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光大亮,萧景渊和苏清鸢几乎是一夜没合眼。两人简单用了些早膳,都没什么胃口,心里都惦记着李文林和墨韵斋的事。
“这个李文林,得尽快查清楚。”苏清鸢搅动着碗里的粥,没什么精神,“礼部侍郎……要是他真有问题,那影响可就大了。”
萧景渊放下筷子,眼神沉静:“已经让玄影去查他的底细了。另外,我打算今天找个由头,召李文林来王府一趟,亲自探探他的底。”
“你亲自见他?”苏清鸢有些担心,“会不会打草惊蛇?”
“无妨,”萧景渊道,“就以商讨即将到来的秋闱事宜为名,他是礼部侍郎,过问此事名正言顺。正好看看他反应如何。”
事情定下,萧景渊便去前衙处理公务,并派人去礼部传话。苏清鸢则回到自己的院子,心里总觉得不踏实。她想起那个从癞头三那里找到的、刻着奇怪飞鸟的木质令牌。
“春草,”她唤来丫鬟,“你去帮我问问府里的老人,或者找阿默阿竺他们打听一下,有没有人认得一种木牌,上面刻着一种飞鸟,鸟嘴巴那里是暗红色的。”
春草应声去了。苏清鸢坐在窗前,看着外面渐渐热闹起来的街市,心里却像是压了块石头。北戎的阴谋还没彻底理清,这又冒出来个东海令牌?这潭水真是越来越浑了。
快到中午的时候,春草回来了,还带来了阿默。
“公主,”阿默比划着手势,春草在一旁翻译,“阿默说,他好像见过类似的图案。以前王爷带兵在东南沿海剿匪时,缴获过一些海寇的物品,上面就有类似的飞鸟标记,听说是一个叫‘飞鱼帮’的海寇团伙的标志。他们的老巢就在东海的一些岛屿上。”
东海海寇?苏清鸢心里一咯噔。这些人怎么也和京城的事搅和到一起了?难道北戎和海寇还有勾结?这局面比她想象的还要复杂。
“王爷知道这个吗?”苏清鸢忙问。
阿默点头,继续比划。春草翻译:“王爷应该知道。阿默说,当时剿匪之后,那些海寇大部分都散了,没想到他们的信物会出现在京城。”
看来,萧景渊那边肯定也联想到了这一点。苏清鸢只觉得头疼,这背后的势力盘根错节,像一张巨大的网。
午后,萧景渊从前面回来,脸色不太好看。
“见到李文林了?”苏清鸢迎上去问。
“见到了。”萧景渊坐下,揉了揉眉心,“此人……滴水不漏。”
他详细说了见面的情形。李文林穿着官袍,一丝不苟,对于秋闱的各项准备对答如流,引经据典,充分展现了一个饱学儒官的风范。当萧景渊看似无意地问及他平日除了公务有何消遣,是否爱读书时,李文林坦然承认自己嗜书如命,常去各处书铺淘换古籍,但也强调“皆为正道典籍,不敢涉猎杂书邪说”,神情自若,看不出半点心虚。
“我旁敲侧击,提到西市有些书铺似乎货源复杂,他也只是附和说市井之地难免鱼龙混杂,他去的多是东市几家老字号,言辞恳切,毫无破绽。”萧景渊皱眉,“要么是他演技太高,要么……我们去墨韵斋后门的事,他可能已经知道了,有所防备。”
“那现在怎么办?”苏清鸢问。
“玄影那边还在查他的背景和近期动向。另外,我让人想办法去弄一本墨韵斋所谓的‘孤本’回来,看看里面到底有没有猫腻。”萧景渊道,“现在只能等更多线索。”
这种明明觉得对方有问题,却抓不到把柄的感觉,实在憋屈。
就在这时,看管小乞丐的护卫来报,说那小乞丐嚷嚷着有重要事情要禀报王爷和公主。
萧景渊和苏清鸢对视一眼,立刻让人把小乞丐带过来。
小乞丐换了身干净衣服,吃了顿饱饭,精神头好了不少,但见到萧景渊还是有些害怕,跪在地上小声说:“王爷,公主,小的……小的想起一件事。就前几天,癞头三喝多了,跟我们吹牛,说他马上要干一票大的,以后就不用在这街面上混了。我们问他什么大买卖,他神神秘秘地说……说是‘影先生’交代的差事,成了有重赏!”
“影先生?!”苏清鸢和萧景渊同时一震!
这个代号,他们太熟悉了!
“他还说了什么?关于这个‘影先生’的?”萧景渊立刻追问,声音都紧绷起来。
小乞丐努力回想:“癞头三当时醉得厉害,说得颠三倒四……他就说‘影先生’神通广大,是京城里顶顶厉害的人物,连……连皇宫里都有他的人。还说……这次差事要是办好了,说不定能捞个官当当……”
皇宫里都有他的人!这话让苏清鸢后背发凉。裕亲王倒了,难道这个“影先生”的触手,伸得比裕亲王还深?
“他还提到‘影先生’有什么特征吗?比如长相,声音,或者常去什么地方?”苏清鸢急切地问。
小乞丐茫然地摇头:“这个他没说……他就一直说‘影先生’厉害,神秘,没人见过他真面目……”
线索似乎又指向了这个神秘的“影先生”,但关于他本人,依旧是一片迷雾。
打发走小乞丐后,书房里的气氛更加凝重。
“‘影先生’……他居然还在活动,而且还在指挥像癞头三这样的底层人员。”苏清鸢感到一阵寒意,“这个人,到底藏在哪儿?”
萧景渊负手站在窗前,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目光锐利如鹰:“不管他藏得多深,既然他再次出手,就一定会留下痕迹。李文林,墨韵斋,东海令牌,还有这个‘影先生’……这些看似不相关的线索,背后一定有一条我们还没找到的线牵着。”
他转过身,看着苏清鸢:“看来,我们得调整方向了。这个‘影先生’,才是关键中的关键。”
苏清鸢走到他身边,握住他微凉的手:“嗯,我们一起,把他揪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