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圣宫深处,格物塔顶层。
此地并非寻常塔楼,而是一处被强大空间阵法拓展的独立洞天。
穹顶并非青石,而是流转着璀璨星河的虚幻天幕,无数星辰按照玄奥轨迹运行,洒下清冷的星辉。
地面是温润的暖玉,镌刻着巨大的、不断流转变化的“格物致知”真言阵图。
塔内灵气浓郁到化为氤氲的雾气,其中更蕴含着精纯的浩然文气与接引而来的文曲星辉。
渊盘膝坐在阵图中央。
他仅穿着一件单薄的素白内衫,银发披散,双目紧闭。
胸口那枚冰魄核心完全显现,如同镶嵌在肌肤上的冰蓝宝石,正缓缓旋转,散发着柔和而深邃的神光。
精纯的星辉与文气如同受到吸引,源源不断地汇入核心之中。
董砚盘坐于渊的对面,相隔三丈。
他并未直接施法,只是目光沉静地注视着渊。
眉心七彩印记流淌着温润的光泽,无形的圣道意念笼罩着整个空间,引导着文脉星辉的流向,并隔绝一切外界干扰。
“渊,抱元守一,神凝紫府。”董砚的声音平和,直接在渊的心湖中响起。
“引星辉洗练核心,纳文气滋养真灵。汝之核,源于混沌,成于玄阴,当以圣道为引,铸其秩序之基。”
渊依言而行。在董砚圣道意念的引导下,他努力放空心神,意念沉入胸口那旋转的冰蓝核心。
一股冰凉而浩瀚的力量瞬间充盈他的感知。
他“看”到核心内部,并非一片死寂的冰蓝,而是如同微缩的星云,无数细小的冰晶与混沌气息在一种奇异的韵律中旋转、碰撞、交融。
核心最深处,一点极其微弱的翠意如同风中的烛火,顽强地跳动着。
精纯的文曲星辉与浩然文气涌入核心,如同最纯净的甘霖。
星辉带着洞悉万物的清冷智慧,冲刷着核心内部残留的细微混沌躁动;
文气则蕴含着仁、义、礼、智的圣道烙印,如同无形的刻刀,在核心的法则层面,缓缓铭刻下秩序的印记。
每一次冲刷与铭刻,渊都感觉心神仿佛被洗涤一次,对核心的感知更加清晰,控制也越发得心应手。
核心旋转的韵律,渐渐与塔顶流转的星河、地上运转的“格物”阵图产生共鸣。
一种宏大、有序、生生不息的意境,在他心中缓缓滋生。
塔外。
秦婉儿静静立于格物塔底层的回廊。
她无法进入顶层洞天,却能感受到塔身传来的、渊那日益稳固而纯净的冰魄气息,以及那浩瀚磅礴的文脉星辉波动。
她眉宇间带着欣慰,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渊的成长速度超乎想象,但核心的融合与圣道的契合,容不得半点差池。
“婉儿师妹,还在担心小师弟?”温和的声音响起。
张牧之捧着一卷新誊写的《玄阴正法注解》走来。
他这些日子查阅了大量关于冰魄、玄阴、水德的典籍,结合渊的情况,尝试进行注解,希望能对渊的修行有所助益。
秦婉儿回身,接过张牧之递来的书卷,感激道:“多谢牧之师兄费心。渊有师尊亲自护法,又有文脉星辉滋养,本不该担心。
只是…他体内毕竟融入了混沌本源,又与那归墟残力有过纠葛…我总怕…”
“怕他根基不稳,或遭本源反噬?”张牧之了然,温声道。
“师妹所虑不无道理。然,观渊近日气息,日益精纯凝练,核心与文脉星辉的共鸣也越发和谐。
师尊以圣道为引,文气为炉,星辉为锤,正是在为他千锤百炼,夯实根基,剥离隐患。此乃大造化,亦是必经之劫。”
他顿了顿,看向高耸入云的格物塔,目光深邃:“况且,渊虽年幼,其心性之纯,向道之坚,远超我等当年。
他心中那份对‘仁’、对‘守护’的本能向往,便是抵御混沌与归墟戾气最好的屏障。
师妹当日于冰原之上,以‘愈’字真意点化其心,早已在他心中种下善因,如今…正是善果萌发之时。”
秦婉儿闻言,想起渊在温室中催生小草时的欢喜,想起他临摹“水”字时的认真,想起他因净化地脉而受伤却依旧坚持的模样…
心中的担忧渐渐被暖意取代。
是啊,这个孩子,他的本性,比任何力量都更加纯净而坚韧。
“是我着相了。”秦婉儿释然一笑,如春花绽放。
就在这时!
嗡——!!!
一股前所未有的、清越悠扬的嗡鸣声,猛地从格物塔顶层洞天中穿透而出,响彻整个文圣宫!
紧接着!
一道纯净到极致的冰蓝色光柱,无视了塔身的阻隔,自塔顶冲天而起!
光柱之中,无数细小的、晶莹剔透的冰晶符文流转生灭,散发着冰冷、秩序、守护与新生的无上道韵!
光柱顶端,一朵巨大的、完全由精纯冰魄神光凝结而成的…十二品冰莲虚影,在文曲星辉的照耀下,缓缓绽放!
冰莲绽放的刹那!
整个文圣宫流淌的浩然文气如同被注入了清冽的寒泉,瞬间变得更加凝练、活跃!
宫墙内所有草木,无论是否开花,都在这一刻爆发出前所未有的盎然生机!
尤其是宫门前那株古老的“桃夭”,满树桃花仿佛被冰莲神光洗礼,花瓣更加娇艳欲滴,散发出沁人心脾的异香!
“冰魄蕴道!圣莲初绽!”张牧之失声惊呼,眼中充满了震撼与狂喜!
“渊…他成了!”秦婉儿看着那通天彻地的冰莲光柱,感受着其中渊那熟悉而更加浩瀚的气息,泪水瞬间模糊了双眼。
她知道,渊的核心,已彻底稳固,真正踏上了属于他的…冰魄圣道!
格物塔顶层。
渊缓缓睁开双眼。那双暗金色的眼眸,此刻清澈深邃得如同万载寒潭,又似倒映着星河的冰晶。
他胸口的冰魄核心光芒内敛,温润如玉,再无半分躁动。
一种圆融无碍、与天地文脉隐隐相合的玄妙感觉,充盈全身。
他看向对面的董砚,小脸上露出纯净而恭敬的笑容,声音清脆而沉稳:
“师尊,弟子…明道基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