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星约的直接威胁暂时解除了。
考虑到星际时代那动辄以年为单位的时间尺度,以及白牧辰自身近乎指数级的技术发展速度,这场危机在某种意义上,或许已经永久地解除了。
下一次星约的远征舰队再抵达时,等待他们的恐怕就不会只是一艘孤零零的实验舰了。
科学技术理事会,应用工程部,星舰设计总局。
白牧辰的一个身体正坐在这里,安静地分析着本次实战测试中收获的各项数据,她面前的巨大全息屏幕上滚动着镇星垣级实验舰在承受攻击时,每一块装甲单元的详细能量吸收与耗散曲线。
“最终汇总结果出来了。”她看着报告,用一种混杂着自豪与惊叹的语气布了结论:“镇星垣级实验舰的装甲总结合能阈值,也就是它的理论熵池上限,经过实战数据修正后,最终确定为8.58E+14吨tNt当量。”
“第三圣战军团在那场战斗中倾泻的所有核打击,连这个数字的万分之一都没填满。”
翻阅着数据,即便是作为创造者的白牧辰自己,也在感叹相锁材料那近乎不讲道理的夸张性能。
“星约舰队毕竟不是以核武器为主要打击手段的文明,在这方面差一点很正常。”另一个负责武器研发的身体在另一个部门的虚拟会议室中回应道。
但即便星约是专精于此道的文明,结果也不会有太大变化。
8.58E+14吨tNt当量,这个数字换算成更直观的单位,相当于1700万颗人类历史上威力最大的“沙皇炸弹”同时引爆的总能量,是6600万年前终结恐龙时代的那颗陨石撞击能量的8.6倍。
白牧辰很清楚,即便是自己,也无法依靠单纯的能量堆砌来击穿这种等级的防御。
相锁材料的防御机制是系统性的,想要摧毁它必须走机制,使用能够精准诱发失相级联的特攻手段才行。
但这同样是相当困难的事情。
“问题就在这里。”武器研发部门的白牧辰调出另一份文件:“我自己也没有能够有效击穿它的武器。”
“想要制造出能够以点破面,诱发失相级联的武器,同样需要更高级的人工物相材料,而我现有的相隧道催化剂是专门针对改写电磁相互作用的光相材料设计的,而且只适用于超氢金属系,更别说用于合成那些需要干涉强、弱相互作用力的高阶材料了。”
唯一的路径,就是像千年前的双子莉娅文明圈一样,硬推创世能级,从零开始合成全新的催化剂。
而那需要海量的反物质。
分析来分析去,白牧辰还是将目光投向了行星系中央那颗最古老、最澎湃的能量源——半人马座a星A。
说干就干,资源开发管理总署的白牧辰立刻开始进行产业规划,在临近的几个资源丰富的矮行星系标记出生产基地的位置,准备将其改造为戴森云组件的生产基地。
说到戴森云,就得先说戴森球。
戴森球,一个在科幻作品中耳熟能详的概念,即建造一个巨大的刚性球壳将整颗恒星包裹起来,以获取其全部的能量输出。
然而,对于一个已经掌握了高效可控核聚变的文明而言,耗费一个行星系的资源去包裹太阳......
就像皇帝想象农民用金锄头耕地一样,是一种低效且缺乏想象力的能源解决方案。
一个刚性球壳会受到恒星引力的不均匀影响,在结构上极不稳定,任何微小的扰动都可能导致整个系统崩溃。
白牧辰要建造的,是其更为精巧和现实的变体——戴森云。
它并非一个整体结构,而是由数以万亿计,独立的太阳能采集卫星和能量中继站组成的巨大阵列,各自在不同的轨道上环绕恒星运行。
这种模块化的设计避免了结构不稳定的问题,并且可以分阶段建造,逐步扩大规模。
在白牧辰高度自动化的工业体系下,一旦建立起一套高效的“戴森云组件自动化生产-发射-维护”系统,整个工程便可以实现自我增殖,几乎不需要额外的投入。
对于生产反物质这种无底洞般的能源消耗而言,白嫖恒星的能量是当前唯一的,也是最优的选择。
资源开发管理总署的白牧辰初步估算,要构建一个足以支撑反物质工厂需求的戴森云系统,覆盖半人马座a星A,根据投入的工业规模,预计需要50至200年不等的时间。
比她穿越过来的时间都久。
但白牧辰并不在意。
对于一个永生的格式塔文明而言这不过是一眨眼的功夫。
戴森云的宏伟蓝图被敲定的同时,对星约战舰残骸的逆向工程分析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量天尺级科研舰的材料分析实验室内,一只精密的机械臂正小心翼翼地从真空样品台中取出一块星约战舰的装甲碎片。
星约的舰体装甲,其主体是性能优异的纳米复合材料,但真正让其性能远超常规材料的,是掺杂在其中那极其微量的奇异物质。
经过一系列努力,白牧辰的实验室成功将这些物质分离了出来。
初步分析显示,这些物质的特性与人工物相材料高度相似,但其内部的真空背景看起来并非人造?大概率是浑然天成的......
这种应该是天然形成的相锁材料是宇宙中的稀有战略资源。
异星天然气也属于这个范畴。
其成因尚无定论,两大文明圈的主流猜测是源于中子星碰撞之类的极端天文现象。
在众多天然相锁材料样本中,一种名为“塔纳特尼姆”的红色晶体,引起了白牧辰的高度关注。
这是一种能够直接干涉引力的相锁物质。
它不属于已知的光相、手性相或色相材料,而是理论上存在,但对白牧辰而言也仅处于探索阶段的——引力相材料。
一位白牧辰看着手中的分析报告,若有所思。
“塔纳特尼姆……海索斯隐修会的资料库里提到过,是两大文明圈人工重力技术的基石。”
两大文明圈试图将塔纳特尼姆武器化的尝试都失败了。
目前只有一类电涌线结可以干涉这种材料,而这种电涌线结只能用于人工引力场发生,构造适宜生物居住的重力环境。
“太空歌剧最后一项要素齐了,简单便宜又好用的人工重力。”白牧辰实在忍不住吐槽:“这下好,作者君不用考虑人类长时间生活在无重力环境中各种问题,以及大时间尺度下的人类物种演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