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晚星拖着行李箱站在巷口时,梧桐叶正簌簌落在青石板上。九月的风裹着桂花香钻进衣领,她望着巷尽头那块褪色的木招牌——“暖阳小馆”,红漆剥落处露出底下浅黄的木纹,像奶奶手心磨旧的茧。
三年前奶奶走后,小馆就关了门。这次从上海辞职回来,林晚星没告诉任何人,只揣着奶奶留下的那串黄铜钥匙,想再看看这个装满她童年的地方。钥匙插进锁孔时发出“咔嗒”一声轻响,推开门的瞬间,灰尘在斜射的阳光里跳着舞,空气里还残留着淡淡的陈皮香。
柜台后的木质货架积了薄灰,最上层还摆着奶奶腌柠檬的玻璃罐,标签上是她小学时歪歪扭扭写的“奶奶的柠檬”。靠窗的老藤椅塌了半边,椅垫上还留着一块洗不掉的酱油渍——那是她十岁时打翻红烧肉罐头弄的,奶奶没骂她,只笑着揉了揉她的头发,说“岁岁(碎碎)平安”。
林晚星蹲下来,指尖抚过柜台抽屉里的旧账本,泛黄的纸页上记着“王婶 馄饨一碗 5元”“李叔 炒面一份 8元”,最后一页停在三年前的冬至,写着“晚星爱吃的荠菜饺子,多放醋”。眼泪突然砸在纸页上,晕开一小片墨痕。
“姑娘,你是……?”
门口传来苍老的声音,林晚星抬头,看见一位拄着拐杖的老奶奶,蓝布衫上别着朵晒干的秋菊,正是住在隔壁的张奶奶。张奶奶眯着眼睛打量她半天,突然笑了:“是晚星啊!长这么高了,奶奶都认不出了。”
那天下午,张奶奶坐在临时打扫干净的藤椅上,给林晚星泡了杯陈皮茶。“你奶奶走后,这小馆关了门,巷里人都念叨呢。”张奶奶喝了口茶,眼神飘向窗外,“以前你奶奶总说,晚星要是累了,就回小馆来,这里永远有热饭。”
林晚星捏着温热的茶杯,突然有了个念头。
接下来的半个月,林晚星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收拾小馆。她把旧货架拆了重新刷漆,给藤椅换了新的棉垫,又去巷口的木匠铺订了新的餐桌。邻居们知道她要重开小馆,都来帮忙——王婶帮她洗晒窗帘,李叔替她检修电路,连巷尾文具店的小学生乐乐,都每天放学来帮她擦玻璃。
“晚星姐姐,以后我能来小馆写作业吗?”乐乐擦着玻璃,小脸蛋红扑扑的,“奶奶说,以前我妈妈怀我的时候,经常来这里吃你奶奶做的红枣粥。”
林晚星笑着点头,给乐乐递了块奶奶留下的薄荷糖。
十月一号那天,暖阳小馆重新开张了。没有鞭炮,没有花篮,林晚星只在门口挂了串奶奶编的玉米串,又在柜台前摆了盆从院子里移栽的太阳花。第一个客人是张奶奶,她点了碗阳春面,吃着吃着就红了眼眶:“和你奶奶做的味道一样,鲜。”
小馆的生意不算火爆,但每天都有固定的客人。早上,王婶会来买两个茶叶蛋当早餐;中午,附近工地的工人会来吃碗热气腾腾的炒面;下午,常有老人带着孩子来,点份甜汤,坐在窗边晒太阳。林晚星没涨价,还是按奶奶当年的价格收费,有人说她傻,她只笑着说:“小馆不是为了赚钱,是为了让大家有个暖和的地方。”
十一月的一个雨天,小馆快打烊时,门口来了个穿校服的女孩。女孩站在屋檐下,雨水打湿了她的书包,双手紧紧攥着衣角,眼神怯生生的。林晚星递了条干毛巾过去:“姑娘,进来躲躲雨吧。”
女孩叫苏晓,是附近中学的学生。那天她和妈妈吵架,跑了出来,身上没带钱,也不知道该去哪里。林晚星给她煮了碗馄饨,看着她小口吃着,轻声说:“我小时候也总跟奶奶吵架,后来才知道,她只是怕我受委屈。”
苏晓吃完馄饨,眼泪掉了下来:“姐姐,我想妈妈了。”林晚星帮她擦了擦眼泪,给她妈妈打了电话。半小时后,苏晓的妈妈匆匆赶来,握着林晚星的手不停道谢:“这孩子要是丢了,我可怎么办啊。”
从那以后,苏晓经常来小馆。有时是周末来帮忙端盘子,有时是放学来写作业,林晚星总会给她留块桂花糕,或者温一杯牛奶。苏晓说,小馆让她想起小时候外婆家的样子,暖和又安心。
十二月初,巷里来了个新邻居,是个叫陈默的年轻画家。他租了巷尾的老房子,每天背着画板在巷里写生。有时他会来小馆点份炒饭,坐在靠窗的位置,一边吃饭一边观察来往的客人。
“你这里的氛围很好,”有一次,陈默对林晚星说,“每次来都觉得心里很平静。”他给林晚星看他的画,画里有巷口的梧桐树,有晒太阳的老人,还有小馆门口挂着的玉米串。“我想把这些都画下来,留住这些温暖的瞬间。”
林晚星笑着把刚烤好的饼干递给他:“以后常来,饼干管够。”
冬至那天,小馆格外热闹。林晚星按照奶奶的规矩,包了荠菜饺子,免费分给巷里的邻居。张奶奶带着自己做的酱菜,王婶拎来了刚炖好的鸡汤,陈默则把他画的小馆画像送给了林晚星,画里的小馆亮着暖黄的灯,门口站着笑盈盈的林晚星,屋檐下挂着红灯笼,雪落在梧桐叶上,美得像童话。
苏晓和她妈妈也来了,苏晓还带来了自己做的贺卡,上面画着小馆和所有人,写着“暖阳小馆,我们的家”。
林晚星看着满屋子的人,听着他们的说笑声,突然觉得心里暖暖的。她想起奶奶曾经说过,人这一辈子,能有个让别人觉得温暖的地方,就够了。
那天晚上,小馆关门前,林晚星在账本上写下:“冬至,荠菜饺子,大家都在。”她仿佛看到奶奶站在柜台后,笑着对她说:“晚星,做得好。”
窗外的雪还在下,小馆里的灯亮了很久,暖黄的光透过窗户,洒在青石板上,像撒了一层碎金。巷里的梧桐树上积了雪,偶尔有雪粒落在伞上,发出“沙沙”的声响。林晚星知道,以后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只要回到这里,就有温暖的饭,有熟悉的人,有永远不会熄灭的光。
因为这里不是普通的小馆,是她的家,是所有人的暖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