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秘境,返回千圣宗的路上,青山绿水在脚下飞速掠过。卓铭依旧保持着这半个月来的习惯,跟在冷清月身侧,试图用话语打破两人之间的坚冰。
“清月,你看那片云,像不像乐安胖乎乎的小手?”
“回去后,乐安肯定又长大了一圈,不知道还认不认得我们。”
“这次秘境虽然危险,但收获不小,你筑基成功,真是太好了……”
“等回去,我再去给你买些新出的糕点,听说山下坊市来了个新的灵厨……”
他絮絮叨叨地说着家常,说着孩子,说着未来的打算,语气轻松,带着显而易见的喜悦和对未来的期盼。他不再提罗梦瑶,不再提任何可能引起误会的话题,只是分享着最平凡的点滴,试图重新构建起一种“家”的氛围。
而冷清月,表面上依旧清冷如雪,目不斜视地御空而行,仿佛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对卓铭的话语充耳不闻。
然而,在她心脉深处,那枚悄然融入的同心铃,却正清晰地反馈着来自卓铭那边仆铃的细微波动。
乐——那是提起儿子卓乐安时,自然而然流露出的舐犊之情;是看到她筑基成功,发自内心的欣慰;是历经秘境危险后平安归来的轻松。
喜——那是与她并肩同行,哪怕她不理不睬,也依旧存在的陪伴之喜;是规划着回去后平凡生活的小小期待。
还有……一丝爱?
是的,同心铃不会出错。在那浓郁的“乐”与“喜”的情绪底色中,确实缠绕着一丝属于“爱”的独特涟漪。但这丝爱意,并不像冷清月预想中那般炽热、浓烈、非她不可。它很淡,很轻,如同初春湖面刚刚解冻时泛起的一丝微澜,若有若无,仿佛随时可能被其他的情绪覆盖。
为什么……只有一丝?
冷清月的心,没来由地烦躁起来。
按照她最初的设想,这一年的陪伴,若卓铭是虚情假意,只是为了赎罪或者因为孩子而勉强自己,那同心铃感应到的,应该是复杂的愧疚、责任,甚至是压抑的厌恶。那样,她便可以彻底死心,或许……真的会如她最初闪过的念头般,找个机会了结这段错误的孽缘,从此斩断尘缘,专心剑道。
若他是一片真心,情深似海,那铃响应当热烈而纯粹,足以抚平她心中所有的不安与创伤。
可偏偏是现在这样!乐是真的,喜是真的,甚至连那一丝爱也是真的!可为什么只有一丝?!这比纯粹的虚假,更让她感到困惑和……一种难以言喻的失落。
她忍不住侧过头,用眼角的余光飞快地瞥了卓铭一眼。他脸上带着笑,眼神明亮,正指着天边一道彩虹说着什么,那神情坦然又带着点傻气,看不出半分虚伪。
“不应该啊……”冷清月心中默念,柳眉微不可察地蹙起。她可以接受彻底的谎言,也可以接受完整的真心,唯独这模棱两可、真假参半的状态,让她无所适从,心绪难宁。杀了他?似乎理由不够充分,而且……那持续的“乐”与“喜”让她下不了手。接受他?可那一丝浅薄的爱意,又如何配得上她曾经承受的苦难和如今交付的……关注?
其实,如果她此刻开口询问卓铭:“你爱我吗?”
卓铭大概率会愣住,然后认真地思考,最后可能会给出一个他自己认为无比真诚的回答:“爱。”
但那个“爱”字,在他心中的分量和构成,却与冷清月所期待的不同。
他爱冷清月吗?答案是肯定的。但这份爱,根源复杂。很大程度上,源于蓝星灵魂带来的、对“妻子”这个身份天生的责任感与保护欲。源于对那个无辜受害的十六岁少女的巨大愧疚。源于对共同的孩子卓乐安的珍视,以及对这一年多来朝夕相处产生的习惯与依赖。
冷清月很美,倾国倾城,但卓铭并非只因美貌而动情的肤浅之人。他欣赏她的坚韧,心疼她的过去,享受与她并肩的平静。他愿意为她付出一切,包括生命。但这其中,有多少是纯粹的男人对女人的爱恋?他自己也分辨不清。
如果没有同心铃这面照见真心的镜子,卓铭会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是深爱着冷清月的,他的所有行为也都在践行着这份“爱”。他绝不会出轨,不会背叛,会尽己所能地对她好,直到永远。
然而,同心铃却残忍地(或者说客观地)将这份情感的复杂内核揭示了出来——那最核心的、纯粹男女之间的炙热爱意,确实只有……一丝。
正是这一丝之差,让归途上的风,都带上了一丝难以言说的滞涩与迷茫。冷清月在前,心乱如麻;卓铭在后,浑然不觉,依旧努力地营造着看似和谐的归家氛围。感情的迷雾,远比秘境的禁制,更加难以勘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