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双注视着屏幕的眼眸中没有丝毫波澜。
0.12倍光速。
这个数字所代表的并非是可以被轻易剥离的虚假表观速度,而是实实在在的物理动能。
是开拓者一号在脱离母舰时,从远行号那庞大的体量上“继承”来的能量。
想要停下来就必须将这份动能彻底抵消。
被固定在椅子上,白牧辰身体微微后仰,换成一种放松的姿态,然后不禁发出声声感叹。
“可惜了,不能直接反向启动虚环来减速。”白牧辰感到非常失望。
“没办法,因为它根本就不是引擎啊。”另一个身体补充了原因。
虚动量嫁接环,一个源自于太空生物的黑箱技术。
它不是能够提供动力的引擎,只能单向放大现有动能,更像是一个扭曲了真实景象的放大镜。
虚动量从其诞生的那一刻起便被规则牢牢地绑定在了一起,其矢量在方向上永远保持一致。
想要靠它来进行反向制动,就如同想让自己拎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面一样,是纯粹的无稽之谈。
“与其考虑拿虚环当制动器,还不如研究怎么提高杠杆倍率,又不是没有其它好用的刹车。”
虚动量嫁接环的速度杠杆倍率遵循着一个简单而粗暴的原则——
在相同的能量输入下,它所驱动的物体质量越小,能够产生的速度杠杆倍率就越大。
一艘小巧的无人机或许只需要一个小型聚变堆的能量就能轻松获得上百倍的速度杠杆。
而像远行号那样的亿吨级巨兽,即便将舰上所有反应堆的能量都灌注进去,其获得的速度杠杆可能也只有1倍不到。
受限于材料与线圈结构,虚环的功率存在上限,目前白牧辰还没有找到突破30倍虚速度的方法。
“这套不讲道理杠杆原理背后大概有无工质引擎的秘密。”白牧辰的眼中闪过一丝好奇与兴趣:“嗯,只是猜测而已。”
逻辑上,只要找到抛弃实动量也能生成虚动量的方法,虚动量嫁接环就可以一跃成为无工质引擎。
实用性一跃数个台阶,直接给白牧辰带来新一轮星舰迭代。
虽然现在她一代星舰也没有就是了。
可惜啊可惜,问题就在于找不到方法,毕竟白牧辰连解释虚速度这种物理现象的理论都没有。
白牧辰拍了拍自己脸颊,将这些不切实际的幻想暂时抛到了脑后。
坐在旁边控制位的另一具身体头也未抬,双手依旧在自己的控制面板上指指点点,到处乱戳:“所以还是老老实实启动超空间散热系统吧。”
言毕,指尖在屏幕上轻轻一点,一个新的系统界面被调取了出来,界面的标题简洁明了——超空间制动。
废热,从微观物理学的角度来看,其本质是构成物质的大量微观粒子进行着永不停歇的剧烈无规则热运动。
而飞船的宏观动能同样是源于粒子的运动。
只不过这一次构成飞船的亿万个粒子不再是杂乱无章地随机碰撞,而是以一个整体朝着同一个方向进行着高度有序的集体运动。
既然超空间散热系统能够将前者,那种无规则的混乱动能高效地排入超空间中。
那么经过适当的改造后,自然也能将后者同样排放掉。
这便是超空间散热器的另一个隐藏功能,也是开拓者一号这艘小型试验舰真正的刹车。
呐~超空间,很神奇吧?
白牧辰:“超空间制动器,启动!”
指令在舰桥内无声地确认。
深藏于开拓者一号舰体内部核心区域的超空间散热模块,开始以远超常规散热工况的恐怖功率全速运转。
没有剧烈的震动,也没有刺耳的警报。
只有一阵如同潮汐般层层叠加,愈发高亢的能量嗡鸣声在舰船内部的金属结构中回荡、共振。
舰桥内的灯光因能源被大量抽调而难以察觉地微微闪烁了一下,随即又在能量管理系统的快速调配下恢复了原有的亮度。
主屏幕上,那个代表着实动量速度的0.12c读数终于不再是顽固不变的铁板一块。
它的末尾数字开始以一种极其缓慢,几乎需要凝神细看才能分辨的速度,坚定地向下跳动。
0.c。
0.c。
0.c。
数字的变化虽然微小,但证明了这套匪夷所思的制动系统确实在生效。
它正在将开拓者一号那庞大到足以毁灭一颗小行星的宏观动能,一点一点地,悄无声息地排向另一个凡人无法感知的维度。
白牧辰将实时的减速效率曲线图调取出来,呈现在一块副屏上。
“这刹车效率稍微有点低了。”她忍不住皱起了眉头,抱怨道:“照这个速度下去,要减到猴年马月哦?”
主控席位上的白牧辰闻言,随手调出了开拓者一号在建造之初的详细设计蓝图。
她的手指在屏幕上划过,最终点在了关于超空间制动器的详细参数列表上,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
“没办法,这套系统在设计之初的最大减速目标是0.008c,也就是开拓级试验舰的最大巡航速度。”
“而现在它需要处理的是0.12c的恐怖高速,设计指标足足被超越了15倍,性能跟不上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面对这个不大不小的技术问题,舰桥内的气氛没有任何紧张感。
抱怨归抱怨,但白牧辰不会真的为此感到焦虑。
主控的白牧辰伸了个懒腰:“没办法了,慢慢磨吧。”
熟练地操作着导航系统,在主屏幕的星图上为开拓者一号设定新航道,那是环绕着半人马座a星A的巨大而平滑椭圆形减速轨道。
飞船将在这条轨道上进行漫长的盘旋,用时间来弥补制动系统性能上的不足。
“正好,趁着这个机会好好欣赏一下这颗新太阳的风景。”
“反正我有的是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