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马车走远,卫氏用手捶了捶后腰,“我的个老天爷诶,怪不得老三家能买得上马车,这是费了多少功夫和心思啊!”
“那可不,我今儿是存了来瞧瞧的心思。就看看阿媛说的那些个要求跟实际上卖的菜是不是一回事,今儿个来弄这么一回,我是彻底清楚了。得,明儿个我还是早点起来,好好的理一理自家的韭菜和葱吧!”
王氏感慨一声,原本还想糊弄,刚刚她挑的那筐扁豆角被打回来几次,脸真是臊得慌。明儿个她送自家的菜来,可不敢马虎了事了。
“你明儿个真把菜弄来卖给阿媛啊?”卫氏听她这么一说,凑近了问,“这么干划算不?啥坏的烂的可都得挑下来。”
“嗐!你也不想想,咱们之前去县城卖菜,又是租驴车,又是抢位置,最后吆喝半天,累得不行看是挣得比送菜多,可那些收了没卖出去的菜最后还不是自家吃了。这样算下来,其实差不多。”
王氏给她细算了账,卫氏听听原本没动这心思的,也动了。“那我明儿个也弄些葱来,家里的韭菜长得不行,估计过不了阿媛这关就不弄了。”
两人说着话往家走,没瞧见一早路过几回田媛家的桂花婶子。
只一夜,田记菜园的名头就传遍了县城的大小酒楼和饭庄。而田媛他们的马车一停下,韩家茶摊旁边就莫名排起来长龙,多数是来瞧热闹的,瞧着瞧着就排进了队伍里。
“这扁豆角真新鲜,还便宜,一文钱一斤真是不错。”买到扁豆角的十分欢喜,因为说买一斤,基本都称到一斤一两,多给了菜价钱却不变,哪个不欢喜。再看看豆角那鲜紫的外壳,这般好的豆角只花一文钱买到谁不高兴。
买到豆角的还没回去,就给田媛他们一路做宣传,碰见个熟人就说,“快去东市韩家茶摊那买扁豆角,才一文钱一市斤,豆角好得不能再好了!”
一传十,十传百,东市一早就有了一股奇景,排成长龙的队只为了买到田记的扁豆角。
连带着韩家茶摊的生意都跟着好起来,那些排了半天队,好不容易买到的,提着扁豆角去了茶摊喝口茶吃个茶叶蛋,那些没打算买的直接在茶摊歇脚喝茶。
一时韩强和他媳妇都忙不过来!
田媛真是感慨,论广告的力量确实惊人!
滞销的扁豆角这么一卖,地里还剩的一些就真的留下自家吃了。昨天她跟祥子商量了,要尽快将扁豆角地里清出来种旁的。
祥子没开口,邓良却舍不得了。“那地里的扁豆角还有不少呢,这架子一拉就全没了,太可惜了。”
“你傻啊,自己爱吃就留几个架子让它自个长呗!”祥子白了他一眼,“榆木脑袋,都留着又卖不出去,天天熬扁豆角,我嘴里说话都冒一股青丝味儿了。你没闻见啊?”
“哪有?”邓良嘀咕一声,还是心疼。
祥子用手指在空中点了点,“阿媛,别听他的,架子该拉就拉掉,这都六月中旬了,再不将种子下下去,那菜就出不了。”
田媛懂祥子的意思,夏天天太热不利于种子发芽,得趁着这时候赶紧把新一波的菜种下去,这回她没一意孤行,而是听从了祥子的意见。
祥子说这个时节可种的菜也挺多有雍菜,茄子,豇豆,毛豆,大蒜,花菜,南瓜,五色瓜,黄瓜等等。
田媛耳尖,听到一个陌生又熟悉的名字,“五色瓜?”
祥子清了清嗓子,“你听错了,我刚没说。反正能种的菜挺多,不过得抓紧,天一热种子成活的不多。”
祥子还试图岔过换了话题,“我说阿媛,你要种雍菜还得去县城买菜种子,这菜我上一回种都是好几年前了,种子搬家时丢了。就算没丢,能成活发芽的也不会太多。”
“我想起来了,五色瓜也称东陵瓜,此瓜甘香脆爽,甜而不腻,是为瓜中上上品。”田媛高兴的拉住祥子的胳膊,“祥子叔,你有五色瓜的种子对不对?咱们种五色瓜吧!”
“我,我,哎!”祥子自己打了自己的侧脸一下,“我这嘴就是太快,说啥五色瓜嘛!”
祥子看田媛眼里冒金星的看着他,一时心软的叹口气,“好吧,好吧,我有五色瓜的种子,只不过种子很少很少,只能种二分地。”
“行啊,二分地就二分地。若是产量小那就咱们自己吃,听说那瓜非常美味,是不是啊,祥子叔?”
田媛充满好奇,她是在一本书上看到过五色瓜。说那瓜是如何的好,据说已经失传了。没想到来了古代,还能吃上传说中的五色瓜,她这是因祸得福啊!
祥子咽了咽口水,扫了一眼邓良和田媛,冲他们点点头。具体怎么个好吃法,等他种出来,大家尝过不就知道了。
最后田媛和祥子商议等扁豆角的架子拉掉,赶紧耕地翻耕,晾晒施肥,之后二分地用来种五色瓜,剩余八分地种雍菜。
雍菜是这儿一种常见的菜,扁豆角滞销她就学乖了,不再闭门造车。她询问了朱掌柜,酒楼夏季会用哪些蔬菜,其中就提到了雍菜,黄瓜,毛豆等。
她知道雍菜就是现代的空心菜,吃起来爽口清脆,而且生长速度快,施肥管理得当四十天就能收获。这回为了稳妥,她选择了种雍菜。
不过当时她询问的时候,朱掌柜也给了她一些建议,其中一条就提出她家的蔬菜品种太少了,来回来就那么几种。言下之意田媛懂,就是让她扩充品种,可扩充品种得有地。
田媛思量着马上就进入三伏天,这温度只会一天比一天热,打井的事不能再耽搁。不过她跟祥子商量时也没提这事,毕竟打井不是小事,整个村子都没一口井,回去找个时机跟她爹商量商量。
带来的扁豆角一卖而空这不出田媛的意外,让她吃惊的却是午后去的翠霞楼。昨天跟董掌柜约好的时间,田媛准时到了。
原以为董掌柜若是记仇,不过是拿不到前面两次送的菜款。若是不记仇,肯结清菜款,两家合作终止,这对田媛来说算是意外收获。
没想到在翠霞楼迎接她的是一位五十来岁的老翁。老翁见了她,说话客客气气,先替翠霞楼拖欠菜款道歉,随后董掌柜又是一番悔过,弄得田媛心里七上八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