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克兰和莉雅从诺拉曼尔返回,已经过去了近两周。
卡尔奇斯城的一切都重回正轨,甚至比之前显得更加繁忙,还好有露这个顶级秘书在帮他分担处理。
“克兰,还在忙?”
注意到克兰又在书房待了很久,莉雅端着一杯温热的花草茶走进来,轻轻放在他的手边。
她看了一眼桌上那张画满了复杂齿轮与游丝结构的图纸,好奇地问:“这是什么?”
“一个失败品。”
克兰靠在椅背上,伸了个懒腰,顺手将莉雅揽进怀里,“本来想给你母亲做个机械钟当回礼,结果发现以现在的工艺水平,想做出稳定运行的擒纵机构还是太难了。”
上次离开诺拉曼尔时,那位热情的岳母大人恨不得把整个精灵国库都塞给他当嫁妆。
这份沉甸甸的爱,让克兰觉得要是不带点像样的回礼,实在有点说不过去。
有来有往,关系才能长久。
“母亲不会在意这些的。”
莉雅在他怀里蹭了蹭,找了个舒服的位置,“只要我们能经常回去看她,她就很高兴了。”
“那可不行。”
克兰疼爱地捏了捏她的耳尖,“礼数必须得到位。不过机械钟看来暂时是没戏了,得换个思路。”
他的目光无意识地扫过莉雅身上那件由诺拉曼尔顶级精灵裁缝缝制的长裙,裙摆上用银线绣出的冰晶花纹在灯光下熠熠生辉,美不胜收。
精灵们的手艺确实巧夺天工,但克兰想到的却是另一件事:
那就是现在的诺拉曼尔,甚至冷杉领与卡尔奇斯城,纺织这块的生产过程还是太过原始,还是从手工纺纱,到手工织布……
克兰站起身,走到窗边,指着远处灯火通明的居民区。
“现在我们有冷杉领,有卡尔奇斯城,有温尔顿城……很快还会有更多的人口。这么多人要穿衣服,光靠手工纺织根本跟不上他们的消费需求。”
精灵们或许可以几百年穿着同一件衣服,因为她们审美非常固定,又无比尊崇传统,不会有“潮流”这种说法。
但克兰的领地不行,他正在建立一个全新的社会体系,一个由消费驱动、不断发展的文明。
如果连最基础的衣食住行都停留在中世纪水平,那他脑子里的黑科技还怎么落地?
“我要让所有人,都能用最便宜的价格,买到结实、保暖的布料。全靠人力纺纱,这根本不可能实现。”
克兰转过身,黑色的眼眸里闪烁着一种莉雅非常熟悉的光芒。
那是他每次准备搞出什么新花样时,才会有的神采。
“所以,”莉雅歪了歪头,冰雪聪明地猜到了他的想法,“你打算……造一台会自己纺纱的机器?”
“不对哦,莉雅,你只说对了一半。”
克兰笑着打了个响指,“不是自己纺,而是让一个人,能同时纺几十根,甚至上百根纱线!”
他拉着莉雅回到桌边,将那张失败的钟表图纸翻过来,用铅笔在空白的背面飞速勾勒起来。
“你看,我们可以把纺锤横过来,用一个轮子带动它们全部旋转。再设计一个可以前后移动的滑架,控制棉条的喂入和拉伸……
这样一来,一个工人只需要摇动轮子,操作滑架,就能同时纺出大量的纱线!”
克兰一边画,一边兴奋地解释着“珍妮纺纱机”的原理。
莉雅安静地听着,蔚蓝的眼眸里充满了好奇与崇拜。
她早已习惯了克兰脑海中的奇思妙想,也明白他所做的一切都只是为了让所有人的生活变得更好。
因此,无论克兰做什么,她都会倾尽自己的一切帮助他。
几天后,在卡尔奇斯城新开辟的木工房里,第一台由克兰亲手设计的纺纱机原型诞生了。
这台机器看起来有些笨重,主体是粗糙的松木框架,上面装着一排十六个木制纺锤,通过一套复杂的绳轮和曲柄连接在一起。
克兰亲自上手演示,摇动巨大的手轮,机器发出了“嘎吱嘎吱”的抗议声,十六个纺锤摇摇晃晃地转动起来。
他推动滑架,将粗疏的棉条喂入,试图将它们拉伸成均匀的纱线。
结果……一塌糊涂。
纺出来的纱线粗细不均,有的地方粗得像绳子,有的地方细得一碰就断。
甚至有几个纺锤因为转速不稳,直接把纱线绞成了一团乱麻。
围观的几个被请来帮忙的妇女发出了压抑的笑声。
“领主大人,您还是让我们来吧。”
一位名叫艾玛的婶婶是城里最好的纺织工,她看着那堆废纱心疼得直咧嘴,“这活儿得用手感受,冷冰冰的机器可没长眼睛。”
“别急,这只是第一次。”
克兰脸上没有丝毫尴尬,他擦了擦额头的汗,又拿起工具开始对机器进行调试。
这味道可太经典了,遥想《我爱发明》里的一项项成品,不也是一代代升级与优化才诞生的嘛!
