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心里明镜似的,京兆府尹有所隐瞒,不单是公子们私调案卷,以势压人这么简单。
更有甚者,某侯爷,某公爷亲自出面,施压京兆府,要求某某案要留给他家孩子办。
京兆府不知道的是,各位纨绔公子们,为了这场比试,拼人,拼财,拼人脉,天天回家和父兄、长辈讨教抓恶人的技巧和策略。
没过几天,讨教就变成了抱怨,谁谁家的爹都帮他寻摸人呢,谁谁家的祖父都开始帮他收买乞儿做探子了,……
莫名其妙的,纨绔之间带着胡闹性质的比试,不知什么时候,从个人战升级到了家族战。
为了让自己孩子拔得头筹,不丢家族颜面,各家都豁出去。
他家能办的事咱家也能办,他家能找的关系咱家也能,到了展现家族实力的时候了!
各家家主亲自下场,搜罗信息,调度资源,该上人的上人,该砸钱的砸钱。
皇帝都偷偷乐了好几回了,谁能想到布芙为了摆脱纨绔们的纠缠,使得一诈,竟然牵动京都各家族齐齐惩恶除奸。
这是政通人和啊!这是国泰民安啊!这是我永泰帝的治下啊!
哪个当皇帝的不高兴看到这样的景象。
不过,各家都去掺和京兆府办案,那还不得乱了套,于是皇帝想出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法子,一个离了大谱的法子。
先解决牢房不够用的问题,轻犯、极轻犯就不关了,要么挨顿板子,要么拿钱赎人,要么干活免罚,比如扫大街,掏公厕之类的。
京兆府被各世家骚扰,无非就是想从京兆府这得到一些消息而已。
于是,皇帝让京兆府以京兆府的名义,展开一次“京都好儿郎”大比,就比谁抓的恶人多。
五个月为期,名列第一者会获得御赐牌匾一块,上书皇帝亲笔“京都好儿郎”。
第二名到第十名均有嘉奖,大比之后,皇宫设宴犒赏。
让京兆府将一些案子里久查不到的证据,寻而不得的线索,抓捕多年的疑犯,这些都拿出来,按照难易程度明码竞拍。
比如,某个案子里的疑犯,谁要是抓住了,抵一百个恶人,起拍价三个月抓到,哪个公子有本事就叫价呗。
若是以一个月拍到了,一个月内又按时办到了,那你就得给人家计一百个恶人。
要是没办到,那就没办到呗,你京兆府啥也没损失,就是公子哥丢人呗。
京兆府在整个过程中,只需要判断真假,如果弄错了,就追究京兆府失职之罪。
京兆府本来很烦这些公子哥瞎掺和,又担心政绩被他们夺了去。
经过皇帝这一番调整,京兆府乐坏了,有一众公子哥帮着抓疑犯,搜罗证据,既省了人力,又节约了办案时间,何乐而不为?
各家族听到皇帝的旨意,也乐坏了,谁家还没个让人操碎心的纨绔,能让纨绔干点正事是不容易的,能让纨绔认真且疯狂的干一件正经事更是不容易,必须支持。
如果拔得头筹,不单是家族荣耀的事,相当于家里的纨绔在皇上那挂了名,日后的前途,婚事,都错不了。
于是,京都城内,各家族展开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惨烈竞争。
这些都是后话了,书回金銮殿。
皇帝瞥了布芙一眼,什么人啊,就知道揍人解决问题,这两个月在老师那都白学了?
厉声道:“退下!”
布芙老老实实回到严序旁边,不敢乱动了。
早朝快结束的时候,皇帝突然问:
“忠勇伯,你的开府宴什么时候办?”
布芙没打算办,只想休沐的时候,叫上熟悉的几家,在府里吃顿可口的,就当温锅了。
“呃,臣打算在这旬休沐。”
“听说,你的开府宴有涮鱼片?”还有戴遇家厨子做的红烧肉,皇帝惦记好长时间了。
皇帝怎么知道她府里要吃啥的?也是,有两个龙影卫盯着呢,啥不能问出来。
“是,有。”
“那行,开府宴那日,朕领着皇后和太子去,你好好准备。”
布芙:“……”
啥玩意,皇帝一家要来她家吃饭?有点小紧张是怎么回事?
来,也不是不行,加张桌子的事,来就来吧。
百官一下子心思就活泛起来了,皇帝全家去,这还了得!
本就想和忠勇伯走的近一些,处好关系,一直打听忠勇伯开府宴是什么日子,好去参加,这下更得去了。
平时哪有机会和皇上、太子私下接触,多难得的机会。
更何况,开府宴上可是有涮鱼片啊!
谁知道京都城发了什么疯,吃一顿涮鱼片得排到三个月后,越难订到位置,越想去尝尝。
都想知道忠勇伯三天吃六顿的东西到底怎么好吃,连睿亲王都屈尊下榻,必须得吃到嘴!
又到了每日一夸的时候。
布芙偷瞄着笏板上的纸条,麻木的读着:
“……忠君体国,赤诚不二。”
“停!这些你昨日就说过了,换两句。”
睿亲王每天就靠这点乐子高兴呢,想糊弄,不允许!
布芙:“啊?昨日的词?”
看着怀里的笏板,开始琢磨原因,明明上朝进殿的时候文三省给她新纸条了,怎么能和昨日的一样呢?
文三省不能坑她啊,多老实的大美人。
布芙揭掉一层纸条,“……丹心昭日月,铁骨映山河。”
这个她记得,是前天的,因为和她家中堂的对联很像,所以记住了。
转过头去看严序,严序竟然用狡诈且得逞的眼神回她,并且呈给了皇帝一张纸条。
我去!
定是让严序帮她拿笏板那会儿,被他发现了。
皇帝把布芙的笏板要了过去,和睿亲王俩个,一君一臣,一个小叔一个大侄子,头抵着头,窃窃私语,一张一张的往下揭小抄。
皇帝只看了一眼纸条上的字,就认出了是文三省写的,那仿若印刷一样的字体,任谁都会过目不忘。
皇帝要罚布芙和文三省各一个月俸禄,布芙哪能让大美人受罚,说文三省是被她逼迫的,要罚就全罚她。
最后,文三省被勒令不许再给布芙写小抄。
布芙被罚了两个月俸禄,重新夸了睿亲王一遍,才把一个皇帝一个亲王,两个每日拿她找乐的人整高兴。
皇帝一家三口都要来,忠勇伯的开府宴,自然不能再随意糊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