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绣春刀》第 321 章:使团归朝?塔启通联?西夷谋计
正德十八年(1523 年)?十一月十五
辰时的通州码头,寒风微拂却挡不住热闹的氛围 —— 前往南洋的使团船队历经一个多月的行程,终于载誉归来。三艘 “靖海号” 战船缓缓停靠码头,船舷上悬挂着大明与南洋诸国的旗帜,甲板上的使团成员与水手们面带笑意,身后堆放着南洋诸国赠送的香料、象牙、珍稀木材等礼品。
朱厚照、陆砚昭、徐阶等文武百官早已在码头等候,百姓们也挤满了岸边,争相目睹使团归来的盛况。张居正率先走下战船,快步来到朱厚照面前,躬身行礼:“陛下!臣幸不辱命,已与爪哇、苏门答腊、暹罗等六国签订《南洋同盟条约》,约定共同抵御西方势力扩张,共享海防情报;同时,与南洋诸国达成巨额贸易协议,明年大明将向南洋出口蒸汽织布机五十台、丝绸十万匹、瓷器五万件,进口香料二十万斤、木材一百万立方,海贸收益预计增长四成!”
朱厚照大喜,亲手扶起张居正:“居正辛苦了!南洋同盟的签订,让大明海疆多了一道坚固屏障;贸易协议的达成,更能充实国库、惠及百姓,你立了大功!” 陆砚昭也上前祝贺:“听说南洋诸国对蒸汽织布机十分感兴趣?后续军工总院可派遣工匠前往南洋,指导他们使用与维护,既巩固同盟关系,也避免核心技术外流。” 张居正点头:“国公考虑周全!南洋诸国已同意,蒸汽织布机的核心部件由大明独家供应,他们仅负责组装与使用。”
随后,南洋诸国的使者也走下战船,向朱厚照献上国书与礼品。爪哇使者阿卜杜(正是此前与陆砚昭交谈的商人)笑着说:“大明的战船与技术让我们敬佩,能与大明结盟,是南洋诸国的荣幸!今后,我们会与大明并肩作战,守护东南亚海域的和平!” 朱厚照热情回应,邀请使者前往紫禁城赴宴,共庆同盟达成。
午时的泉州港沿海山顶,阳光明媚,大明第一座无线电通讯塔迎来封顶仪式。高达五十丈的通讯塔已基本完工,工匠们正将最后一块鎏金铜板安装在塔顶,铜板上刻着 “正德十八年冬建” 的字样,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赵小匠、萧策与泉州知府站在塔下,现场聚集了数千名士兵与百姓,锣鼓声、欢呼声此起彼伏。
“封顶!” 随着赵小匠一声令下,工匠们将铜板固定到位,随后放飞数百只信鸽,象征着通讯塔将如信鸽般传递信息,却比信鸽更快、更远。赵小匠拿起话筒(军工总院新研发的扩音装置),向众人介绍:“这座通讯塔配备大功率信号发射器,覆盖范围可达五百里,今日封顶后,我们将用十日时间调试设备,下月初一正式启用,届时泉州港可与京城、广州、宁波港实时通讯,海防情报传递将实现‘瞬息千里’!”
萧策也补充道:“通讯塔启用后,泉州港的炮台与战船将实现情报共享 —— 一旦发现敌情,通讯塔可第一时间向各防线发送信号,炮台与战船能在三分钟内响应,海防效率提升十倍!” 百姓们闻言,纷纷鼓掌欢呼,有的甚至燃放鞭炮,庆祝这一历史性时刻。
仪式结束后,赵小匠与工匠们立刻投入设备调试。他们将无线电装置搬上塔顶,连接铜线圈与电源(采用蓄电池供电,可连续使用十二小时),随后向五十里外的泉州港海防指挥部发送测试信号。“滴滴答答” 的信号声中,指挥部很快传来反馈:“信号清晰,接收无误差!” 赵小匠激动地对萧策说:“成功了!下个月初一,我们就能让陛下与沿海各港口实时通话!”
未时的宁波港外海,一艘法国商船 “路易十四号” 正与英国商船 “伊丽莎白号” 秘密汇合。英国船长威廉与法国船长路易站在 “路易十四号” 的甲板上,脸色阴沉 —— 自宁波港间谍被擒后,英法两国暂时收敛了动作,但并未放弃窃取大明技术、打压大明海贸的阴谋。
“汤姆与杰克还被大明关押着,大明对西方商船的检查也越来越严格,我们的计划受阻了。” 威廉语气不满,“更糟糕的是,大明与南洋签订同盟,今后我们在东南亚的贸易与扩张,会受到更大阻力。” 路易冷笑一声,从怀中掏出一封密信:“别担心,我已联系上佛郎机的残余势力,他们在马尼拉还有二十艘战船、一万名士兵,愿意与我们合作,明年春季突袭泉州港,摧毁大明的无线电通讯塔 —— 只要通讯塔被毁,大明的海防情报传递将回到‘信使时代’,我们就能趁机窃取蒸汽织布机与战船技术!”
