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辅政的五年,是西岐脱胎换骨的五年,也是三界之中,暗流汹涌、各方势力重新洗牌的五年。
人间的繁荣景象,不过是天界宏大棋局的一个缩影。
元始天尊深知,欲使周室代商,仅凭人间之力尚显不足,必须借“天命”之名,行“伐纣”之实。于是,他运无上神通,于昆仑山玉虚宫中,取先天灵气,集日月精华,幻化出一头非真非幻、气运所钟的“假凤”。
此凤虽无实体,却承载着元始天尊为西岐量身定制的“天命”烙印。他择一吉日,引此凤降临岐山,令其发出清越悠扬、响彻九霄的凤鸣之声。
“凤鸣岐山”,此乃上古祥瑞,象征着圣王出世,天下归心。消息传出,天下震动。
八百诸侯纷纷议论,认为此乃天意昭昭,西伯侯姬昌当为天下共主。
商朝朝野亦是人心惶惶,许多原本摇摆不定的大臣和方国,开始暗中向西岐靠拢。
元始天尊的这步棋,堪称神来之笔,以最小的代价,为西岐赢得了无可比拟的道义优势和舆论支持。
然而,天道并非一家之言。当“假凤”的鸣响传遍三界时,远在东海之外蓬丘仙岛的青乾圣人,却缓缓睁开了双眼。
他洞悉了元始天尊的布局,嘴角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冷笑。
青乾圣人,乃上古先天圣人,其道行高于与元始天尊,在六圣之中或可排第一,对于封神量劫,有着自己的计策。
但元始天尊此举,在他看来,是赤裸裸地以圣人神通强行干涉人间气运,扭曲天道本意,有失公允。更重要的是,他座下有一爱徒,身份非同小可。
此人,便是孔宣。
孔宣,乃是天地间第一只凤凰——元凤的嫡亲子嗣,血脉尊贵无比,天生便掌控着“五色神光”的无上神通,分金木水火土,无物不刷,万法不侵。
他自幼跟随青乾圣人修行,已斩却二尸,成就准圣果位,但其实力早已远超一般准圣。
青乾圣人将孔宣唤至身前,沉声道:“孔宣徒儿,元始天尊以法力造一假凤,欲代天言命,定周为正统。此乃逆天而行。你乃凤凰真血,当为百鸟之王。今命你显化真身,以金凤之尊,于朝歌上空清鸣,破其假象,正天道视听。”
孔宣领命,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他对于元始天尊这种“作弊”行为亦是心生不忿。
他身形一晃,瞬间跨越虚空,降临至商朝都城朝歌的上空。
刹那间,万道霞光自他体内迸发,他显化出万丈金身的真凤之态!
那是一只真正的、血脉高贵、神威凛凛的神鸟!其羽翼展开,遮天蔽日,其凤目开阖,如同日月同辉。
他引颈长鸣,这一次鸣叫,与岐山的假凤之鸣截然不同。
假凤之鸣,虽清越,却带着一丝刻意为之的匠气;而孔宣的真凤之鸣,雄浑、苍茫、古老,仿佛自鸿蒙初开时便已存在,蕴含着天地间最本源的法则与力量。
“昂——!”
金凤之鸣,如九天惊雷,瞬间压过了来自岐山的凤鸣之声。
朝歌城中的百姓,无论贵贱,皆心神俱震,仿佛灵魂都被这神圣的鸣叫所洗涤。
商纣王在鹿台上闻此神音,竟从酒色中惊醒,心中莫名升起一股豪情,认为这是上天仍在眷顾大商。
而远在西岐的假凤,在这真凤血脉的绝对压制下,鸣声变得断断续续,气息萎靡,仿佛一个拙劣的模仿者被当众揭穿,其承载的“天命”光环,也随之黯淡了许多。
天下人再次陷入困惑,究竟是岐山之凤为真,还是朝歌之凤为尊?
孔宣一鸣成功,但他深知,只要那假凤一日不除,元始天尊的谋划便一日未绝。
他目光如电,锁定了西岐方向。
对他而言,那假凤不仅是一个幻象,更是一团由元始天尊神力凝聚的、蕴含着巨大人间气运的“能量精华”。
身为祖凤后裔,吞噬气运,本就是天性。
他心念一动,身形再次消失在朝歌上空。
下一瞬,他已悄然出现在岐山之巅。
此时的假凤,因被真凤压制,正蜷缩在岐山深处,气息微弱,如同风中残烛。
孔宣现出半人半凤的形态,张开巨口,一股无形的吸力从他口中发出。
那假凤仿佛遇到了天敌,惊恐地挣扎,却无法抗拒这源自血脉本能的吞噬。
只见假凤化作一道流光,被强行吸入孔宣腹中。
假凤所承载的,是西岐未来数百年国运的根基,更是元始天尊精心布置的“天命”核心。
孔宣这一吸,无异于在西岐的龙脉上狠狠地挖走了一块。
瞬间,西岐上空的祥云变得稀薄,田间的禾苗似乎也失去了些许光泽,朝堂之上,文王姬昌和姜子牙同时心神一悸,仿佛感应到了什么不祥之兆。
那“凤鸣岐山”带来的磅礴气运,在短短一炷香之内,竟被吸食了三分之二!只剩下三分之一残存的气息,勉强维系着“天命在周”的最后颜面。
“孽畜!安敢!”
