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绿化局的中期评估会刚开场,盛景绿化的王总就带着一脸不屑坐在前排,手里转着笔,嘴里小声嘀咕:我倒要看看你们能拿出什么破数据,还想证明植物有?无非就是编点好看的数字糊弄人!
林小满团队坐在对面,桌上摆满了厚厚的监测报告、数据图表和现场照片,刘宇的笔记本电脑屏幕上,早已调出了精心制作的对比分析页面。林小满把帆布包放在桌角,多肉戴着镀金铭牌,叶片挺得笔直,像个严阵以待的小战士,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说:等下用数据把他的嘴堵上,让他再也不敢质疑我们!
放心,数据不会说谎,林小满用意念回应,心里却稳得很——三个月的监测数据足够硬核,足以击碎所有质疑。
王局长坐在主位上,清了清嗓子:今天召集大家,是想看看试点街道的中期评估情况。顾问团和盛景绿化都做了街道绿化,我们用数据说话,公平公正评估效果。首先,有请林小满顾问汇报试点街道的监测数据。
林小满起身,拿起激光笔指向屏幕:各位领导、各位代表,三个月前,我们在城东主干道、春风小区周边街道、公园西路三条试点街道,按植物需求规划方案种植了侧柏、构树、紫薇、玉簪等植物;同时,我们选取了盛景绿化同期施工的城西主干道、阳光花园周边街道作为对照组,两组街道环境条件相近,具有可比性。现在,我们从四个核心维度展示数据对比。
屏幕上立刻出现第一张对比图表——存活率。
试点街道的植物存活率平均达90%,林小满的声音清晰有力,其中城东主干道(尾气浓度高)的侧柏存活率92%、构树88%;春风小区周边街道(光照不均)的玉簪95%、薄荷93%;公园西路(观赏性需求高)的紫薇91%、桂花89%。
她点击鼠标,屏幕切换到对照组数据:而对照组,盛景绿化种植的银杏存活率58%、玉兰62%,平均存活率仅60%,比试点街道低了30个百分点!
全场哗然,几位区绿化代表忍不住前倾身体,凑近屏幕看数据。王总脸上的不屑淡了些,坐直了身子,嘴里却仍不服气:才三个月,不算数!植物刚种下去,存活率说明不了什么,过了冬天再说!
王总别急,我们还有后续数据,林小满淡定地切换到第二张图表——生长状态,试点街道的植物,新梢平均生长量达8厘米,叶片叶绿素含量平均2.8mg\/g,叶片完整度95%,几乎没有病虫害;而对照组的银杏新梢生长量仅3厘米,玉兰叶片叶绿素含量1.6mg\/g,叶片被蚜虫、介壳虫侵害率达40%,很多叶片发黄卷曲。
刘宇补充道:我们每周监测三次数据,包括土壤湿度、尾气浓度、植物生长指标,这些数据都是通过专业仪器测量,有记录可查,绝对真实可靠。比如城东主干道的侧柏,叶片吸附pm2.5能力显着,周边空气质量比对照组街道好15%。
陈阳拿出几张现场照片,投影到屏幕上:这是试点街道的侧柏,叶片翠绿厚实;这是对照组的玉兰,叶片发黄,布满虫洞;这是试点街道的紫薇,已经开花;而对照组的银杏,很多枝条已经枯死。
李婷接着说:我们还做了市民满意度调查,试点街道的市民满意度达92%,大家普遍反映植物长得好、空气清新、不用频繁看到补种;而对照组的市民满意度仅65%,很多人抱怨树总死、虫子多、影响市容
张胖子忍不住插话:我补充一句!试点街道的生态防治物资都是我提供的,瓢虫、象甲根本没怎么用,因为植物长得壮,自身抵抗力强,病虫害自然少;而对照组用了不少农药,还是控制不住病虫害,既污染环境,又增加成本!
他拎起一个保温箱,打开盖子:这是试点街道的土壤样本,疏松肥沃;这是对照组的土壤样本,板结严重,还能闻到农药味!大家可以对比看看!
几位专家上前查看土壤样本,点头议论:确实不一样,试点街道的土壤透气性好,没有农药残留,适合植物生长。
王总脸色一阵红一阵白,硬着头皮说:养护成本呢?你们用的虽然存活率高,但品种多,养护成本肯定比我们统一品种高!绿化不能只看植物,还要看成本!
林小满早有准备,切换到第三张图表——养护成本:试点街道三个月的养护成本,平均每平方米45元,包括浇水、施肥、少量生态防治物资;而对照组的养护成本,平均每平方米78元,其中农药成本占30%,还有频繁补种的费用。按年计算,试点街道的养护成本比对照组低40%!
这不可能!王总猛地站起来,你们肯定算错了!统一品种养护起来更省心,成本怎么会更高?
