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诧异的看着怀中的人,“媚娘……”
李治震惊,他知道媚娘称帝会很艰难,也想过他们的儿子会被废,但没想过被亲生母亲逼死啊!
“陛下……”
媚娘也不知该怎么说,难道说她喜欢大儿子李弘,对次子李贤却不喜欢吗?
这赤裸裸的偏心,她作为一个母亲,如何能在满心满眼爱着她的丈夫面前承认呢?
这是他们两个的孩子啊!
【离开沛王何尝不是好事,没几年章怀太子谋反,王勃跟着没准更惨。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
李贤、李显这两兄弟本来就不亲近,这玩乐的斗鸡檄文,在高宗和外人看来就觉得有挑拨兄弟阋墙之嫌,不贬王勃,难道贬自家儿子吗?
这搁古代瞎作诗,没给你整个意图谋反砍了都算好的。
苏轼点了个赞。
有的大臣因为一句话就被贬了,韩愈被贬了三回。
即兴发挥作出《滕王阁序》千古第一骈文,这人有多牛,简直不敢想象,天才只是见他的门槛。
杨炯:愧在卢前,耻居王后。】
李贤:“……我是太子,然后我谋反?”
我一不腿瘸,二最受宠的大哥已死,我谋反做什么?
王勃:“……怎么说,我就得不了好呗?”
李治:“……不然呢?”
不处置王勃,难道真让世人以为大唐皇室的兄友弟恭是笑话吗?
王勃:“……我谢谢你的安慰?”
大好前途,毁于一旦,王勃的心情复杂的很,那什么千古第一骈文让自己的名字更加耀眼了。
可……他的抱负也无法实施了。
“苏轼,你上榜了,不过怎的天幕这个意思是你写诗跟谋反扯上联系了呢?”
友人拉着苏轼问,苏轼也纳闷。
我?
谋反?
这两者之间怎么联系起来的?
苏辙:“……算了,先把哥哥捞回来吧。”
韩愈:“……区区贬谪,又不是回不来了,基操勿6。”
杨炯愕然大笑,“没想到,老夫竟因为王勃出了一回风头。”
“这是不是就是伴君如伴虎?”
“是的,皇帝舍不得骂自己的儿子,就把下属拉来背锅。”
“那些大户人家经常打杀下人,就是这样了,自己的孩子犯错,打下人板子。”
“太子也不好做啊,那么多太子都死了。”
……
百姓们刚刚还觉得这皇帝爱妻子,还不错呢,现在更加共情王勃了。
没权没势的百姓,最容易受到欺压还不敢声张,跟那王勃一毛一样,打落牙齿和血吞。
皇帝,也只是一个会迁怒的人。
{公元675年,太子李弘猝死,李贤作为武则天的次子,继承了哥哥的太子之位,他一上位,立刻就展现出了过人的才华。
他召集当时的知名学者,共同为范晔的《后汉书》做注释,让李治刮目相看。
此后,李治又三次让李贤监国,在这期间,李贤又表现出了勤政爱民的一面,不仅获得了李治的褒奖,同时也得到了群臣的拥戴。
可李贤并没有想到,过于出色的表现,却为自己招来了母亲的忌恨。
当时武则天身边有一个名叫明崇俨的术士,他经常对武则天说,从面相上看,李贤将来做不了皇帝,而李显和李旦的面相,都非常尊贵,有当皇帝的命。
此后,武则天便经常找理由斥责李贤,说他不懂得应该如何为人子,为太子。
而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皇宫中又开始流传,李贤不是武则天的亲生儿子,母子关系愈发紧张。
公元680年,有人竟在东宫的马房里搜出了数百具铠甲,在经过武则天的亲信薛元超、裴炎等人的审理后,李贤的谋反罪名被彻底坐实。
李治一向喜爱李贤还为他说情,但武则天却说,此子心怀谋逆,应该大义灭亲。
最终,在武则天的极力推动下,李贤被废为庶人,在长安幽禁数年后,李贤又被流放到偏僻的巴州。
公元684年,武则天派左金吾卫将军丘神积前往巴州搜查李贤的住处,以防备谋反隐患。
结果,丘神积到巴州后将李贤囚禁别室,不久李贤自杀的消息传出,死时只有三十一岁。
唐睿宗李旦继位后,追赠李贤为“章怀”太子。}
【李显和李旦都当了两次皇帝,那明崇俨也没说错。
李治死后,他要即位必是一代明君,没有李旦李显那俩啥事,李隆基也得不到皇位,可惜了。
李贤没必要死啊,自己儿子幽禁软禁都可以。
权力面前不谈感情,只谈斗争,不是你死就是我活,不在其位是不能理解的。
这才是帝王权谋,尤其是一个女人在古代想要登上权力的巅峰。而且,杀夫杀子杀兄杀弟,很多皇帝都做过啊,李世民不也杀兄杀弟……
太子贤明代表死的早,终唐一朝,越贤明的太子死得越早,在唐朝,太子可是个高危职业。
唐朝对于继承人的培养真是一言难尽,怕他傻又怕他太聪明,怕他太听话又怕他太跳,把握不住。】
李贤:“……原来我是这样谋反的。”
我熟读史书,然后数百具铠甲就这么大喇喇的放在东宫马房了?
母后,儿臣何德何能让您如此忌惮?
李贤心如死灰,这还特么怎么玩?
已知母后会当皇帝,父皇又站在母后那一边,完全没优势啊。
李旦、李显:“……啊,我们的皇帝是批发的吗?”
没见过连着登基两次的皇帝,更没见过两兄弟都当过两次皇帝的,还是母后这个千古第一女帝会玩……
把儿子都玩废了。
丘神积:“……我这么大胆的吗?”
李隆基:“……朕有开元盛世,有什么可惜的?”
武则天看着天幕,世人都说她杀子,畜生不如,她内心毫无波澜,这一路走来,被泼的脏水太多太多,只因为她是女人,所以,天下人不遗余力的想要把她拉下神坛,任人踩踏。
做梦。
她要这些男人,全都仰视她的高度,以此映照他们有多卑劣。
李治沉思了好一会儿,才叹了口气,跟媚娘说:“媚娘,咱们的孩子,就放过他们吧……”
李贤被逼死,其他两个儿子被折腾得四次登基为帝,这真特么太离谱了。
这当皇帝跟儿戏一样。
媳妇这当皇帝的路,可真一波三折,不就是想要称帝吗?
给她称就是,都快六十岁了,她还能当几年的皇帝呢,最后这皇位还不是儿子的。
这都是李家的事,他李治说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