一声怒喝,仿佛自九天之外传来,带着无尽的威严与震怒。
整个西岐的空间瞬间凝固,时间仿佛都停滞了。元始天尊的身影,不知何时已显化在岐山之巅的虚空中。
他面沉似水,眼中寒光闪烁。他辛辛苦苦布下的棋子,眼看就要大功告成,竟被一个后辈晚辈如此轻易地破坏,这对他这位堂堂圣人而言,是前所未有的挑衅。
他甚至没有废话,右手一抬,那伴他修行无数纪元、威力无穷的先天灵宝——玉如意,已然祭出。
玉如意迎风便涨,化作一座通天彻地的玉山,上面符文流转,道韵森然,带着毁灭性的圣人法则,朝着孔宣当头压下!这一击,若是落实了,别说是孔宣,就算是一座大陆,也要被压得粉碎!圣人一怒,天地失色,此言非虚!
就在那玉如意即将压垮孔宣的千钧一发之际,一道同样浩瀚、同样古老、却带着一丝混沌气息的青色光芒,横亘在了玉如意与孔宣之间。
“元始,何必动此无名之火?为了一点人间俗事,与我一个小辈计较,岂非失了你的圣人身份?”
青乾圣人的身影,缓缓从青光中走出。他一袭青袍,面容古朴,眼神平静如水,仿佛刚才那毁天灭地的一击,不过是微风拂面。他只是简单地抬起手,轻轻一托。
“轰——!”
圣人法则的碰撞,没有惊天动地的巨响,只有一片无声的混沌。
元始天尊的玉如意,那足以压塌诸天的神通,竟被青乾圣人这一托,硬生生地定在了半空中,再也无法前进分毫!空间在他们的接触点扭曲、碎裂,又迅速被他们二人的力量修复。
两位圣人,虽然没有全力出手,但仅仅是这轻微的交锋,已经让整个洪荒世界的底层法则都在颤抖。
元始天尊看着青乾圣人,眼中闪过一丝凝重:“青乾!此事乃我量劫之事,与你何干?你为何要插手?”
青乾圣人淡然一笑,道:“与我何干?元始,你错了。大道无私,非你一家之天道。你为了你的门人弟子,为了你心中的‘正道’,便可以强行塑造天命,扭曲气运。我今日所为,非为商,非为周,只为一个‘公’字。孔宣乃凤凰真血,他的行为,不过是天道对汝等‘作弊’行为的一种自我修正。你若执意要杀他,便是要与我这‘公理’为敌,与天道本意为敌。”
“强词夺理!”元始天尊冷哼一声,“封神量劫,乃天道定数,商朝气数已尽,周室当兴,此乃大势所趋。我不过是顺天应人,助其一臂之力。你那徒弟,逆天而行,吞噬西岐气运,此乃大罪,我岂能容他!”
“大势所趋?”青乾圣人摇了摇头,“大势是趋势,却不是定数。你以无上法力,将‘趋势’变成了‘定数’,这本身就是对天道的最大不敬。今日,我保下孔宣。你若要继续,我等便在这西岐之上,论一论道法,辩一辩是非,看看这天道,到底站在哪一边!”
话音落下,青乾圣人身上,一股更加深邃、更加混沌的气息开始升腾。元始天尊也面色凝重,手中的玉如意光芒大盛。两位圣人,一位代表阐教秩序,一位代表混沌公理,他们的对峙,已经超越了商周之争,上升到了对天道解释权的争夺。
而夹在中间的孔宣,在青乾圣人出现后,便已退到一旁,他虽然强大,但在两位圣人面前,依旧渺小如蝼蚁。
他看着眼前这足以颠覆世界的一幕,心中却毫无惧意,只有一丝对师父的无限崇敬。
他知道,从师父决定出手的那一刻起,这盘棋,就已经不再是元始天尊一个人能下得完的了。
西岐的天空,被两种截然不同的圣人威压所笼罩,文王与姜子牙在宫殿中仰望苍穹,只觉得心神欲裂,他们不明白,为何天空中会有如此恐怖的气息。
他们更不知道,一场由圣人主导的、将决定整个封神演义走向乃至洪荒未来格局的惊天博弈,才刚刚拉开序幕。
那被吸食了三分之二的假凤,那仅存的三分之一气运,此刻,仿佛成了这场圣人豪赌中,一枚微不足道的筹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