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春。交州,苍梧郡治所广信。
府衙内,年近七旬的交州牧士燮,须发皆白,身着汉官服饰,眉头锁成川字。他面前的三份文书仿佛三团烈火,灼烧着他的心肺。
第一份,来自江东刺史步骘,措辞如刀,要求他旬日内明确归附孙权,并威胁王师不日南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第二份,来自魏王曹操的使者,许以卫将军、龙编侯的高官厚爵,承诺其家族永镇交州,条件是拒绝孙权,保持对汉室(曹操)的忠诚。那金印紫绶的诱惑,几乎让他心跳加速。
第三份,则是来自成都商号的密信,以黄月英的名义,提出扩大贸易,用交州的珍珠、象牙、香料、木材交换荆益的丝绸、纸张、书籍、精良铁器,并隐约表达了希望交州保持安定,作为南方商贸伙伴的意愿。这封信最是温和,却让他最为犹豫。
三方势力,皆欲得交州……老夫该如何是好?士燮长叹一声,声音沙哑,看向下首的弟弟士壹、儿子士徽等人。堂内烛火摇曳,映得众人脸色阴晴不定。
士壹倾向曹操,低声道:兄长,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势大,且许我世袭之权,可保家族百年富贵。荆益虽善,然远水难救近火啊!
士徽则畏惧孙权,急道:父亲!江东虎狼之师,步骘陈兵边境,若不应允,恐有刀兵之祸!那周瑜刚自海外携巨舰而归,声势正盛,我交州水军如何能挡?
也有幕僚建议:不如虚与委蛇,暂应孙权,以避其锋芒,再观后效?
就在众人争论不休之际,一名心腹悄然入内,低声道:主公,城外来了一个荆州商队,为首者自称伊籍,欲求见主公,言有要事相商。
伊籍?士燮心中一动,此乃刘表旧臣,如今投了诸葛亮,素有辩才,其来意不言自明。请他进来。他挥挥手,让众人暂退。
伊籍入内,不卑不亢,行礼后道:籍奉诸葛孔明先生与黄月英夫人之命,特来拜会士公。夫人言,交州僻远,民风淳朴,士公治理有方,保境安民,功在社稷。夫人曾言知识应为天下人共有,故愿以书籍纸张,开启交州民智。他先捧出几卷装帧精美的书籍与一叠雪白的金鳞纸,顿时吸引了士燮的目光。
接着,伊籍话锋一转:然今北方曹氏篡逆,江东孙氏觊觎,交州已成漩涡中心。依附曹操,虽得高官,然中原路远,鞭长莫及,他日曹氏若另派心腹,士公家族何以自处?投靠孙权,则需直面荆益兵锋,交州必成战场,生灵涂炭。
他直视士燮,抛出核心提议:夫人之意,交州何不保持现状,与荆益通商友好,以为缓冲?我主愿以商贸之利,助交州富足,并可为士公提供一批新式军械,以固边防,使外敌不敢轻犯。荆益要的,不是一个臣属的交州,而是一个稳定、繁荣的南方伙伴。此为三足之外,第四足立身之道也。
伊籍的话,如同重锤,敲在士燮心头。保持半独立,借荆益之势以自保……这似乎是一条不同于投靠任何一方的路。尤其是新式军械四字,让他想起了传闻中那声震汉中的。若能得此物,交州安危无疑大增!
就在士燮沉吟未决,反复权衡利弊之际,忽有快马信使浑身尘土,踉跄冲入堂内,急报:主公!不好了!步骘以我交州迟迟不回应为由,命将军卫旌率精兵五千,已攻破边境要塞,正向广信疾驰而来!声称……声称若再不纳土归降,便要踏平苍梧!
什么!士燮霍然起身,脸色瞬间惨白!孙权竟如此迫不及待,连虚与委蛇的时间都不给他!刀兵,已至颈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