威廉眼中一亮:“佛郎机人可靠吗?他们之前两次败给大明,恐怕不敢再轻易开战。” 路易摇头:“佛郎机人恨大明夺走他们的海贸利益,只要我们承诺,战后将泉州港的贸易权交给他们,他们就会全力配合。另外,我还联系了日本的残余倭寇,他们愿意从东侧袭击宁波港,牵制大明的兵力。”
两人商议完毕,路易将密信交给一名心腹水手,让他秘密送往马尼拉。“记住,一定要小心,避开大明的巡逻船与民防队。” 路易叮嘱道。水手点头,乘坐小船离开,却没注意到,远处一艘民防队的巡逻船正悄悄跟踪 —— 藏锋队早已监控到英法商船的异常动向,此次秘密汇合,全程都在监视之中。
酉时的紫禁城太和殿内,朱厚照正与内阁、兵部、户部官员商议南洋同盟的后续部署。“南洋同盟虽已签订,但后续的合作与维护至关重要。” 朱厚照看着桌上的《南洋同盟条约》,语气郑重,“徐阶,你负责牵头,与南洋诸国建立定期会晤机制,每年春季在泉州港召开同盟会议,商讨海防与贸易事宜;张鹤鸣,兵部需派遣教官前往南洋,帮助他们训练军队,提升海防能力,但要注意,核心战术与武器使用技巧不可外传;李三才,户部要做好与南洋的贸易对接,确保出口货物按时交付,进口货物及时入库,同时降低南洋商品的关税,让百姓能以更低价格购买香料等物资。”
徐阶、张鹤鸣、李三才齐声应道:“臣遵令!” 陆砚昭补充道:“陛下,泉州港的无线电通讯塔下月初一启用后,可与南洋诸国共享部分通讯频道,让他们能及时接收大明的海防情报;同时,建议在爪哇建设一座小型通讯塔,由大明工匠负责建造与维护,进一步巩固同盟关系。” 朱厚照点头:“就按陆兄说的办!赵小匠,你要尽快制定爪哇通讯塔的建造方案,明年开春后动工。” 赵小匠(受邀参加会议)躬身应道:“臣遵令!”
会议结束后,朱厚照留下陆砚昭单独议事。御书房内,朱厚照指着沿海地图:“陆兄,英法商船近期虽无大动作,但藏锋队汇报,他们与佛郎机、倭寇有秘密联系,恐有阴谋。泉州港的通讯塔即将启用,这是大明海防的关键设施,绝不能出意外。” 陆砚昭点头:“陛下放心!臣已下令,加强泉州港与宁波港的防务,增派巡逻船与民防队,同时让藏锋队深入调查英法与佛郎机、倭寇的联系,一旦发现异常,立刻采取行动。”
亥时的泉州港通讯塔下,灯火通明,赵小匠与工匠们仍在调试设备。他们通过通讯塔,向京城军工总院发送测试信号,内容是 “泉州通讯塔调试顺利,下月初一准时启用”。半个时辰后,京城传来反馈:“信号清晰,陛下已收到消息,期待通讯塔启用!”
赵小匠看着设备上闪烁的指示灯,脸上露出笑容。萧策走到他身边,递上一杯热茶:“辛苦你们了!有了这通讯塔,今后泉州港的海防就更有保障了。” 赵小匠接过热茶:“为了大明海疆的安全,再辛苦也值得!对了,我还在通讯塔周围安装了探照灯与警戒装置,夜间若有可疑人员靠近,会自动发出警报,防止敌人破坏。”
萧策点头,看向远处的海面:“英法与佛郎机、倭寇的阴谋绝不会得逞!我们已在通讯塔周围部署了一千名士兵,沿海岸边还有民防队巡逻,他们若敢来犯,定让他们有来无回!” 两人相视一笑,眼中满是对大明海疆未来的信心。
此时,藏锋队队员传来消息:“萧统领、赵院长,宁波港藏锋队已跟踪到英法心腹水手,正前往马尼拉,预计明日可截获密信,查清他们的具体阴谋!” 萧策与赵小匠心中一喜 —— 只要查清阴谋,就能提前做好应对,确保通讯塔与沿海防务安全。
夜色渐深,通讯塔的灯光依旧明亮,如同一座灯塔,守护着泉州港的海面,也守护着大明海疆的和平与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