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鹰眼在世界的阴影处无声守护,键盘和夜莺构筑着信息网络时,青囊(苏沐)的“战场”,则更多地回归到了人间烟火处。尽管身为“非正常人类事物处理”团队的核心成员,掌握着足以应对规则创伤的尖端医术,但她始终未曾忘记自己作为一名医者的根本——仁心。
每周抽出固定时间,青囊会脱下作战服,换上素雅的白大褂,在“万象杂货铺”所在街区不远处的一个社区活动中心,开设免费义诊。这并非GptRA的任务,也非团队要求,纯粹是她的个人坚持。
消息不胫而走。起初,只是些好奇的邻居来看个新鲜,或许还带着点对这家神秘“杂货铺”的探究。但很快,青囊精湛的医术(尤其是对各类疑难杂症和慢性病的调理)和温和耐心的态度,就赢得了所有人的信任和尊敬。
义诊日总是排起长队。有患风湿多年、行动不便的老奶奶,有学习压力过大、失眠头痛的学生,有不小心扭伤筋骨的工人,也有只是想来量个血压、聊聊天排解寂寞的独居老人。
青囊对待每一位病人都极其认真。她不仅运用高超的现代医学知识,更会巧妙地融入一些温和的、基于草药和能量调理的传统方法,效果往往出奇的好。她会耐心倾听病人的每一句唠叨,细心解答每一个看似幼稚的问题。
“苏医生啊,我这儿晚上老是心慌慌的,是不是沾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一位大妈神秘兮兮地问。
青囊会微笑着为她把脉,感受其体内细微的能量流动,然后温和地解释:“阿姨,您这是更年期常见的心悸,加上晚上喝浓茶影响了睡眠。我给您开点安神的茶饮,睡前泡泡脚,会好很多的。” 她不会直接否定“不干净的东西”,而是用科学和关怀化解对方的焦虑。
有一次,一个小孩在玩耍时不小心划伤了手臂,伤口不大但血流不止,常规按压效果不佳。家长惊慌失措地抱来义诊点。青囊检查后,发现伤口处残留着一丝极其微弱的、来自某个刚平息的小型异界裂缝的侵蚀性能量。她不动声色地用蕴含生机的治疗术清除了能量残留,再进行了包扎,血很快就止住了。在孩子父母千恩万谢中,她只是淡淡叮嘱要注意伤口清洁,并未提及异常能量的事。
她的义诊,不仅是治疗身体疾病,更是一种融入社区、消除隔阂的方式。通过接触这些普通的病人,她也能敏锐地察觉到社区中可能存在的、尚未被报告的微小异常迹象——比如,多人同时出现类似的、轻微的精神萎靡(可能是微弱的负面能量场),或者宠物行为异常等。这些线索,往往会成为团队预警系统的一部分。
周宁有时会溜达过去“视察”,美其名曰“监督团队形象”。他会靠在门口,看着青囊忙碌的身影,对旁边帮忙维持秩序的磐石嘀咕:“啧,苏妹子这生意比咱们铺子还好。要不咱们也转型开诊所算了?”
磐石憨厚地笑笑:“青囊姐是好人。”
余辉偶尔也会出现在远处,默默地看上一会儿,从不打扰。他会注意到青囊如何用最普通的药材搭配出最佳疗效,如何用言语安抚不安的情绪。这对他而言,是一种不同于战术分析的、关于“人”的观察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