因为对照组的植物总死,需要频繁补种,农药也贵,林小满拿出成本明细单,这是我们的成本清单,有采购记录、人工记录;这是对照组的公开招标采购价,农药价格比我们的生态防治物资高很多,补种的苗木成本也不低。
王局长让工作人员接过成本清单,仔细查看后,点点头:成本数据没问题,试点街道的养护成本确实更低。林顾问,还有其他数据吗?
还有最后一个关键数据——抗逆性,林小满切换到第四张图表,上个月有一次暴雨,试点街道的植物没有倒伏、没有烂根,因为我们按植物需求规划,选择了耐涝的品种,种植时也做了排水处理;而对照组的银杏、玉兰,倒伏了5棵,烂根死亡3棵,损失不小。
她顿了顿,总结道:三个月的监测数据显示,按植物需求规划的方案,在存活率、生长状态、市民满意度、养护成本、抗逆性五个维度,都远超传统绿化方案。这不是主观臆断,而是科学数据证明的可行方案!
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几位区绿化代表纷纷表示:数据太有说服力了!我们区想申请加入试点,改用顾问团的方案!
是啊,之前我们一直被存活率低、成本高的问题困扰,现在终于有解决方案了!
王总站在原地,张了张嘴,却再也说不出反驳的话。他看着屏幕上的对比数据和照片,脸上的顽固渐渐褪去,露出一丝尴尬。
王局长做总结:数据不会说谎!顾问团的方案,用实实在在的成绩回应了质疑,证明了按植物需求规划街道绿化是科学、可行、可持续的方案。我宣布,中期评估试点街道全面达标,下个月开始,在全市10条主要街道推广该方案,由顾问团负责技术指导,各相关部门配合实施!
林小满团队相视一笑,帆布包里的多肉兴奋地拱来拱去:太好了!数据赢了!老顽固闭嘴了!我要当推广方案的首席宣传员,让全市都知道我的功劳!
老兰花慢悠悠地说:这是数据的力量,也是尊重植物需求的力量。以后,会有更多植物受益。
会议结束后,王总走到林小满面前,脸上没了之前的嚣张,语气缓和了些:林顾问,你们的方案确实有两把刷子。之前是我固执,对不起。以后我们公司也想学习你们的方案,能不能请你们指导一下?
林小满笑着说:没问题!植物友好的理念,我们愿意分享给更多人。只要大家都能按植物需求规划绿化,让城市变得更生态、更美丽,就是我们的目标。
张胖子凑过来说:王总,以后你们公司的生态防治物资、植物种子,都可以找我!我给你优惠,保证专业!
王总点点头:好!以后多合作!
帆布包里的多肉傲娇地说:早这样不就完了?非要被数据打脸才肯认错!以后跟着我们好好学,保证你们公司的绿化存活率翻倍!
回到花店,团队还没来得及庆祝,就收到了全市各街道的合作邀请,公众号后台的留言更是爆了:
数据太硬核了!终于没人质疑植物需求了!
我们街道要推广新方案,期待绿意满满!
王总终于服软了,这就是科学的力量!
多肉吉祥物什么时候去推广街道打卡?想看圆滚滚和新植物同框!
之前拯救过的植物们也发来:
太好了!数据证明了我们的需求很重要,以后会有更多植物被种在合适的地方!(月季)
试点街道的侧柏太厉害了,以后主干道都是我们的天下了!(紫荆花)
期待推广到湿地周边,让我们也能按需求生长!(芦苇)
林小满看着留言,心里充满了成就感。她知道,数据是最好的语言,这一次,他们用硬核数据击碎了质疑,让按植物需求规划绿化的理念被更多人认可。
张胖子兴奋地说:全市推广!我的生意要爆火了!以后每条街道的植物物资都由我供应,我要成为全市最大的植物友好型供应商!
李婷举着相机:我要剪个数据打脸老顽固的系列视频,再拍一组推广街道的种植花絮,保证火遍全网!
刘宇说:我们得赶紧整理推广方案的详细细则,针对不同街道的特点,调整植物搭配,确保推广顺利。
陈阳补充道:还要培训更多养护工人,让他们掌握按植物需求养护的方法,避免出现养护不当的问题。
帆布包里的多肉探出头:我也要参与推广!我要去每条推广街道拍照打卡,发在网上,当推广形象大使!还要给每条街道的植物做需求科普,让它们知道自己的生长需求!
没问题,林小满笑着说,以后你就是推广街道的首席吉祥物,跟着我们一起去每条街道,给植物们加油打气
夜色渐深,花店的灯光依旧亮着,团队成员们忙碌地整理推广方案,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兴奋和坚定。他们知道,全市推广是更大的挑战,但只要他们坚持用科学数据说话,坚持植物友好的理念,就一定能让城市的每一条街道都充满绿意,让每一棵植物都能在合适的环境里健康生长。
手机屏幕亮起,是市绿化局发来的微信:林小满女士,恭喜试点中期评估圆满成功!推广方案的技术指导工作就拜托你们了,我们已经通知各街道做好准备,下周正式启动推广!
林小满笑着回复:谢谢王局长!我们一定全力以赴,确保推广方案落地见效,让绿意满城的计划更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