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珩丝毫没察觉后宫的暗流,只沉浸在政令“成功”的喜悦中。他甚至下旨,让云微澜协助管理后宫捐赠的物资,俨然将她当成了得力助手。云微澜得了权势,愈发张扬,每日穿着华丽的宫装穿梭于各宫,接受宫女太监的跪拜,风头无两。
然而,这份“喜悦”并未持续太久。
三日后,紫宸殿再次议事,气氛却急转直下。
户部尚书周大人面色惨白地跪在地上,手里的账目抖个不停:“陛下,除了最初的三州府,其余各州府皆奏报粮道被毁或存粮不足,无法调运粮草!新安置点已断粮两日,流民们怨声载道,昨日还发生了争抢干粮的冲突!”
“什么?”赵珩猛地站起身,御案上的奏疏散落一地,“他们竟敢抗旨?”
兵部尚书紧跟着出列,眉头紧锁:“陛下,京郊卫所抽调兵力后,城郊治安大乱,昨日有数百流民聚集在城门处索要粮食,若不是守军及时驱散,恐酿成大乱!更严重的是,新安置点医工不足,流民染病者日增,病情已开始蔓延!”
殿内瞬间炸开了锅。吏部尚书指责户部催调不力,户部尚书反驳各州府不配合,兵部与刑部又争论治安责任,大臣们各执一词,互相推诿,原本肃穆的朝堂乱成了一锅粥。
赵珩站在龙椅前,看着眼前的混乱,脸色一阵青一阵白。他万万没想到,自己引以为傲的政令,竟会落得如此下场。当初大臣们的顾虑犹在耳边,可他却被初显的“成效”冲昏了头脑,如今恶果已成,他这个皇帝,颜面尽失。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一个内侍跌跌撞撞地跑进来,跪在地上大声禀报:“陛下!城外流民安置点传来消息,大部分流民已得到妥善安置,新安置点有了充足的粮草和医工,染病流民也得到诊治,秩序已稳定下来了!”
赵珩愣住了,大臣们也停下争吵,纷纷看向内侍。
“是谁做的?”赵珩急切地问道。
内侍喘着气回答:“是……是摄政王殿下!殿下这几日私下联络粮商,自掏腰包买下十万石粮食,又从私宅调出大量药材,还请了京城名医去安置点诊治。另外,殿下派亲信护卫维持秩序,流民们有饭吃、有药治,自然就安定了!”
殿内瞬间陷入寂静。赵珩呆呆地站在原地,心里五味杂陈——他费尽心思想要解决的难题,竟被他一直想摆脱的萧烬,悄无声息地解决了。
而此时的萧烬,并未留在朝堂接受称颂,而是来到了京郊的破败寺庙。
这座寺庙早已荒废,萧烬让人简单修缮后,将部分染病的流民安置在此。院子里晒着洗干净的粗布衣裳,几个身体好转的流民坐在台阶上晒太阳,看到萧烬和云瑾,连忙起身行礼,眼神里满是感激。
“萧公子,云姑娘,你们来了。”负责照看流民的老医工迎上来,递上一本册子,“昨日送来的药材很管用,五个流民已退烧,只是还有三位老人病情较重,需要多费心。”
萧烬点了点头,接过册子翻看,又仔细询问病患的饮食情况,随后便挽起衣袖,走到院子角落的水缸边,开始打水清洗流民用过的碗筷。他动作娴熟,藏青色的衣袍沾了水渍也毫不在意,丝毫没有王爷的架子。
云瑾则提着食盒走进大殿。殿内铺着干草,几个病患躺在上面,盖着萧烬送来的棉被。她打开食盒,里面是熬好的小米粥和清淡的蔬菜。她拿起粗瓷碗,盛了一碗粥,走到一位白发老婆婆身边。
老婆婆睁开眼,看到云瑾,浑浊的眼睛里泛起泪光:“姑娘,又是你啊……若不是你和王爷,老婆子早就不在了。”
云瑾笑着扶起老婆婆,用勺子舀起粥吹凉,小心翼翼地递到她嘴边:“您快趁热喝,喝了粥身体好得快。”
萧烬洗完碗筷走进大殿时,正好看到这一幕。阳光透过破旧的窗棂洒在云瑾身上,她微微低着头,嘴角带着温柔的笑意,长发垂落在肩头,随着喂粥的动作轻轻晃动。那一刻,破败的寺庙仿佛被暖意笼罩,连空气中的药味都淡了几分。
他站在门口,没有上前打扰,只是静静地看着。自那日在城门口见她施粥,他便时常约她一起去安置点帮忙。起初他以为,云瑾不过是一时兴起的世家小姐,可渐渐发现,她喂流民喝粥、为病患擦身、甚至清洗脏污的衣物时,眼神里满是真诚,没有丝毫嫌弃。
“王爷,”云瑾喂完老婆婆,转身看到萧烬,脸颊微微泛红,“您怎么站在这儿?”
萧烬走上前,目光落在她沾了粥渍的衣袖上,声音柔和:“没什么,只是看你喂粥时,倒像是照顾自家长辈一般细心。”
云瑾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头,拂了拂衣袖:“这些流民都很可怜,能帮一点是一点。对了,安置点的粮草和药材还够吗?若是不够,我再让家里捐一些。”
“够了,”萧烬摇摇头,“你已经捐了不少,不必再费心。眼下最重要的是让病患尽快康复,等天气好转,再安排他们返乡。”
两人并肩走出大殿,院子里的流民看到他们,纷纷露出笑容。一个七八岁的孩子捧着半个窝头跑过来,递给云瑾:“姐姐,这个给你吃,很甜的。”
云瑾蹲下身,摸了摸孩子的头:“谢谢你,姐姐不饿,你自己吃吧。”
孩子却执意把窝头塞到她手里,然后跑回了流民堆里。萧烬看着云瑾手里的窝头,又看了看她温柔的侧脸,心里忽然生出一种异样的感觉——在这灾荒之年,这个素衣女子,就像一束光,不仅照亮了流民的希望,也暖了他沉寂已久的心。
此时的皇宫里,赵珩正对着萧烬送来的流民安置奏疏发呆。奏疏上详细记录了粮草的来源、药材的分配以及病患的诊治情况,字迹工整,条理清晰。他看着那些密密麻麻的字迹,忽然明白,自己与萧烬之间,差的不仅是权势,更是那份脚踏实地为百姓着想的初心。
后宫里,云微澜得知安置点的事是萧烬所为,脸色瞬间变得难看。她原本想借着灾情巩固地位,可如今风头全被萧烬抢了去,连皇帝都对萧烬赞不绝口,她的晋封,反倒成了后宫的笑柄。
夜色渐深,寺庙里的流民渐渐睡去,只有殿外的灯笼还亮着。萧烬和云瑾坐在台阶上,看着天上的星星,偶尔说几句话,气氛宁静而温暖。
“王爷,”云瑾忽然开口,“陛下这次虽然犯了错,可也是想为百姓做事,只是太急了些。”
萧烬点点头:“他还年轻,总要经历些挫折才能成长。”
云瑾看着萧烬的侧脸,月光洒在他脸上,柔和了他平日里的冷峻。她忽然觉得,眼前的摄政王,并非传闻中那般冷漠,他只是把对百姓的关心,都藏在了沉稳的外表下。
夜风轻轻吹过,带着寺庙周围青草的气息。两人不再说话,只是静静地坐着,心里都清楚,这场灾情还未结束,但只要他们携手并肩,定能护住这些挣扎求生的百姓,让暖意传遍京城的每一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