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袁基如约而至。
杨府众人同前一日相比,人数不仅没少,还多了更多来参赛的人。
今日是今文经内部小型辩论会举行的第一天,袁基会到场充当裁判一整天。
不过明日他就不会来了。
他的太仆不比杨赐的司徒。杨赐是不录尚书事的三公,手下无甚政事,十分轻松,袁基可是万分羡慕。
不像他,他太仆的工作非常忙碌。
而且今文经内部的辩论会就在杨赐府中举行,杨赐想不主持都不行。
杨赐亦理解袁基太仆工作的忙碌,且汝南袁氏这次也没参赛选手,于是在袁基说出自己之后不能到场时,杨赐十分好说话地同意了。
除袁基之外,还有些人也不用参与此次小辩论会。
比如何休。
今文经众人就等着何休发力,辩倒对方大儒郑玄呢。
即使他们人人都想扬名,但也不会不自量力地说自己能同郑玄旗鼓相当。
——这等高端的辩经对局,还得是何公您来啊。
不过,即使何休已经是默认人选,可以直接退场,但何休还是决定一直出席接下来的辩经选人会,充当裁判。
他也想看看如今今文经是否有后起之秀。
事实证明,后起之秀寥寥无几。
除了陈郡袁氏袁涣等少数几人有辩经水平,其余后辈,各有各的缺点,各有各的笑料。
你若要检验今文经后辈们的政治水平如何,那基本会得到一个不错的结果。
但你要检验他们的辩经水平如何?
别说辩了,他们连经都没学明白。
而其他大儒,一想到自己要在一众士族和小辈面前相互辩论,都有些抹不开面子。
实在是他们太久没有辩过经了。
于是大儒组的人选,最终是众人投票,直接选出来的。
袁基得知后,都被逗笑了。
现在抹不开面子,然后到古文经士人和全大汉人面前丢人吗?
不过,对于袁基来说,他早已不将他汝南袁氏当做纯粹的今文经士族了,所以见此,也是放任自流。
——如今的汝南袁氏,在两派间已经隐隐有了中立的地位。
只是袁氏没有明确表明,今文经众人也不敢问不敢提。
毕竟现在,党锢还有相当一部分未被解除。
对此,天子刘宏的意思不甚明确;宦官那边,确实是很久没再祸害士人了,但他们在地方,也没少揽权揽钱,祸害百姓。
如今全部的党人,无论是今文经党人,还是古文经党人,都将自己希望的目光投向袁基。
——他们党人,还没恢复自由身啊!
这等今古文之争的盛事,他们想同人讨论,都得偷偷摸摸地来。想加入?更是想都别想。
若是他们敢出现在全国辩论会上,那可是上赶着给宦官惩罚他们的理由。
只要宦官们大喊:“尔等党人,胆敢违背天子诏令?!”
就能直接将到场众人全部逮捕入狱。
所以众多党人在家中,全部抓心挠肝地想着袁基。
袁基是目前已知的、唯一能帮助他们解除党锢的人,还是他们的自己人。
于是党人们坐想,站想,喝水想,吃饭想,就连做梦也都在想。
想让袁基想起来他们,为他们再多争取争取。
今古文两派争得越热闹,他们就越着急。
他们也想加入啊!
甚至如果他们得知,袁基不打算管今古文之争的话——
那他们得喜气洋洋地给袁基写信:“袁公,您千万不要管今古文之争!谁若非要您加入今古文争斗之中,我们帮您骂他!您就管管我们就好,一定要记得管管我们啊!”
所以,即使袁基现在直接宣布,袁氏不再参与任何今文经集体活动,今文经也不敢说些什么。
因为他们但凡敢反对,袁基身后站着的一群党人,就能骂死他们。
党人为什么被党锢?因为宦官搞不死他们,还骂不过他们,所以这才把他们禁锢住了。
谁敢跟这群党人硬碰硬?
就连何休、郑玄原来亦是党人中的一员,党人群体的战斗力绝对是凶猛的。
所以袁基如今的中立地位是确定了。
不过袁基还是前来表露了一天的态度,让今文经众人知道,汝南袁氏心中还是有今文经的!
今文经士人心中安定下来。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过不了几天,袁基就会出现在古文经士人的聚会中。
这次聚会,古文经的众多人都向他发送了邀请。
有荀氏,有马氏,还有许多古文经的官员,以及曾经的古文经党人们。
在最初没有今古文之争时,是袁基解救了古文经党人,他们还一直没有找到机会来感谢袁基。
古文经党人可是很感恩袁基的——相比于今文经还要去西园交钱,他们古文经可完全就是解除党锢的受益者了。
更别说后续刘宏还直接给古文经党人提供了许多官位,而袁基这个今文经士人,对于此事,却一点阻止的意思都没有。
这不是心向他们古文经,是什么?!
他们当然知道袁氏家传《孟氏易》,但退一万步说,袁氏就不能再多一个他们古文经的家传吗?
对于几日后的宴会,所有古文经党人都打算趁此机会表达感谢感激,亦表达感恩之情,都打算以尊者之礼对待袁基。
具体标准为:袁基坐,他们才坐;袁基站着,他们也立马起立站着;袁基动筷,他们动筷;袁基走路,他们绝对不超过袁公半步。
其实某些有心人还有一层更深层次的想法——
袁氏的政治力、影响力实在太大了,袁基还是解救党人的先锋,若是袁氏全力帮助今文经对付古文经,他们古文经士族心里也没底气。
所以古文经士人们想努力将袁氏拉出今文经阵营,并寻求袁氏中立的可能性。
不得不说,此心理正合袁基之意,这就是袁基想看到的结果。
如今两派,在针对汝南袁氏这个问题上,已经默契达成平衡。
袁氏手中握着的筹码太多——
今文经虽眼馋这堆筹码,但他们怕把袁氏惹生气,更怕袁氏从此不管他们,那还不如维持现状,至少袁氏表态他们还是今文经一员;
古文经则万分高兴地看着这一幕,并希望袁氏最好再也别帮今文经,若是能把筹码给到他们那就更好了!
于是在古文经的宴会上,袁基感受到了同今文经群体一样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