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殿内,光线有些昏暗,四周摆放着一些古朴的桌椅,墙壁上挂着一些兽皮和武器。
而在大殿最里面,坐着一位壮年首领,年龄约摸四十多岁,他袒胸露背,露出结实的肌肉,头上戴着一只狼头骨,狼头骨阴森恐怖。他脸上涂抹着黑红的装饰,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威严和霸气。
看到子荔一行到来,他大声问道:“下面所站何人?”
子荔急忙抱拳行礼:“在下乃秦国逃亡奴隶子荔。”
“为何要见本酋长?”
“共商御秦之策。”
“我族从未开罪过别族,何须御敌?”“酋长此言差矣。试问一头麋鹿与一只饿狼为邻,麋鹿开罪过饿狼吗?为何会被饿狼吃掉?”
“麋鹿自知不敌,为何不逃跑,反而与狼共存?”酋长反问道。
“这就要问酋长大人你了,贵族与暴秦为邻,岂不是麋鹿与饿狼作伴同一个道理?如今贵族为何不逃,反而高枕无忧?”
“你们从秦国而来,那里情况如何?为何说对我族构成了威胁?”酋长的眼神变得严肃起来。
“请问酋长,贵族来自何处?”子荔没有直接回答酋长的问题,而是先问了一个问题。
“我族乃夏禹后代,据传当年大禹治水,来到地处西北的雍州,将黄河治好后,为防止洪水再次泛滥,留下他的后代?(yǎn)驻守此地,?的后代几经迁徙,后来定居于此。”
“贵族土地多广?人口多少?军队几何?”子荔接着问道。
“大夏城堡有几千户,属地纵横百里,人口几千,士卒千余。”酋长如实回答道。
“酋长想知道秦国情况怎样吗?”子荔再次问道。
“愿闻其详。”酋长饶有兴趣地说道。
“贵族东临秦国,秦国以东以南为燕韩赵魏齐楚,占据黄河中下游富庶之地,七国争雄,征战几百年,秦国南灭芮国、大荔戎国,北伐义渠,东占梁国,西侵巴蜀,现地广十万余里,人口上千万,军队百万之众,皆披盔戴甲,持强弓硬弩、刀枪剑戟,为诸国霸主之一。”
“既如此,我族若强与秦抗衡,无异于螳臂当车,以卵击石。”
“所幸秦国以东诸国人口稠密,气候湿润,物产丰富,为秦国垂涎,一百多年来秦国立志东向,与列国争雄而无暇西顾,贵族才得以休养生息 ”
“如你所说,可有抗秦良策?”
“贵族当开垦土地、发展农耕;强弓硬弩、富族强兵;招降纳叛、远交近攻;收服各族,合从连横,则强秦可拒矣。”
“此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如不见弃,在下愿助一臂之力。”子荔诚恳地说道。
“你有何能,能拒强秦?”酋长不屑地问道。
子荔也不搭话,从身后取出弩机,像上次那样给酋长演示了一遍,熟练地装上弩箭,然后瞄准远处的一个靶子,轻轻一扣扳机,弩箭如闪电般射了出去,准确地命中了靶子,酋长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他没想到这小小的弩机能有如此大的威力。
“可否借本酋长一看?”酋长好奇地问道。
子荔走上前去双手奉上,酋长接过弩机,翻来覆去地看了一会,心中若有所思。过了一会,他说道,“仅靠此物,要想抵抗强敌,简直是痴人说梦。”
子荔微微一笑,说道:“小小,将那套盔甲穿上。”
“遵命。”小小从背囊中取出盔甲,然后手持长矛昂然站立,俨然成为一名秦国士卒,显得十分威武。
“这是什么?”酋长惊讶地问道。
“此乃盔甲,用精铁打造而成,能有效抵御刀剑和箭簇的攻击,大大提高防御能力。”子荔解释道。
酋长炫迈急忙走上前来,用双手抚摸着盔甲,惊得目瞪口呆……
“酋长别急,在下还有一物。”丹走上前来,将身上所负犁辕放下。”
“此为何物?”酋长看着这个奇形怪状的东西问道。
“这是翻地用的木犁。”
“它有何用处?”
“能将泥土翻开。”
“翻开泥土干什么?”
“播种粮食。”
“那袋子里装的是什么?”
子荔答道:“这些是我们费尽千辛万苦,从秦国带来的粮食种子。今年秋天耕地,明年春天把种子撒进土里,再覆以泥土,秋天就能收获好多粮食,可以有效解决百姓的吃饭问题。”
“那个年轻人肩上扛的是什么?”
“打铁用的大铁锤。”
“除此之外,你还会什么?”
“与我同来的这些人不仅会耕地、播种,还会桔槔、打场、舂米、打造农具、锻造兵器、训练军队等等。”
“这些又是什么?”
子荔详细给解释了一遍。
“这些都是我们羌人所需,你们可以留下来,教会我族这些技艺。”
“酋长不必客气,在下定当竭尽全力。”
“过一会能否给我们示范一下如何翻地?”
“可以,不过路上为了方便行走,我们将木犁拆解,有些零件在途中丢失,需要配齐后方可进行。丹,你们几个尽快将木犁修好。”子荔吩咐道。
丹领命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