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亮,”她的声音从他胸口闷闷地传来,却异常清晰,“放开我。”
蒋亮感觉到她身体不再紧绷抵抗,心中一喜,以为她终于有所松动,手臂的力道稍稍放松,低头想去看她的表情,语气也放软了些,带着诱哄:“颜颜,我……”
“我说,放开我。”温颜抬起头,直视着他的眼睛。
她的眼眸里没有了之前的慌乱和愤怒,只剩下一种近乎淡漠的平静,像结了冰的湖面,清晰地映出他的身影,却冰冷刺骨。
“你的认真,我听到了。”她一字一句地说,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穿透力,“但这不代表我就要接受。”
蒋亮眉头蹙起,不解地看着她。
“我温颜的人生,我的幸福,从来就没打算寄托在任何一个人身上,尤其是像你这样,我完全无法把控的男人。”
她的话语像手术刀一样精准而冷静,“一时的激情,几句认真的告白,能代表什么?能保证永远吗?能抵消我们之间巨大的背景差异和未来可能出现的所有风险吗?”
她轻轻一挣,这次蒋亮没有用力,手臂松开了。她后退一步,拉开了两人之间令人窒息的距离,弯腰扶起了自己的行李箱。
“我相信你此刻或许是认真的,”
她看着他,眼神里没有嘲讽,只有一种透彻的悲哀和坚定,“但我不相信‘永远’,更不相信我自己有那个魅力,能让一个习惯了呼风唤雨的蒋家少爷,为我浪子回头,从此一心一意。这个赌注太大,我输不起,也不想赌。”
她拉起行李箱的拉杆,姿态重新变得挺拔而疏离。
“蒋亮,别在我身上浪费时间了,你想要的是征服,是新鲜感,而我想要的是绝对的自主和安稳。我们想要的,根本不一样。”
说完,她不再看他脸上是何表情,拉着行李箱,转身,决绝地朝着车站的方向走去。
阳光将她的影子拉得细长,背影挺直,带着一种不容侵犯的孤傲。
蒋亮站在原地,看着她越走越远的背影,第一次感到了一种深深的无力感。
他所有的手段,所有的优势,在她这番清醒到近乎残酷的分析面前,都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他烦躁地捋了下头发。这个女人,怎么就这么……软硬不吃。
他看着那抹即将消失在街角的身影,眼神从挫败慢慢转变为一种更加深沉的光芒。
看来,常规的追求方式对她完全无效。她不相信承诺,不相信激情,只相信她自己能掌控的东西。
温颜,他在心底默念她的名字,如果征服和新鲜感不能打动你,那如果……我让你看到我的世界,我的能力,并且让你相信,我能给你想要的‘绝对自主’和‘安稳’呢?
硬的不行,软的她不吃。那他只能换一种方式,一种更迂回,也更需要耐心的方式。
他蒋亮看中的人,绝不会轻易放手。
这场战役,比他预想的要艰难得多,但也因此,更加激发了他的斗志,心中已经开始盘算新的“战略”。
回京州的路途,对蒋亮而言,是前所未有的挫败和失落。他坐在头等舱,与温颜仅仅隔着过道,她却连一个眼神都未曾给予,全程不是闭目养神,就是翻阅财经杂志,彻底将他当成了空气。
他几次想开口,都被她那无形的冰冷屏障挡了回来,他蒋亮何曾在一个女人身上受过这种冷遇?可偏偏,他除了生闷气,竟有些无可奈何。
温颜回到京州,立刻将自己重新投入紧张的工作中。
蓝杉资本的项目一个接一个,瞿总的赏识意味着更多的机会,也意味着更大的压力。
她需要这种忙碌来冲淡海边那段被强行介入的插曲带来的纷乱思绪,更需要在事业上更快地站稳脚跟,唯有自己强大,才是永恒的底气。
几天后,许妍和温颜聊着天,许妍像是突然想起什么,说道:“对了颜颜,你猜我这次回来遇到谁了?于一鸣,就是我们高中那个学习委员,后来读了医学院的。”
温颜端着咖啡杯的手微微一顿,脑海里浮现出一个面容清秀、总是穿着干净的校服,但眼神温和坚定的少年形象。
于一鸣,当年确实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也曾默默给她塞过情书,只是那时她一心想着努力读书改变命运,委婉地拒绝了他。
“他在京州?”温颜有些意外。
“对啊。”许妍兴奋地说,“他现在可是京州第一医院骨科的医生了呢,挺厉害的。他不知从哪里听说你回国了,辗转联系到我,说想约我们这些老同学一起吃个饭,聚一聚。”
许妍说着,悄悄观察着温颜的神色,她是知道于一鸣当年那点小心思的。
温颜垂下眼帘,看着杯中晃动的棕色液体,思考了片刻,于一鸣……记忆中是个温和踏实的人。
如今大家都在京州,又是老同学,于情于理,吃顿饭叙叙旧也属正常。正好,也可以借此转换一下心情,摆脱某些不必要的困扰。
“好啊。”温颜抬起头,对许妍笑了笑,“毕竟是老同学,好久不见了,聚聚也好。”
许妍见她答应,眼睛一亮,立刻拍板:“那就这么说定了,我这就回复他,约时间地点。”
于是,在一个周五的晚上,温颜和许妍一同出现在一家格调雅致的江南菜馆。包厢里,于一鸣早已等候在那里。
多年不见,当年青涩的少年已然蜕变成一位沉稳儒雅的青年医生。他穿着合身的白色衬衫,气质干净温和,见到她们进来,立刻站起身,脸上露出真诚又略带腼腆的笑容。
“许妍,温颜,你们来了。”他的目光在温颜脸上停留了片刻,带着显而易见的欣喜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好久不见。”
“于一鸣,真是好久不见啦,你现在可是大医生了。”许妍熟络地打着招呼。
温颜也微笑着颔首:“好久不见,于一鸣。”
席间,气氛轻松愉快。于一鸣谈吐得体,主要聊着医院的趣事,询问她们这些年的经历,话题围绕着共同的高中回忆和京州的变化展开,分寸把握得极好,既不显得过分热络,也不会冷场。
他看向温颜时,眼神里依旧带着欣赏,但更多的是老友重逢的亲切和尊重。
温颜感受着这种久违的、没有压迫感的平和相处,心情也渐渐放松下来。她不得不承认,和于一鸣这样的人相处,很舒服,不需要时刻绷紧神经去防备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