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几天,高浪几乎把自己关在了那个老旧的居民楼里。除了去学校上必要的课,他所有时间都用来完善《夏夜晚风》的剧本。
王胖子每天都会来看他,带点吃的喝的,顺便帮他处理学校里的琐事。李哲也来过两次,每次都带着些编剧方面的书,临走时总不忘叮嘱他注意休息。
高浪把两人的好意都记在心里,却丝毫不敢松懈。他知道,这个剧本是他打开影视圈大门的钥匙,必须做到完美。
他一遍遍地修改台词,调整情节,甚至连人物的微表情都在脑海里反复琢磨。前世积累的经验此刻发挥得淋漓尽致,他能精准地把握观众的情绪点,知道哪里该煽情,哪里该留白。
周三下午,高浪提前半小时来到了黄剩依工作室楼下。
工作室在一栋高档写字楼里,门口有保安站岗。高浪报了名字,被领到会客室等待。
会客室装修得简约而不失格调,墙上挂着黄剩依的海报,有《功夫》里的哑女,也有刚拍的广告代言。
高浪坐在沙发上,手里紧紧攥着剧本,心脏不争气地狂跳。他知道,接下来的这场见面,可能会决定整个项目的成败。
就在这时,会客室的门被推开了,一个穿着米色风衣的女孩走了进来。
正是黄剩依。
她比电视上看起来更瘦,皮肤白皙,眉眼精致得像画里走出来的一样。看到高浪时,她礼貌地笑了笑:“是高浪导演吗?我是黄剩依。”
“黄小姐您好,我是高浪。”高浪赶紧站起来,伸出手。
黄剩依轻轻握了握他的手,指尖微凉:“不好意思,刚才在看剧本,来晚了。”
“没关系,是我来早了。”
两人坐下后,助理端来咖啡。黄剩依端起咖啡抿了一口,才开门见山地说:“你的剧本我看了,写得很细腻。”
高浪心里一喜:“谢谢黄小姐认可。”
“但我有个疑问。”黄剩依看着他,眼神认真,“这个故事很简单,甚至可以说没什么高潮。你觉得观众会喜欢吗?”
这正是高浪预料到的问题。他笑了笑,拿出早就准备好的分镜头脚本:“黄小姐可以看看这个。我想通过镜头语言,把这种‘简单’变成一种优势。比如这里……”
他翻到男女主第一次见面的场景:“陈阳搬东西时不小心撞到了林晚的窗户,林晚没有生气,反而递给他一瓶冰镇的汽水。这里我想用慢镜头,加上蝉鸣和冰块碰撞的声音,突出那种夏日里的悸动。”
黄剩依看着脚本上的画面,又看了看高浪认真的表情,眼神渐渐变了。她能感觉到,眼前这个年轻的导演,对这个故事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
“还有这里,”高浪又翻到后面,“林晚要搬走的前一晚,两人在阳台上沉默地坐着,没有台词,只有风吹过树叶的声音。我想通过演员的微表情和镜头的推拉,来表现那种说不出口的遗憾。”
黄剩依静静地听着,没有打断他。她拍了这么多年戏,接触过各种各样的导演,有经验丰富的老导演,也有刚毕业的新人。但很少有人能像高浪这样,把每个镜头的细节都想得如此透彻。
“你为什么会想拍这样一个故事?”黄剩依放下脚本,看着他。
黄剩依的问题像投入湖面的石子,让高浪的思绪沉淀下来。他望着窗外掠过的流云,语气带着回忆的温度:因为我见过太多轰轰烈烈的故事,最后都成了过眼云烟。反倒是那些藏在夏日蝉鸣里的沉默,藏在汽水泡泡里的心动,会在很多年后突然冒出来,带着点甜,又有点酸。然后又认真地说:“因为我觉得,青春不一定非要轰轰烈烈。更多人的青春,就是这样
他顿了顿,看向黄剩依:黄小姐,你十七岁的时候,有没有过那种感觉?明明心里翻江倒海,却连一句都不敢说出口。
黄剩依愣住了。
十七岁的夏天,她正在《功夫》的片场,每天被厚重的戏服裹着,对着绿幕演着爱恨情仇。那些属于少女的细腻心事,早就被排得满满当当的行程挤没了。可高浪的话,却像一把钥匙,突然打开了记忆深处的某个角落——她想起小时候住在外婆家,也曾在某个傍晚,对着隔壁窗台上那盆没开花的茉莉发呆。
这个角色,黄剩依指尖轻轻划过剧本封面,林晚,她很安静。
是安静,但不是懦弱。高浪解释道,她有自己的坚持,比如每天雷打不动地看书,比如搬走时一定要跟陈阳道别。这种安静里的力量,其实更动人。
他翻开剧本,指着其中一段:你看这里,陈阳问她以后想做什么,她没说想当科学家或者艺术家,只说想每天都能看到晚霞。这种简单,其实是最奢侈的愿望。
黄剩依看着那段文字,突然觉得心里某个地方被轻轻撞了一下。她演了太多大女主,要么是拯救世界的仙女,要么是权倾朝野的女王,却从没遇到过这样一个角色——普通,却真实得像就住在隔壁的女孩。
我舅舅说,黄剩依抬起头,眼神里带着一丝认真,这部电影的投资只有一百万。
高浪坦诚道,所以很多地方可能要将就,比如服化道,比如拍摄周期。但我保证,故事的内核不会打折扣。
我接了。
高浪猛地抬头,以为自己听错了:你说什么?
