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裕来了以后,得了他的肯定,老两口才将那些菜打包带走了。
临走前,老两口想了想,留了二两银子给三丫傍身。
他们家也没啥好东西,留点银子让三丫请几个师傅喝茶。
结果还没等老两口来得及吩咐,三个大师傅倒是先直接找了他们。
三个大师傅都想找他们买点儿蔬菜。
“这…不是我们家小气,而是我们跟你们管事签过契书的,没法卖给除你们楼的其他任何人啊!”
林老头为难道。
白纸黑字的契书,他不想为了一点蝇头小利,当一个背信弃义的小人。
“嗐!这不妨事!我们跟管事说过了,他已经同意了。
我们也不做生意,只是想着买一些捎回去给家里人吃,让他们也尝尝鲜!”
姜裕同意了?
“那成!那你们要哪种菜?要多少?可以提前跟我说,我回头给你们一起捎过来!”
三人对视一眼,皆下意识搓搓手。
“那个…林叔,咱有没有除了这些菜以外的其他品种?
您也知道我们是当厨子的,对其他东西都不感兴趣,没事儿就喜欢琢磨这些菜啊乱七八糟的。
我们想着要是有啥新鲜玩意儿,就跟那个西红柿一样的,有的话给我们弄点儿就好了。”
他们楼里如今西红柿卖得最好!
包括京城的几家酒楼,同样也是西红柿卖得最好。
“柿柿如意”的好兆头一出,每天几乎被抢售一空。
一碟子西红柿炒鸡蛋,光是在交州就能卖上六两六的高价。
京城更甭提了。
听说直接限量出售,每天只卖六份,一份要价十八两八钱。
偏那些人还抢着要,就为了图一个好兆头!
这不他们就想知道,林家还能不能种点啥稀奇古怪的东西,让他们好继续研究新菜式。
要是研究出来了,卖得好,他们这些大师傅也是能沾光的。
每卖出去一碟子西红柿炒鸡蛋,他们可是能分到一钱银子的。
若是研究出来其他新菜,也是有相应的奖励给他们的。
谁又会嫌钱多呢?
“这得看我们能弄到啥种子了,三位师傅且先等一等,等我们有了好消息肯定告诉你们,第一个给你们送来。”
“这个自然没问题!也不急,现有的菜我们也是要的,每种我们要个十斤,我们捎回去给家里人尝尝。”
“行!”
三位大师傅直接将银子一次性付清了。
林老头推辞说不用银子,他们仨直接丢下银子就跑了。
他们是真不差钱!
虽然说他们是卖身给了福满楼,但他们挣的银子是真不少!
他们的月银、待遇可跟普通下人完全不同的。
每个月光是月银就有二十两,这还只是最基本的月银。
其他还有酒楼的分红、研究新菜的奖励啥的。
他们的妻儿完全可以过比普通人更好的生活。
甚至买两个丫鬟婆子伺候都不成问题!
他们的孩子照样可以科考,丝毫不受他们的影响,
若是孩子有本事考出去的,东家还能拉他们一把,完全不愁没有出人头地的机会。
正是因为东家实在太好了,才让他们能心甘情愿地为东家效力。
如今东家上了战场,最缺的就是军饷跟粮草,处处都是需要用钱的。
他们再节省,也省不出几个钱,最好的方式便是开源。
他们也没啥大本事,能做的也就是多研究点新菜式,多为东家挣点银子了。
老两口带着宝珠离开福满楼时,还拐去前头跟姜裕打听了一下绣坊的事情。
只可惜姜裕一个大男人,连亲都没成过,还真没关注过绣坊的事儿。
绣坊打听的事情只能靠他们自己了。
原本想着去麻烦孟礼的,后来一想人家一个青天大老爷,咋能自家的一点小事儿都去麻烦他呢?
这不合适!
老两口直接找人打听了一番,自个儿去打听去了。
三家绣坊对比之后,他们发现,基本上跟赵欢打听到的没有什么出入。
他们能打听到的,赵欢都打听到了。
他们打听不到的,赵欢自然也打听不到。
三家对比之后,他们还是觉得靠近福满楼那家如意绣坊最好!
“老头子,那咱就让二丫去如意绣坊吧,绣坊离福满楼也不远,回头她们姐妹俩也能时常见面。”
“是这个理儿!”
“你说老大家两口子会咋选?依我看大丫跟二丫姐俩儿一起最好!
姊妹一起也能相互有个照应,咱们平时也能放心一些,也不担心受人欺负。”
只是老大两口子确实压力大,三个孩子的束修加在一起,确实能压垮他们夫妻俩。
他们也是因为自己吃过了苦,又见过了外头的大世面,才想要将儿女全都送去学习。
否则儿女也会跟他们一样,一辈子没啥大出息的。
自己吃过的苦,自然不希望儿女再经历一遍。
最关键的是老大两口子一碗水能够端平了。
光是这一点,老两口很满意。
“你不是说想让他们两口子做吃食生意吗?”
“说是说过,问题是做啥呢?”
说是一回事儿,做又是一回事儿。
其实他们四个儿子里头,就老大两口子压力最大。
老二如今上了战场,两个大丫头有了出路,两个小的又都还小。
他也不用操什么心了,只要活着回来就行!
老三两口子见过的世面更多,心思也活络,又只有一个孩子,也没啥压力。
老四更甭说了。
他只要能够考取功名,银钱的事情完全不用他操心。
不光家里人会支持,张家也承诺会鼎力支持。
如此一来,最让老两口担心的反倒是老大两口子。
“算了,大不了咱先帮衬他们一把,大丫的束修咱给一起贴补了。
回头大丫有出息了,咱宝珠也能跟着沾光,让她专门给宝珠做衣裳绣花!
咱们宝珠可是天生是要享福的,这些事情可不就得需要人来做?”
“也成!”
这事儿就这么决定好了,老两口直接给大丫、二丫在如意绣坊报了名,连束修都给一起交了。
最让他们惊喜的是,如意绣坊的学徒连衣裳都是统一的,交了银子就发了两身新衣裳。
住的地方也是啥都有,她们只需要送人过来就行了。
如此一看,五两银子的束修花得还是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