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到了立政殿,就看长孙皇后一个人在:“高明,青雀不说来看你吗?人呢?”
“高明被小郎君送回魔海了,今天还有课。送完高明,小郎君带着青雀去秦庄了。陛下这是刚下朝吧?要不要吃点东西?”
李世民坐到榻上摇摇头:“朕不饿,青雀他们说没说什么时候回来?”
“臣妾不知,陛下可是找他们有事?”
李世民向后一靠,换了个舒服的姿势说道:“今早青雀开着太上皇的老头乐,让那些大臣们看见了,朝会散了之后,他们都跟朕打听那个老头乐呢。
有的直接让朕赏赐给他,有的问哪里能买到,还有人要找青雀去打听。不过朕都给他们打发了,告诉等以后再说。
长孙皇后一听,立刻明白李泰早上为什么要开着老头乐,去皇城门口晃一圈了。这不就是给自己的生意打广告吗!
自己先是开着老头乐在大臣面前转一圈,勾起那些大臣的注意力,然后再让小郎君帮着进货,这孩子心眼可真多啊。
孩子有点小手段,这才是合格的皇家子嗣。
”陛下,刚刚青雀说要在皇城门口安一排充电桩和太阳能板。”
“皇城门口?那里安装太阳能板?他是想在皇城门口安装照明灯具?嗯~不错,皇城门口安装电灯,方便照明,也让夜里值守的军士更便利。
既方便,又能便于军士观察,好~不错,青雀有心了。“
果然位置不同,看事物的角度就不一样。长孙皇后想完,笑着把李泰的计划告诉了李世民。
李世民听完,捋着胡须说道:“我就说嘛,这小子无利不起早,平日里哪会起这么早。他这是给自己的生意做宣传呢,不过这事也不是不行。
四成就四成吧,现在朕的内帑富裕了,朕正好开春之后修缮一下皇宫。”
长孙皇后把烧热的养生壶拿过来,给李世民倒了一杯新泡的姜枣茶:“陛下,喝点姜枣茶,这是红糖熬制的,暖身子,去湿寒。”
.......魔海 秦富大平层
上午的补课老师教完课离开,长乐掏出手机说道:“中午吃什么,我叫外卖。”
小公主第一个举起双,长乐自动略过小公主看向李治和城阳。
小公主立刻迈动小短腿,跑到长乐面前,高举双手:“阿姐,阿姐,泥问窝吖~”
长乐把小公主的两只手按了下去:“每天都是你点菜,今天让城阳和雉奴先点。”
“哼~坏阿姐!欺负窝,八给窝好七滴~窝要给小囊君锅锅告状。”
“反了天啦~你还好意思告状?昨天你点的宫保虾球,烤猪蹄。前天点的烤羊腿,红烧肉,每次你都是点两个。
咱们说好的,一人点一个菜,每次就你搞特殊。从今天就开始,你和大家一样,一次就可以点一个菜。”
小公主哼了一声,撅着嘴回到自己位置上,仰着小脑袋,也不知到想什么。
看到小家伙老实了,长乐看向李治和城阳:“你们俩今天要吃什么?”
“锅包肉~”
“西红柿牛腩~”
长乐在手机点了这两个菜,又看向李承乾:“阿兄,你今天吃什么?”
李承乾叹了口气:“前两天去检查,说我血糖还算稳定,但是吃饭还是要控制。你看着点吧,我都行。”
长乐点点头,给李承乾点了凉拌黄瓜,荞麦面,清炒时蔬。最后看向还在那撅嘴的小工:“兕子,到你了~”
小公主晃动着两个小羊角辫:“阿姐,窝要七火锅!”
......“你可真行啊,我说了没人点一个菜。”
“阿姐,火锅舅系一个吖!”小公主挺着小胸脯说道。
长乐给了小公主一个白眼:“少跟我耍心眼,火锅里吗那么多菜,肉,海鲜。你还不如点两个菜呢,就你鬼精鬼精的。”
“那好吧~窝可要点两个菜咯!窝要酱肘子,可乐鸡翅!”
.......秦富和李泰从发电机房里走出来:“大哥,这应该算是成功了吧?”
秦富拍拍李泰的肩膀:“不错,你这是立了一大功,大唐第一个发电站就是你李泰造的。回头我找老李,让他找史官,把这事记录下来。”
“大哥,记不记的无所谓。这第一组已经成功了,是不是该继续了。”
“行~回去我在买机组大功率的,现在的发电量,只能满足日常照明。造纸厂,酒厂那些一起开工,你这个勉强能供应,但是远远不够。
咱们还有水泥厂,印刷厂,以后还要进机床那些。现在的最应该做的是让老吴他们,安电线杆,把电通全庄,还要拉到山上。”
李泰从兜里掏出一个大白兔奶糖扔进嘴里:“好嘞~我这就去找老吴。”
“等一下”
李泰站住看着秦富:“大哥,还有什么安排?”
“注意安全,一定戴好安全帽,穿绝缘鞋。你能不动手就别动,让那些倭人奴隶去做危险的事。你主要是指导他们,另外让赵大多派两个人跟着你,别大意,你毕竟是大唐的魏王。”
李泰两步就冲到秦富身前,一把抱住秦富:“大哥,谢谢你关心我。”
“走开~娘们唧唧的。”
“大哥,我这是表达我的感激啊。”
“你要是感激我,就快点让整个秦庄通上点。”
离开秦庄,秦富回到了魔海。
打开手机,又开始了采购~水泥混凝土搅拌机,搅拌车,大量的钢筋。发电设备,电线,电缆,各种钳子,螺丝刀,扳手等工具。
秦富在家忙,李渊和秦大海也没闲着,两人此时就坐在佳士得春拍现场。
“下面是本场拍卖会的压轴宝物!唐代空白圣旨一张,这张圣旨上面有一个印章,没错就是已经失传的传国玉玺印章。起拍价一亿,每次加价不得少于五百万。”
随着拍卖师的介绍,现场瞬间炸开了锅。
这有着传国玉玺印章的唐代空白圣旨,其价值难以估量。提前知道这个消息的各路收藏家,目光紧紧锁定在那圣旨上。
拍卖开始,价格一路飙升。不少收藏家、历史爱好者纷纷举牌竞价。
李渊自己也举了两次牌子。秦大海拉了拉李渊的袖子:叔,差不多得了,不差你一个,别演过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