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阳光透过重案六组办公室的窗户,在地板上投下温暖的光斑。白板上,最后一个案件的卷宗被轻轻合上,上面写着“跨境电诈全链条案”,旁边用红笔标注着“告破”二字。
郑一民站在窗前,手里摩挲着那枚“集体一等功”奖章,窗外的车水马龙喧嚣热闹,却衬得办公室里格外宁静。从组建专案组远赴缅北,到清剿东南亚电诈园区,再到深挖国内的“保护伞”,这一路的血与火、生与死,仿佛还在昨天。
“郑队,省厅送来了锦旗。”李少成抱着一面鲜红的锦旗走进来,上面“雷霆出击,为民除害”八个金字熠熠生辉,“还有好多受害人寄来的感谢信,我都整理好了。”
季洁拿起一封皱巴巴的信,信纸边缘已经磨损,显然被反复读过。“这是河口县那个获救的流浪汉写的,他说现在在社区做义工,想帮更多人。”她的声音有些哽咽,“咱们救的不只是人,还有他们对生活的希望。”
周志斌和王勇正在收拾装备,将那把跟着他们出生入死的微冲擦拭干净,放进枪套。“以后总算不用天天吃压缩饼干了。”周志斌笑着说,眼角却悄悄红了,“还记得在‘新锦江’园区,王勇为了掩护我,胳膊被划了那么长一道口子吗?”
“你还好意思说,当时是谁吓得腿肚子转筋?”王勇回怼,却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不过说真的,这辈子能跟你们一起干这么件大事,值了。”
佟林翻看着李阳整理的技术报告,上面详细记录着十个技术系统的每一次应用:用“超高模拟画像技术”还原黄天雄的相貌,用“追踪之瞳”锁定“幽灵”的位置,用“超动态视力技术”拦截逃跑的黑帮分子……“这些技术是好帮手,但最关键的,还是咱们这股子不服输的劲儿。”
李阳的电脑屏幕上,正循环播放着案件告破后的数据:打掉电诈园区23个,抓获嫌犯4127人,解救被困人员2318人,追回赃款及冻结资金217亿,清除公安系统内鬼57人,银行、医院、营业厅等涉案人员156人……冰冷的数字背后,是无数家庭的团圆与安宁。
“我的技术又升级了。”李阳笑着展示新开发的程序,“现在‘罪恶克星系统’能自动识别潜在的诈骗线索,提前预警。以后说不定能从源头上遏制诈骗。”
韩丽凑过来看,指尖划过屏幕上的代码:“还是老规矩,核心算法得给我留一份,省厅那边还等着推广这套系统呢。”她顿了顿,突然说,“说真的,跟你们一起办案,比在省厅的办公室有意思多了。”
郑一民转过身,看着眼前这群朝夕相处的战友,他们的脸上有伤疤,有疲惫,却都带着同样的坚定。“案子结了,但咱们的事还没完。”他拿起桌上的新卷宗,“刚接到报案,有团伙利用虚假期货平台诈骗,受害人遍布十几个省。”
办公室里的气氛瞬间又活跃起来,周志斌一把抓起卷宗:“在哪儿?我去查!”王勇已经摸出了车钥匙:“车加满油了,随时能走!”
李阳打开电脑,手指在键盘上敲击,屏幕上立刻跳出涉案平台的后台数据:“‘黑客超高技术’已经攻破他们的服务器,地址在邻市的一栋写字楼里。”
韩丽拿起监听设备:“我去申请监听许可,保证让他们的通话一个不落。”
季洁和李少成已经开始整理受害人的资料,佟林则在白板上画出初步的侦查路线图。阳光穿过人群,在每个人身上镀上一层金边,仿佛为他们披上了无形的铠甲。
郑一民看着这熟悉的场景,突然笑了。他知道,只要这面“重案六组”的牌子还在,只要这群人还在,就没有破不了的案,没有除不掉的恶。
窗外的阳光越发灿烂,照亮了办公室里的每一个角落,也照亮了他们脚下的路。这条路或许永远不会平坦,但只要并肩前行,正义的光芒就会永远照耀人间。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