她立刻让工人放下手里的活,自己则像一阵风似的,冲出了暖棚,朝着合作社办公室的方向,飞奔而去。
“喜讯!喜讯!天大的喜讯!”
她人还没到,声音就已经传进了办公室。
正在和张琪讨论超市春节促销方案的林小燕,被她这咋咋呼呼的样子吓了一跳。
“田苗,你慢点!出什么事了?”
“小燕总!冒烟!”田苗冲进办公室,一把抓住林小燕的胳膊,上气不接下气。
“鸭……鸭子!我们的樱桃谷鸭,可以出栏了!”
她从兜里掏出那个写满了数据的小本子,摊在桌子上。
“我今天早上刚称的,平均体重,全部达到了四斤半以上!”
“从进苗到现在,一共六十五天!比我们预计的,还早了三四天!”
“料肉比,也控制得非常好!我们……我们成功了!”
这个消息,让林小燕和张琪也瞬间激动起来。
反季节水产养殖项目,是合作社今年冬天,最大的一笔投资。
而樱桃谷鸭,又是这个项目里,最先看到成果的。
它们的成功出栏,意义非凡!
这意味着,林冒烟那个“冬天里的奇迹”,真的实现了!
“走!去看看!”
林小燕当机立断,拉着张琪和田苗,叫上正在隔壁看报纸的林冒烟,一行人浩浩荡荡地朝着水产基地走去。
当林小燕亲眼看到那两万只膘肥体壮,洁白如雪的樱桃谷鸭时,她也被眼前的景象,给深深震撼了。
这哪里是鸭子?
这分明是一堆堆行走的,即将兑现的钞票啊!
田苗在一旁,兴奋地给她算着账。
“小燕总,我们这批鸭苗,成本是两块五一只。饲料、人工、水电、防疫,七七八八加起来,平均每一只的饲养成本,大概在五块钱左右。”
“也就是说,我们养大一只鸭子,总成本是七块五。”
“现在临近过年,市场上活鸭的批发价,最少能卖到三块五一斤。我们这鸭子,平均四斤半,一只就能卖十五块七毛五!”
“刨去七块五的成本,我们每卖一只鸭子,就能净赚八块两毛五!”
“两万只鸭子……那就是……”
张琪的心算速度最快,她脱口而出:“十六万五千块!”
“我的天!”
林小燕倒吸一口凉气。
仅仅六十五天,一个养鸭项目,就能创造超过十六万的纯利润!
这个数字,太吓人了!
所有在场的工人,听到这个数字,也都沸腾了。
“发财了!我们发财了!”
“跟着冒烟总社长干,就是有肉吃啊!”
大家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这批鸭子,凝聚了他们所有人两个多月的心血。
如今,这心血,终于要结出金色的果实了!
兴奋过后,一个最现实的问题,摆在了面前。
怎么卖?
田苗作为水产组的负责人,提出了她的想法。
她清了清嗓子,对着林小燕说道:“小燕总,我的建议是,稳妥起见,我们应该尽快将这批鸭子变现。”
“毕竟,多养一天,就多一天的饲料成本和风险。”
“我建议,我们可以拿出大部分,比如一万八千只,直接作为活鸭,联系镇上的迎客来饭店,还有县城几个大的菜市场,进行批发销售。”
“以我们福娃牌的口碑,和这批鸭子的品质,销路肯定不成问题。这样,我们能最快地回笼资金。”
她顿了顿,继续说道:“剩下的一小部分,大概两千只,我们可以交给我们自己的加工厂,做成腊板鸭。”
“马上就过年了,腊味是抢手货。这样既能丰富我们超市的产品种类,也能获得更高的附加值。”
听完田苗的建议,林小燕点了点头。
这是一个非常稳健,且考虑周全的方案。
既保证了快速回款,降低了风险,又兼顾了产品深加工,获取了更高利润。
不愧是大学生,思路清晰,考虑全面。
张琪也觉得这个方案不错。
“我觉得田苗的方案可行。活鸭批发,腊板鸭零售,两条腿走路,比较稳妥。”
林小燕习惯性地,将目光投向了身旁那个最矮小的身影。
林冒烟正蹲在池塘边,手里拿着一根狗尾巴草,逗弄着一只胆子大的白鸭。
她似乎完全没在听大人们讨论这十几万的大生意。
“冒烟,你觉得呢?”林小燕问道。
林冒烟抬起头,眨巴着大眼睛,然后摇了摇。
“不好。”
她干脆利落地吐出两个字。
众人都是一愣。
田苗有些不解地问道:“冒烟,为什么不好?这个方案,有什么问题吗?”
林冒烟站起身,拍了拍小手上的灰尘。
她看着田苗,又看了看林小燕,一本正经地说道:
“田苗姐姐,你的方案很好,很稳妥。但是……”
她小小的脸上,露出了与年龄不符的惋惜表情。
“但是,太浪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