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还没亮,余家小院就亮起了微弱的油灯。余晚星正蹲在地上,把给吉祥点心铺的5斤混装面粉、1斤禽肉,分别装进两个旧竹篮——面粉用粗麻布袋裹着,袋口露出点麦麸;禽肉用油纸包好,外层抹了层普通猪肉油脂,再盖上几片沾了泥土的青菜叶,确保从外面看不出任何异常。
“娘,今天怎么这么早就要走啊?”许明揉着眼睛从屋里出来,看到母亲已经收拾妥当,疑惑地问。余晚星摸了摸他的头,小声说:“今天要去点心铺送货,得赶在镇上人多之前送完,这样不容易被人注意到。你在家看好弟弟妹妹,娘很快就回来。”许明懂事地点点头,主动帮母亲把竹篮拎到门口。
余晚星挎着竹篮出门时,天边刚泛起鱼肚白。她没有走平时去镇上的大路,而是绕了一条更偏僻的小路——这条路人少,还能直接通到点心铺的侧街,避开主街的人流。路上偶尔遇到早起的农户,她都低下头,快速走过,不与人闲聊,生怕被人追问“去镇上做什么”。
赶到吉祥点心铺时,刚过卯时,铺子刚开门,伙计正在打扫门口。王掌柜看到她来,赶紧迎上来:“余丫头,这么早啊?快进来,外面冷。”余晚星笑着摇头:“不了王掌柜,我把货给您就走,还有别的事要忙。”她把装面粉和禽肉的竹篮递过去,又拿出提前写好的纸条——上面用炭笔写着“面粉5斤、禽肉1斤,共37文”,这是她昨晚特意准备的“交接凭证”,避免口头说价出差错,也能减少停留时间。
王掌柜接过纸条看了看,从怀里掏出37文钱递给她:“没错,钱你拿好。下次还是这个时间来,我让伙计提前在侧街等你。”余晚星接过钱,说了声“谢谢”,转身就走,前后停留不到5分钟。
离开点心铺,余晚星又按约定去给福来居送禽肉。这次她走的是饭馆后门的小巷,巷子窄,没什么人。刘师傅已经在后门等了,看到她来,笑着说:“余丫头,今天的肉还是跟上次一样好吧?”余晚星点点头:“您放心,都是自家养的土鸡,品质一样。”她把3斤禽肉递过去,又拿出交接凭证,刘师傅核对后付了钱,她同样快速离开,没多停留。
送完两家货,天刚亮,镇上的人渐渐多了起来。余晚星没有直接回家,而是绕到镇上的杂货铺,买了点盐和针线——她特意选在这个时候买东西,假装“送货是顺便,买东西才是主要目的”,要是有人看到,也不会起疑。
回家的路上,余晚星又绕了另一条远路。走到半路,她突然看到前面不远处的大树下,站着一个穿深色衣服的人,正盯着她的方向。余晚星心里一紧,赶紧低下头,假装整理竹篮,用眼角的余光观察——那人看了她一会儿,转身往镇上的方向走了,似乎没有跟踪的意思。
回到家后,余晚星把钱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留作日常开支,一部分藏进床底的木箱。她坐在院子里,仔细回想今天的送货流程:路线、时间、交接方式都没问题,可心里还是有些不安——虽然规范了流程,但黑袍人和黑影还在追查她,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发现她的供货规律,下次送货,还得再调整路线,确保万无一失。
傍晚,许明突然跑过来,小声说:“娘,我今天在村口看到一个穿黑袍的人,跟你说的一样,他还问李婶‘村里有没有经常去镇上送货的农户’,李婶说不知道,他就走了。”余晚星心里咯噔一下,手里的针线差点掉在地上——黑袍人已经开始在村里打听她的消息了,危险离这个家越来越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