我说,这个角色我接了。黄剩依笑了笑,眼底的疏离散去不少,不过我有个条件,片酬可以不要,但后期制作必须严格按照你的要求来,不能因为省钱就糊弄。
高浪的心脏像被阳光晒得发胀,他用力点头:没问题!我可以跟周总签协议,后期预算一分都不能少!
看着他眼里的光,黄剩依突然觉得,这个决定或许并不荒唐。她厌倦了那些悬浮的角色,厌倦了所有人都只看她的,忽略了她也能演好一个普通女孩。
下周三开机,来得及吗?高浪问道。
我让助理调整一下行程。黄剩依拿出手机,指尖在屏幕上快速滑动,不过我只能给你十五天时间,后面还有个代言要拍。
十五天够了!高浪信心满满,我的分镜头脚本做得细,到时候咱们争取一条过。
黄剩依看着他胸有成竹的样子,忍不住弯了弯嘴角。这个年轻的导演,身上有种奇怪的魔力,明明说的都是天方夜谭,却让人忍不住想相信。
离开工作室时,高浪觉得脚步都飘了。他掏出手机,第一个打给周建明。
周总,黄剩依同意出演了!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随即爆发出周建明不敢置信的吼声:你说什么?她真同意了?没要片酬?
这...这简直是...周建明激动得说不出话,过了好一会儿才冷静下来,行!高浪,你有种!剩下的五十万,我明天就让财务打给你!后期制作的钱,我再追加三十万!
挂了电话,高浪又给李哲打了一个。
成了。
我知道了,李哲的声音听起来有些闷,我舅舅刚给我打电话了。
改天请你吃饭。
不用了,李哲顿了顿,我看了你的分镜头脚本,觉得有些地方可以改改。明天上午有空吗?咱们聊聊?
高浪笑了:
挂了电话,阳光透过玻璃幕墙洒在他身上,暖洋洋的。他抬起头,看着这栋高档写字楼,突然觉得所谓的娱乐帝国,或许就从这个夏天,从这个一百万的小成本电影开始。
回到老居民楼时,王胖子正蹲在门口啃包子,看到他就跳了起来:咋样了?成没成?
高浪没说话,只是把手机里黄剩依助理发来的确认信息递给他看。
王胖子看完,嘴里的包子都掉了:我的个亲娘哎!!咱真请着了?
真的。高浪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走,进去说,还有很多事要办。
两人刚进门,王胖子就像想起什么似的:对了,男主角还没定呢!你想找谁演?
高浪早就想好了:我想找个新人,干净点,有点少年气的。
新人?王胖子皱了皱眉,没名气,能行吗?
试试就知道了。高浪翻开通讯录,找到一个名字,我认识个学弟,叫陈宇,形象挺符合的。明天让他过来试镜。
行吧,你说了算。王胖子虽然觉得冒险,但看到高浪连黄剩依都能请动,心里也多了几分底气。
接下来的几天,高浪彻底忙了起来。他带着王胖子去郊区看景,在一条快要拆迁的老街上定下了主要拍摄场地;又联系学校的器材室,租到了一套还算能用的摄影机;李哲每天都过来跟他讨论剧本,偶尔提出的修改意见,总能让某个情节变得更细腻。
周五下午,陈宇来了。
男孩刚满十八岁,穿着洗得发白的t恤,站在门口手足无措,脸颊上还有点婴儿肥。当高浪让他演一段陈阳第一次见到林晚的戏时,他紧张得手心冒汗,台词都说不利索。
放松点,高浪递给他一瓶汽水,想想你第一次见到喜欢的女孩,是什么感觉?
陈宇愣了愣,脸颊瞬间红了:就是...心跳得厉害,想跟她说话,又怕说错话。
对,就是这种感觉。高浪鼓励道,不用刻意演,就把那种想说又不敢说的劲儿拿出来就行。
陈宇深吸一口气,重新站到前。当他抬起头,看到高浪用手比划的时,眼神突然变了——有点期待,有点紧张,还有点藏不住的欢喜。
过了。高浪拍了拍手,男主就是你了。
陈宇惊讶地睁大眼睛:浪哥,我...我刚才演得不好...
但你眼里有光。高浪说,陈阳这个角色,不需要多精湛的演技,只要有那种属于十七岁的光就行。
王胖子在一旁看得直点头。他现在算是明白高浪为啥这么有信心了——这小子看人,是真准。
晚上,高浪把最终版的拍摄计划整理出来,发给了黄剩依的助理。看着窗外渐浓的夜色,他突然觉得,这个夏天好像变得格外长,长到足够装下一个关于电影的梦。
他拿起手机,给李哲发了条信息:明天上午九点,老地方见,讨论分镜。
很快,李哲回了个。
高浪放下手机,走到书桌前,看着那本被翻得卷了边的剧本,嘴角忍不住上扬。
剧本的雏形已经丰满,接下来,该让这个故事在镜头里活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