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分初级工业产业链的建设技术难度和复杂程度其实并不算太高。
毕竟需要填充主要是a环的骨架,这些部件的结构相对简单,对材料和工艺的要求也不高,只是需求量大。
至于那些需要填充到修复后舱段内部的各种精密仪器、生活设施、以及其他高科技设备,则完全可以通过远行号星舰中轴主体上搭载的“天工”超大型综合制造模块来进行生产。
“天工”模块堪称是人类文明在工业制造领域最前沿科技的集大成者。
其本质可以被理解为一台具备超高精度和极强通用性的巨型“打印机”。
理论上,只要拥有足够详细的设计图纸和充足的原材料供应,它便能够制造出人类现有工业体系中所能生产出来的几乎所有产品,小到一枚精密的芯片,大到一台复杂的聚变引擎。
它甚至具备在合适的行星环境下,以自身为核心母体,逐步“复制”和“展开”出一整套完整工业产业链的恐怖能力。
当然,作为一台“万能打印机”,其生产效率自然是无法与那些针对特定产品进行优化设计的大规模流水线相提并论的。
尤其是在生产那些结构复杂、零部件众多的高端精密设备时,其耗时更是会达到一个令人发指的程度。
但即便如此,对于目前只有“一个人”在孤军奋战的白牧辰而言,天工系统的存在依旧不可或缺。
然而,就在地面上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刚刚展开没多久,白牧辰便立刻遇到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麻烦。
厄庇墨透斯行星的地表重力加速度约为地球的1.15倍。
这点差异看似微不足道,却是那些基于地球标准重力环境的自动化生产线设备无法接受的,实际运行过程中会出现各种故障和偏差。
许多关键部件的受力情况和运动轨迹都发生了改变,需要白牧辰根据新的引力环境对其进行细致的微调和重新校准。
问题就麻烦在这里。
工业制造本身就是一个由无数个子系统精密耦合而成,极其庞大和复杂的体系。
复杂到什么程度?
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苏联在援助新中国建立初期工业体系时,先后派遣了超过8500名各个领域的技术专家来到中国进行现场指导。
与此同时,中国也选派了约2.8万名优秀的技术工人和工程技术人员前往苏联进行系统性的学习和培训。
再加上后续在各个工厂企业中通过“传帮带”模式培养起来的本土技术骨干,苏联在整个工业体系援建过程中,直接或间接地为新中国培养和输送的技术人才总数超过了三十万人!
即便如此,新中国在独立自主地消化吸收那套完整的苏式工业体系,并最终将其与自身国情相结合,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工业化道路的过程中,依旧是付出了极其艰苦卓绝的努力和难以估量的代价。
白牧辰目前虽然并不需要从零开始建立一整套涵盖所有门类的完整工业体系,只是优化一条那个生产离心重力环骨架的生产线而已。
但这其中所涉及到的知识领域之广、技术细节之繁杂,足以让白牧辰感到焦头烂额。
更要命的是,真正的问题还不仅仅在于此。
人类工业体系的演进,在宏观层面上展现出一种类似于自然界生物演化的特性。
充满了历史的偶然、路径的依赖、以及各种为了解决当下特定问题而进行的妥协与修补。
说白了,就是一座座在漫长岁月中逐渐堆积起来,结构复杂到令人发指的“屎山”。
但屎山也就罢了,毕竟只要肯花时间,总还是能一点点地把那些盘根错节的陈年旧账给梳理清楚。
真正让白牧辰感到绝望的是,工业系统这套复杂无比的代码之中,有相当一部分并非是以清晰的文字、图纸、或数据形式存在。
而是作为一种隐性的经验、技巧、或者说“手感”,藏在在那些经验丰富的技术工人和工程师们的脑袋里的!
现实世界可不存在什么科技树系统。
人类文明所积累下来的庞大知识与技术财富,实际上是高度分散地储存在世界各地的工厂、企业、科研院所、图书馆、乃至无数个体的经验与记忆之中的。
它们七零八落,遍地开花。
有的甚至干脆就是以某种特定的实物设备或工艺流程的形式存在,根本就没有留下任何可供查阅的文字记录。
工业系统与人类社会之间存在着高度的耦合与绑定关系,而人类社会又是由无数个鲜活的个体所共同构成的。
如果说那些冰冷的机器设备是工业的骨骼,那么掌握着各种隐性知识与操作经验的人类,才是赋予这具骨骼以血肉与灵魂的真正核心。
为什么人类要不惜代价地研发“天工”这样一台近乎万能的超级制造模块?
其最根本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人类根本就无法将自身在漫长历史发展过程中所积累起来的那套庞大而臃肿的旧工业体系进行彻底的梳理、整合、与优化。
与其在旧有的屎山之上继续缝缝补补,不如干脆另起炉灶。
利用最新的技术和设计理念,从零开始构建一个更加合理、高效、也更易于掌控的全新工业体系。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
这套专门为太空殖民时代所准备的全新工业体系,在其设计者最初的构想中,本应是一个高度自动化、智能化、并且具备极强自我完善与进化能力的先进系统。
初期成果就是建造远行号时使用的那套自动化系统。
但可惜的是,在远行号星舰启航时,这套雄心勃勃的全新工业体系依旧还只是停留在理论构想和初步的实验验证阶段。
距离真正意义上的成熟与完善还有着极其遥远的距离,没办法替代现有的旧工业体系。
“天工”制造模块确实具备在理论上展开一套完整工业体系的潜力。
奈何白牧辰现在手上所掌握的工业系统是残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