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如雪把肉让屠夫给切成2斤一条的,而屠夫看到沈如雪买这么多肉,也送了一些没有肉的骨头。
沈如雪没有拒绝,这骨头拿来炖汤不错,买完东西后,沈如雪并没有去逛街。
现在天气太热,加上现在大街上也没什么人了。
沈如雪背着东西走在半路上的时候,看到路上没人,就从空间里拿了2袋粮食出来。
回到家里以后,看到沈如雪拿着这么多东西,王春花他们就想过来帮忙。
沈如雪说道:“不用你们来帮忙,我自己就可以,对了,陆冬梅,你过来拿肉去做饭。”
现在天气热,吃的饭都是稀饭,在洪叶仓库里拿来的粮食,大部分都是大白米和小麦或者稻谷,其他的高粱米,糙米,黄豆等等加起来还不到1000斤。
沈如雪拿回来的东西都放在自己房间里,这也是原身几十年来的习惯。
同时沈如雪也喜欢,虽然每次做饭都要自己来房间里拿米面。
但是可以方便自己从空间里拿东西出来啊,尤其是肉类,第一天没事,第二天就臭了同时还有虫卵,第三天就生蛆。
如果是鸡鸭这些当天死的,如果没处理的话,当天就会有蛆虫的卵。
而放在空间的房间里就不一样了,这里是放进去是什么样子,拿出来就是什么样子。
沈如雪打了一些米,还拿了一条肉,又把骨头给了陆冬梅说道;
“老二媳妇,这骨头下午炖,放一些竹笋在里面,这肉就炒盆肉菜吧。”
陆冬梅接过沈如雪递过来的肉,赶紧说道:“好的,婆婆。”
这几天罗大明一家都是在沈如雪这里吃饭的,每天都要吃一顿肉。
看的罗大明他们一阵心疼,但是又不敢说话,毕竟肉真的好吃。
这几天自己一家人在沈如雪这里吃饭,气色都红润了好多。
还有沈如雪,怎么感觉现在年轻了好多?
以前沈如雪虽然也不怎么干活,但是快40岁的人了,看起来还是显得有一丝苍老。
不过现在看起来就像30岁的人了。
想了半天,最终得出,看来是现在天天吃肉的效果吧。
这几天在二房家,吃的比过年的时候还要好,只是这样吃下去,二房家要花多少银子啊。
罗大明只敢在心里吐槽,却不敢说出来,就是秦菜花也同样如此。
第二天上午,一群人来到罗家村,其中一个管家模样的人一副趾高气昂的走在前面。
几个家丁模样的人在后面一副鼻孔朝天的样子,看不起周围的百姓。
周围的百姓看到这些人,都远远的看着,管家只知道沈如雪就是这个村子的,却不知道沈如雪是哪一家?
于是随便找了一个人就问:“好巧不巧,被管家抓来的人正好是罗二狗。”
管家:“你带我们去沈如雪家,这5文钱就是你的了。”
看着这些人,不像是什么好人,正好沈如雪打了老子,正愁怎么报仇呢。
如今看这些人想必是来找沈如雪不会有什么好事。
心里祈祷这些人最好把沈如雪的方子抢走,自己得不到,那沈如雪也别想拿来挣钱。
于是笑呵呵的说道:“这位大爷,我知道在哪里,我这就带你们去。”
说完后就带着管家一起朝着沈如雪家里走去。
同时还说道:“大爷,这沈如雪力气可大了,我们20多个人都还不是她的对手。”
听到罗二狗的话,管家一停,然后看着罗二狗认真的问道:“你说的可是真的?”
关于沈如雪是大力气的事,管家并没有仔细查过,对管家来说,沈如雪不就是一个死了男人的妇人。
家里最终做主的还是家里的大儿子,而且沈如雪的儿子可以说很好拿捏。
一个二流子,上不得台面的东西,给点钱就打发了。
最多给个1两银子,这罗家兄弟恐怕都会高兴的找不到南北。
现在听到沈如雪是个力气大的人,那么自己就得改变策略。
虽然打听到沈如雪对儿子宝贝,但对别人可不会手软。
如果跟沈如雪起了冲突,那么挨打的就是自己了。
这些想法在管家脑海里一闪而过,罗二狗的话传来;
“大爷,我说的可是真的,整个十里八乡谁不知道沈如雪的大名。”
“你不信可以随便找个人问问,沈如雪的家就在村尾靠近山那边。”
听完罗二狗的话,管家又想了一些,一个妇人而已,就算力气再大也成不了什么气候。
于是就跟着罗二狗朝着沈如雪家里走去,不过心态却改变了一些,先好言相劝,不行就武力硬抢。
而且大力的只是沈如雪,又不是她儿子最终还不是得她儿子做主。
管家心里已经拿好了主意,很快就跟着罗二狗来到了沈如雪家院子外,这时候正是村民送来竹笋的时候。
管家看着这里的竹笋怕是有2000斤到3000斤的样子。
点点头,如果每天都有这么多,按照老爷的算法,一斤10文钱,那么这里就是20两到30两。
一年差不多有1000两银子左右,如果再销往其他县城,那么一年几千两银子绝不是什么困难的事。
沈如雪看到这些人,正在编晒席的手也停了下来,看着罗二狗带着的这些人。
想必来头不小啊,沈如雪看着罗二狗的眼神,不由一寒。
其中那个中年人,看着院子里的一切,不断的点头,一副大老板来视察的样子。
其他人也同样看到这群人的到来,都下意识的看了过来。
沈如雪冷声的说道:“你们是什么人?”
管家还没说话,罗二狗就迫不及待的说道:“沈氏,你看不出这些都是大爷吗?你说话的态度最好好一点。”
沈如雪眼神如寒光一样看着向罗二狗,冰冷的眼神,让罗二狗好像处身在寒冬腊月一样。
哪怕这是6月的夏天,罗二狗还是浑身感觉一片冰冷。
心里非常的害怕,不过看了看旁边的管家,罗二狗似乎又找到了底气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