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郊的废弃仓库被临时改造成了信息交易窝点,刺鼻的消毒水味混合着电子元件的焦糊味,让人一阵反胃。网安支队的队员已经控制了现场,十几台电脑屏幕还亮着,上面滚动着密密麻麻的代码和交易信息。
李阳戴上手套,走到一台还在运行的电脑前,快速敲击键盘。屏幕上跳出一个加密文件夹,他皱了皱眉:“这是用了军用级别的加密算法,有点棘手。”
“需要多久?”郑一民问道,目光扫过仓库角落里堆成山的硬盘,“这些硬盘里,不知道藏了多少人的信息。”
“给我半小时。”李阳的手指在键盘上翻飞,眼神专注得像在解一道复杂的数学题。仓库里很安静,只有敲击键盘的“哒哒”声,还有队员们清点证据时的低语。
周志斌蹲在一堆硬盘前,拿起一个编号为“073”的硬盘,对着光看了看:“这玩意儿看着不起眼,里面装的说不定是某个公司的核心数据,或者谁家的隐私照片。”
王勇拿着取证袋,仔细地将硬盘一个个装进去:“别感慨了,赶紧装。这些都是证据,少一个都可能影响定罪。”
季洁则在检查仓库的角落,突然她指着一个不起眼的铁盒喊道:“这里有东西!”
众人围过去,只见铁盒里装着十几个微型摄像头,还有几本记录着客户信息的笔记本。笔记本上详细记录着“安装位置”“拍摄对象”“需求时间”,看得人头皮发麻。
“这些人不仅卖信息,还帮人偷拍。”季洁的声音带着怒意,“你看这条,‘某小区3栋502,拍夫妻争吵视频,用于离婚诉讼’。太可恶了!”
李阳此时突然喊道:“解开了!”
众人立刻凑到电脑前,屏幕上显示出文件夹里的内容——分门别类的文件夹,“企业资料”“个人隐私”“政务信息”……光是“个人隐私”文件夹里,就有上万人的身份证照片、家庭住址、通话记录。
“找到了他们的交易记录!”李阳指着屏幕上的表格,“最大的一笔交易是卖给境外的一个团伙,涉及某科研机构的研究数据,金额高达两千万。”
郑一民的脸色沉了下来:“立刻联系相关部门,封存这些数据,绝不能让它们流出境。”
就在这时,仓库外传来一阵骚动。原来是附近的居民听说这里被端了,特意过来看看。一位大妈拉着王勇的手说:“警察同志,你们可算把这儿端了!前阵子我总觉得家里被人盯着,原来是这些坏蛋搞的鬼!”
另一个年轻人则说:“我前段时间求职,简历投出去没多久,就有骗子打电话来,说我被录用了,要交保证金。现在看来,肯定是简历信息被他们卖了。”
听着居民们的议论,周志斌的干劲更足了:“你们放心,这些坏蛋,我们一定让他们受到法律的制裁!”
等所有证据都清点完毕,装了满满两卡车。李阳揉着发酸的手腕,看着被押上警车的窝点负责人,心里松了口气。季洁递给他一瓶水:“辛苦了,这次多亏了你。”
李阳拧开瓶盖喝了一大口,笑着说:“能把这些信息保住,再累也值。”
警车驶离仓库时,天边已经泛起了鱼肚白。看着窗外渐渐苏醒的城市,郑一民突然说:“回去给李阳的小程序升级,加个‘摄像头检测’功能,让老百姓自己在家就能排查隐患。”
“好主意!”李阳立刻拿出手机记下来,“再加上个‘隐私保护指南’,教大家怎么设置密码、怎么辨别钓鱼链接……”
周志斌打了个哈欠,却精神十足:“等忙完这阵,我去社区开个讲座,手把手教大家用这些功能!”
王勇笑着拍了拍他的背:“先把眼下的证据整理完再说吧,别到时候又忘词。”
车里响起一阵笑声,驱散了彻夜未眠的疲惫。阳光透过车窗照进来,落在每个人带着倦意却依旧坚定的脸上——这条守护信息安全的路还很长,但只要他们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就一定能让这座城市,更安全,更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