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6月20日,为了尽快结束这一场毫无意义的战争,苏军指挥官朱可夫将近卫坦克第八师投入战场。
近卫坦克第八师装备了苏联234辆最新式的t34中型坦克。
在朱可夫的印象里日本关东军那37毫米的反坦克炮,打在这款坦克身上,那就是挠痒痒。
两个步兵师跟在近卫坦克第八师后面,定然能够一举突破日本关东军的防线,同时将对面的日本关东军彻底歼灭,结束这场毫无意义的战争。
然而,在近卫第八坦克师的对面,是小泉助男的关东军独立第一旅团。
对于即将到来的坦克大决战,小泉助男很是期待。
他们的两百多辆坦克三号四号坦克已经布置到位。
因为时间充足,小泉助男手下的二十个反坦克小组已经在阵地上把坑挖好了,二十门处于平射状态的88毫米高射炮高大的炮身也变得低矮了。
炮口距离地面大约一米。
此时的88毫米高射炮完全可以根据其自身携带的光学瞄准系统,像步枪一样射击。
对于自己这20门88毫米高射炮,小泉助男充满了自信。
在之前实验中,一发88毫米炮弹足以摧毁当今世界所有的坦克。
作为高射炮的设计,88毫米高射炮的射击速度相当快,达到了每分钟15到20发。
而且,该款高射炮还能一边射击一边瞄准。
总的来说,尽管在此之前,这款88毫米高射炮从来没有向真正的坦克发射过炮弹,但是在理论上,他已经是一款相当优秀的反坦克火炮。
小泽三郎,关东军独立第一旅团反坦克大队的一名炮长,管理着25个人的一门88毫米高射炮。
没错,一个88毫米高射炮组,小泉助男弄了25人,其中包括一个8人的火炮操作小组,以及一个17人的后勤小组。
为了拉动这门五吨多的高射炮,还专门给他配备了一辆负责拖运的卡车。
在小泽三郎的后面,是十辆三号坦克组成的一个坦克小队。
看着三号坦克那个小短炮,小泽三郎露出了一个不易察觉的轻蔑微笑。
如果战场相遇,他这门88毫米高射炮,能够一口气把这十辆坦克全部干掉。
前方的草原上飘起了尘土,这应该就是对方坦克发起了冲锋。
传说中的苏联的秘密武器t34坦克,就要在实战中相遇了。
在更远一些的后方,小泉助男通过望远镜看着战场上发生的一切。
当苏联的t34坦克群进入进入一千米的时候,日军阵地上突然冒起了火炮发射的白烟,小泉助男知道,这是他的88毫米高射炮开始工作了。
紧接着对方正在冲锋的坦克群接连出现坦克被击毁的情况,而且被击毁的速度相当快。
苏联坦克师长谢缪沙还没有弄明白自己的坦克是被什么给击毁的,就有数十辆珍贵的t34坦克被击毁。
停止进攻,立即撤退。
谢缪沙要弄清楚到底是什么东西几乎瞬间就击毁了他数十辆坦克。
然而,上了战场又岂是那么容易撤出战场的。
要知道,88毫米高射炮平射的射程可不是一千米。
就在苏联第八坦克师停止后退的这么一段时间,又有几十辆t34坦克被击毁。
如今世界上主流的37毫米反坦克炮根本没有这样的威力。
这可不是被打一个洞这么简单,而是直接被摧毁。
坦克和坦克里面的坦克兵一起被击杀。
一看苏联的t34坦克要逃跑,关东军独立第一旅团战车联队的两百多辆坦克,从两翼杀出。
而这个时候,阵地中的88毫米高射炮还在有条不紊地射击。
打飞机的火炮用来打坦克,准确度没有任何问题。
谢缪沙都快要疯了,所谓的坦克大决战,都还没有见到对方的坦克,自己的坦克就被击毁一半多。
在撤退的过程中,t34坦克还在不时被击毁。
这一局赢了!
远处的小泉助男兴奋差点把他珍贵的望远镜给摔了。
这个时候,苏军还剩下几十辆t34坦克在逃窜。
在他们的身后,追出了一段距离的3号4号坦克停止了追击。
如果遇到对方的反坦克火炮把自己的坦克给打了,那就不划算了。
今天一口气击毁了对方一百多辆t34坦克,小泉助男相当满意。
更加感到不可思议的是那个从德国克虏伯公司赶过来考察的技术小组。
88毫米高射炮设计出来目的是为了打飞机,没想到他们的盟友居然发现了这款火炮的新技能。
这款客串的反坦克的速度和威力可远远不是那些37毫米反坦克炮和57毫米反坦克火炮能够比拟的。
看来,今后在推销这款火炮的时候,这些性能也是需要着重描述的。
怀着激动的心情,马克记录下了这次88毫米高射炮平射反坦克的战果。
摧毁苏联新锐t34坦克180辆,而二十门88毫米高射炮自身毫发无伤。
这简直就是一个奇迹。
当马克把88毫米高射炮在反坦克方面取得的战果发回德国克虏伯公司的时候,克虏伯公司的领导层被这一消息打懵圈了。
于是,严谨的战场实验被拉了出来。
结果是,这款已经面世多年的高射炮能够轻易击毁德国现役的所有坦克。
他这是把隔壁反坦克火炮的饭给抢了啊!
关键人家还是一个多面手。
打飞机是他的专业领域,如今打坦克居然也是呈现碾压的姿态。
而且他在打掩体方面也是很出色的。
如果换上高爆榴弹,还能对集群的步兵进行火力压制。
这款火炮一定要向元首强力推荐。
至少每个步兵营都应该装备几门。
克虏伯公司的高层已经幻想着这款火炮在步兵部队全面列装的场景了。
当然,最高兴的还是要数植田谦吉。
这个历史上干到今年就走人的关东军司令官,绝对有很大的原因是诺门坎战役关东军的惨败。
如今的情况看来,关东军似乎不会输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