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庚点头:“是啊!帝王也身不由己,公爷这一战了了陛下心结,也让大乾开创了千古未有的格局。”
转头看向陈北有些狐疑问道:“公爷立如此大功为何不随大军回京?”
“无冕之王,王不见王,你别忘了我并无掌兵之权,这一战我虽然胜了,但也把自己推向了风口浪尖,还是不回京凑热闹的好!”
摇了摇头又补充了句:“那些御史实在是烦人!”
王庚面色沉疑:“公爷是怕功高震主?”
陈北目光投向草原:“你可能不知道,我初入京城,最先认识的人除了钱掌柜,第一个就是庄老!”
“这个我知道,庄老对对子,赢了你一把刀,你又出一对气走了他,后来他成了你新学的奠基人!可这和陛下有什么关系?”
陈北微微一笑:“我认识的第二个人就是当今陛下,他去我那里打刀,我给他提出科举后,再开一考,行行出状元,有了今年的招贤考!”
“嗯!这也没问题啊!”
“问题就出在这里,陛下让太子假扮成陈靖的表哥,来了我的打铁铺,我操练了他们!”
王庚像是想到了什么,这段时间有消息传入开远县说太子不满陈北。
王庚原本以为只是谣言,陈北和太子又没过节。
“所以,你得罪了太子?你担心的不是陛下找你麻烦,而是太子会对你手手?”
陈北叹了口气:“自从我封伯爵之后,我就见过太子一面,他也再未来见过我。”
顿了顿话音一转看向王庚:“其实王大人,我说了你可能不会相信,我不怕任何人找我麻烦,即使是陛下我也不担心,只是我不想看到生灵涂炭,天下百姓已经很苦了!”
王庚躬身对陈北行了一礼:“公爷大义!”
“我最理想的生活就是做个闲人,打个铁,卖个豆腐,没想到一个马蹄铁和马镫,把我推到了如今这个位置!”
“那公爷总不能一直躲在开远县吧!?”
“躲?”陈北笑了
“我这不叫躲!王大人可能是忘了,未经宣召我是不能回京的!”
“哦!对对对,开远县相当于公爷的封地,和各地藩王一样,未经陛下宣召不可回京!”
“突厥已平,你和王玄策王大人极有可能要被调回京城,不知接替你们的人是何人?”
“不不不!陛下不会这么做的,突厥刚平若贸然换不熟悉之人,恐怕.....”
王庚没再说下去。
陈北意味深长:“但愿吧!要不然我就要磨刀霍霍向世家了!”
“世家?公爷,这个恐怕没那么容易,他们不同突厥!”
“这世上对我来说,没有不容易的事,只有我愿不愿意去做!”
转头脸色沉重郑重看着王庚:“王大人,我希望你能待在此地,10年,不,只要五年,五年就够了!
只要你不叛国,不残害百姓,哪怕你把开远县建成第二个京城,你在这里当土皇帝,我都能保你无碍!”
王庚被陈北突然的转变吓了一跳
“公爷,你想干嘛?”
“没事,只是不想让奸人来摘了开远县的桃子,我这么说你能明白我的意思吗?无论是谁来,只要敢违背我定下的规矩,先斩后奏,出事我给你兜着!”
说着从怀里拿出了一块令牌,拉过王庚的手,交到王庚手中。
“开远县拜托你了!”
王庚看到手中的令牌上“如朕亲临”四个大字吓了一跳,腿一软差点跪地。
还是陈北搀扶住他,他才没跪下。
“收下吧!我也要离开开远县了!开远县就交给你了!”
王庚颤抖着手想要还给陈北:“这....这....这....”
“让你拿着你就拿着,我离开这段时间别把开远县给我弄丢了!”
“你要去哪?”
“大乾这么大,我想去看看!”
陈北在大军班师回朝的当天,把开远县第一个五年规划,以及对草原的政策交给王庚后。
在当天晚上,全城都进入梦乡时,带着韩志远一行人离开了开远县,这次他把兰锦带在了自己身边。
值得一提的是离开开远县当晚,他再次约见了杨岚。
这次杨岚对他坦白了身份,两人在书房里聊到了后半夜,没有人知道他们聊了什么。
聊完,陈北就离开了开远县。
京城西山种植的水稻迎来了大丰收。
钱掌柜站在地头上,看着面前往年是一片水草,今年是数百亩金黄的稻田,心中感慨万分。
“老李,秋收之后我打算去开远县,听说那边百废待兴,公爷在那边又建了好几座作坊,我想去帮公爷看着!”
“嗯!小海现在在京城也能独当一片了,还有公主和国公府京城的产业出不了意外,我和你一起去!”
“真的吗?我还以为你会反对!”钱掌柜有些意外。
“反对?反对啥啊!我们虽然提不动刀,但脑子多少还有些用处,公爷打江山,我们为他守产业!”
“好!那就这么定了,等秋收之后我们就出发,听说那边沃野千里,争取明年在开远县种出如同眼前这般千里金黄。”
远处传来马蹄声,两人望去是皇帝仪仗。
这是在大乾京城第一次种春水稻,关键还种成功了,李长民从秧苗播下的那刻起,就无比关注此事。
这关系着整个大乾百姓是否能吃饱的问题,所以李长民经常会微服来西山巡查。
从一棵小小的秧苗,到抽条抽穗,再到填浆稻穗低下头,他才真放心,那天他高兴的像个孩子。
不光是他,西山和京城的百姓同样是激动到流泪。
原因无他,京城不是不能种水稻,而是每年种下去水稻,要么收一把稻草,就算是抽穗,穗里面也是干瘪无浆,一把稻壳。
所以稻穗低头,对所有人来说,这是丰收的信号,是陈北种植之法没有问题,是从此打破只有是大乾南方可以种植水稻的魔咒,北方至此之后亦可。
今日是钦天监定下收割下镰的好日子。
李长民要亲自带着百官来割下大乾京城丰收的第一把可称为祥瑞的稻子。
(2025年10月20日,对228章重新做了新修改,补充了陈北大战伊利可汗最后决战的内容!请返回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