一开始不好用,很正常,只需要找到难点痛点持续优化就行。
克兰换上了更坚韧的传动皮带,给转轴上润滑油,调整每一个纺锤的间距和角度……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克兰几乎是泡在了木工房里。
莉雅也陪着他,时而递上工具,时而用冰魔法给过热的轴承降温,成了他最好的助手。
经过无数次的失败和改进,那台“嘎吱”作响的怪物,终于开始变得驯服。
它运转的声音越来越平顺,纺出的纱线也越来越均匀。
终于,在第五天傍晚,当一排十六根粗细、强度都高度一致的洁白纱线,整齐地卷绕在纺锤上时,整个木工房都安静了。
艾玛婶婶走上前,难以置信地伸出布满老茧的手,轻轻捻起一根纱线。
她闭上眼睛感受着,脸上的表情从怀疑,到惊讶,最后变成了彻底的震撼。
“天呐……这么均匀……这比我用手纺出来的还要好!”
克兰笑了。
他知道,好戏才刚刚开始。
为了彻底打消人们的疑虑,推广这项新技术,克兰策划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比赛。
地点就在市政广场,一边是由艾玛婶婶带领的十名城里最好的纺织女工组成的“手工队”,她们每个人都带着自己最顺手的纺锤。
另一边,则是克兰和那台孤零零的珍妮纺纱机组成的“机械队”,操作员是两名经过简单培训的年轻女孩。
消息一出,整个卡尔奇斯城都轰动了。
领主大人要用一台木头疙瘩,挑战十位纺织大师?这听起来就像个笑话。
比赛当天,广场上被围得水泄不通,所有人都想来看看领主大人这次又在搞什么名堂。
“我觉得艾玛婶婶她们赢!那可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手艺!而且她们有足足十个人!”
“可领主大人从没做过没把握的事啊……”
“一台机器又怎么可能比得上十双巧手?我不信!”
在一片议论声中,克兰走上高台。
“各位,安静!”
他的声音压过了所有嘈杂,“今天的比赛无关输赢,只为让大家看到一种全新的可能!一种能让很多人从繁重的纺纱工作中解放出来的可能!”
随着他一声令下,比赛正式开始。
手工队这边,十位女工立刻进入了状态。
她们盘腿而坐,手指翻飞,纺锤在她们手中如同活物般轻盈地舞蹈,一缕缕棉絮被奇迹般地拉伸、捻合成线。
她们一边干活,一边还有说有笑,动作娴熟而优美,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反观机械队这边,画风则完全不同。
两名年轻女孩显得有些紧张,一人负责摇动巨大的手轮,另一人则小心翼翼地操作着前后滑动的纱架。
那台木制机器发出均匀而富有节奏的嗡鸣声,十六个纺锤同步高速旋转,十六根纱线被同时拉伸、卷绕,速度快得让人眼花缭乱。
起初,人们还饶有兴致地欣赏着手工队那充满艺术感的操作。
但很快,所有人的目光,都被那台不知疲倦的机器吸引了过去。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手工队的女工们额头已经渗出了细汗,需要不时停下来喝口水,活动一下酸麻的手指。
而那台机器,依旧在以恒定的速度疯狂运转,纺锤上的纱线卷,肉眼可见地一圈圈变厚。
一个沙漏的时间后,克兰再次宣布停。
结果被摆在了所有人面前。
手工队这边,十位女工面前,是十小卷洁白的纱线,那是她们辛勤劳动的成果,每一卷都凝聚着她们的心血。
而在机械队那边,工作人员吃力地抬上来的,是十六个巨大的、沉甸甸的纱线卷。
两者放在一起,体积的差距简直触目惊心。
广场上,瞬间陷入了沉默。
克兰拿起两边的成品,高高举起。
“大家看!这是手工纺出的纱线,非常出色!”
他又拿起机械纺出的纱线,“而这是机器纺出的纱线!经过称重,同样的时间里,这台机器的产量,是十位最出色的纺织工总产量的……十二倍!”
“哗——!”
人群瞬间炸开了锅。
十二倍!这个数字像一记重锤,狠狠砸在每个人的心上。
艾玛婶婶呆呆地看着那十六个巨大的纱线卷,又看了看自己面前那可怜的一小卷,嘴唇翕动着,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虽然她早就知道这台纺纱机的效率很高,纺出的纱质量又很稳定,但她心里还是堵着一口气。
如果自己的工作都能被机器轻易地取代了,那她还有什么可以自豪的呢?
毕竟,这可是她唯一引以为傲的工作技能!
可事实确实如此:她引以为傲几十年的手艺,在这台冷冰冰的机器面前被碾压得体无完肤。
一种失落和茫然,涌上了她的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