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数日的精心准备和反复推演,苏清鸢终于决定进行第一次针对性的安神尝试。她选择了系统奖励的 “百合莲子羹”*作为突破口。这道药膳性味平和,安神效果显着,且不易与萧景渊目前服用的温补药物冲突,作为初尝试最为稳妥。
她选取上等的龙牙百合,瓣肉厚实,色泽莹白;莲子则选用去芯的湘莲,确保口感软糯无苦味。得益于“厨艺加成”技能,她对火候的掌控已臻化境。文火慢炖之下,百合与莲子的精华缓缓融入清澈的汤水中,汤汁逐渐变得粘稠润泽,散发出一种纯净而安宁的甜香。她未曾额外加糖,仅靠食材本身的清甜,便已足够。
最后,她依照系统食谱的提示,在起锅前撒入极少量研磨成粉的茯苓,进一步增强了宁心安神的功效。整个过程,她全神贯注,仿佛手中熬制的不是一碗简单的羹汤,而是一份沉甸甸的希望。
当苏清鸢捧着那盅热气腾腾、莹润如玉的百合莲子羹走进书房时,萧景渊正对着一份边境军报蹙眉,眉宇间的倦色比往日更浓重几分,显然是前一夜又未曾安枕。
“侯爷,”苏清鸢将羹汤轻轻放在他手边,声音柔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认真,“这是清鸢新调的百合莲子羹,有宁心安神之效,或能助您晚间睡得沉稳些。请您尝尝。”
萧景渊的目光从军报上移开,落在那盅色泽淡雅、香气清幽的羹汤上,又抬起眼,看向苏清鸢。她眼底有着与他相似的淡淡青黑,但眼神却亮得惊人,充满了期待与一种近乎虔诚的专注。他知道她为了他的失眠之事耗费了多少心力,那连续三夜的留宿,那悄然更换的帐幔,那日常细微处的调整……她都默默做着。
他沉默了片刻。对于这种直接针对“睡眠”的干预,他本能地有一丝抗拒,那仿佛是在承认自己的脆弱。但看着她清澈眼眸中的坚持,以及鼻尖萦绕的那股令人心神不自觉放松的甜香,他最终还是伸出了手。
他没有说话,只是拿起瓷勺,舀起一勺送入口中。羹汤口感顺滑,百合软糯,莲子粉甜,淡淡的甜味恰到好处,咽下后,喉间留下一片温润舒适。他依旧沉默着,但动作并未停顿,一勺接一勺,直到将整盅羹汤用完。
放下汤匙,他接过内侍递上的帕子擦了擦嘴角,才抬眼看向一直安静等待的苏清鸢,只说了两个字:“尚可。”
依旧是言简意赅,但苏清鸢却从他比平日略显舒缓的眉宇间,读到了一种无声的认可。她心中微喜,轻声道:“侯爷喜欢便好。此羹需坚持饮用,效果方能渐显。”
翌日清晨,苏清鸢比平日更早一些来到镇北侯府,心中带着一丝忐忑的期待。她迫切想知道“百合莲子羹”的初试效果。
钱嬷嬷见到她,脸上便带了笑,低声道:“苏小姐,昨夜侯爷歇下比往常似乎略早了些,入睡也好像容易了一点。”
苏清鸢心中一喜,连忙问:“那后半夜呢?可还安稳?”
钱嬷嬷的笑容淡了些,轻轻摇头:“子时前后……还是醒了。老奴在外头听着,虽不像往日动静那么大,但终究是醒了,之后灯亮了许久,怕是再难深睡了。”
苏清鸢的心沉了沉。果然如此。百合莲子羹起到了一定的辅助入睡作用,但对于根深蒂固的、源于心理创伤的子时惊悸,它的力量还是太微弱了。持续三小时深度睡眠的目标,远未达到。
【叮!“宁静之夜”任务首次尝试未达成目标。请宿主继续努力。】系统的提示音冷静地响起。
带着一丝挫败感,苏清鸢走进书房为萧景渊准备今日的药膳。她调整了一下情绪,尽量让自己看起来平静如常。
然而,当她将药膳端到萧景渊面前时,他却并未立刻开始用,而是抬眸看了她一眼,忽然主动开口道:“昨夜的羹汤,有些效用。”
苏清鸢一怔,没想到他会主动提及。她抬起头,对上他的目光,有些惭愧地说:“清鸢惭愧,只是让侯爷稍易入睡,未能根治惊悸之症,距离安眠整夜还差得远……”
她的话未说完,萧景渊却打断了她。他的声音依旧是平的,但细听之下,却少了几分往日的冰冷。他目光掠过她眼下因熬夜研究而留下的淡青,指尖在汤盏边缘无意识地摩挲了一下,才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已有改善,不必急于求成。”
苏清鸢彻底愣住。她原本准备好接受任务失败的失落,并想方设法安慰他(也是安慰自己)要耐心,却没想到,反而被他出言安慰了。
他看出了她的尽力,也明白此事的艰难。他没有责怪,没有催促,只是陈述一个事实,并告诉她,不必为此过分苛责自己。那份从他指尖细微动作和放缓语调中流露出的体谅,比任何夸赞都更让苏清鸢感到心头温热。
“是,侯爷。”她压下鼻尖的微酸,郑重应道,“清鸢明白。我会继续想办法,总会找到更好的法子。”
萧景渊“嗯”了一声,不再多言,开始用今日的药膳。书房内安静下来,但一种奇异的、相互理解的暖流,却在无声中缓缓流淌。
回到偏院,苏清鸢重新摊开她的笔记和药材。首次尝试虽未成功,但并非全无收获。至少证明了食补对初期入睡有帮助,也让她更清晰地认识到,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稳住子时那个节点的心神。
“百合莲子羹力道还是太柔和了……需要更强效的定惊安神之物。”她沉吟着,“系统奖励的‘安神香囊’制作图,或许该提上日程了。还有,心理层面的疏导,必须尽快找到切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