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二,白家的三个儿媳妇回娘家,周华与周诗的娘家,都是周家,两人原本是姑侄,都嫁进白家,却成了婆媳。今日周华没有回娘家,周诗带着双份年礼回娘家。
今年白家做腐竹生意,赚了不少银子,日子愈发宽裕,年礼也比往年更加丰厚。三个儿媳妇看着丰厚的年礼,一想到家中日子更好,她们脸上都洋溢着开心的笑容。
白月月轻手轻脚凑到秋月身边,将身子微微前倾,小嘴凑近她的耳边,声音压得极低,像是怕惊动了其他人,轻声说道:“娘亲,我把先前卖帕子与荷包,攒下的私房银子带上了,等见到姥姥,给她一点,让她买点好东西,好好补补身子。”
近来白月月靠着绣帕子与荷包,赚了不少私房银子,她满心的欢喜快装不下,连小动作都透着雀跃。
眼下正值寒冬,天寒地冻,白月月天天待在暖乎乎的屋子里,她捏着绣花针不停歇,一会儿绣出精致的帕子,一会儿又绣出小巧的荷包。
如今桌子上放着厚厚一叠绣好的物件,白月月望着这些成果,她满心期待,等过完年,把这些绣品拿去卖了,又能添上一笔私房银子,她脸上的笑意更浓了。
秋月看向身边的女儿,她语气温和,却带着几分坚持,开口道:“月月,这私房银子,是你一针一线绣的荷包与帕子,攒下的银子,非常辛苦,你自己留着用就好,不用特意给你姥姥。”
秋月娘家日子过的极为窘迫,家中常常揭不开锅,连一家人的吃饭问题,都难以解决,日子过的捉襟见肘。
这般贫穷家境,让秋月在白家始终直不起腰杆,她性子懦弱,遇事只会退缩;又因为没能为相公生一个儿子,在白家少了几分份量;最关键的是,娘家尚在温饱线上挣扎,他们都自顾不暇,根本没有办法为秋月撑腰,让她在白家没有一点底气。
听了娘亲的话,白月月连忙摇了摇头,眼睛亮晶晶,又带着几分执拗,轻声说道::娘亲,没事的,我之前绣了不少帕子与荷包。等过完年就拿去卖银子,姥姥非常疼爱我和大姐,还有小妹,我拿银子孝敬她,是心甘情愿的呀!”
白月月心里清楚,姥姥家贫穷,平日里难有有什么稀罕吃食。她总是记得,每到过年时,奶奶对姐妹三人格外疼爱,总会把家里难得的麦芽糖,小心翼翼地分给她们吃,那甜滋滋的味道,是白月月童年里难忘的滋味。
在白月月心里,姥姥这一份朴素的疼爱,比平日里奶奶对她们冷漠的态度,好太多了,也让她打心底里亲近姥姥。
听着女儿的话,秋月只觉得心头一热,泪水忍不住涌上来,顺着脸颊轻轻滑落,她没去擦,反而笑着扬起手,温柔地摸了摸白月月的发顶,指尖满是暖意。
秋月在心里默默感叹着,是自己没有本事,手里没有银子,没能好好孝敬娘,她心里充满了愧疚。
如今女儿月月竟然这般懂事,主动要孝敬姥姥,这一份心意,让秋月既感动,又欣慰,满心都是说不出的开心。
云霜早就为娘家准备年礼,过年前去赶集,她悄悄拿出攒下的私房银子,在党记布庄买了两匹耐磨的素色布,想要给娘家爹,娘各做一身衣裳。
云霜娘家日子不算富裕,和白家差不多,一家人能勉强吃饱饭,却难得见着荤腥,更别提添置新衣裳。
云霜心里明白,嫂子脾气不好,若是直接把布料带回去,爹,娘多半落不着,她趁着空闲,亲手将布料缝成合身的衣裳,针脚细密,满是云霜对爹娘的心意。
今日正好是回娘家的日子,云霜把两身叠得整齐的新衣裳,放进包袱里,她指尖接触到布料的温度,心里又踏实又期盼,这样爹,娘就能穿上新衣裳过年。
白青松眉头紧锁,看着周诗还在收拾东西,他心中憋着一股子火气,不耐烦的说道:“周诗,你还要拿多少东西,是不是要把家里东西,全都搬回娘家,才肯罢休?”
白青松抬手看了一眼天色,他催促道:“周诗,你倒是快点,现在都什么时辰了,再磨蹭下去,天黑前都到不了娘家。”
白青松站在一旁,看着周诗没完没了地往包袱里塞东西。他怒火中烧,只差没直接骂出声来,眼中满是按耐不住的怒火。
白青松转头瞧见大哥,大嫂带着两个侄子,一个侄女,二哥,二嫂领着三个侄女,早就收拾妥当出门了。
只剩下他们还在磨磨蹭蹭,白青松越看越着烦躁,他盯着周诗的动作,心里又着急又生气,这都什么时候了,周诗还在继续收拾东西,难不成真要磨蹭到吃午饭,才肯动身回娘家。
白家有一辆牛车,一辆驴车,正好让兄弟三人去岳父家。大哥家与二哥家,因为要去同一个地方,便一同赶着驴车出发。
白青山与白青峰在外面赶着驴车,车厢里坐着妇人与孩子们,一起有说有笑,倒也热闹非凡。车厢一角堆着两家的年礼。
白青松一家人单独赶着牛车,只等周诗收拾妥当,便能启程。
周诗手上动作加快,赶紧往包袱里塞东西,她不服气的反驳道:“青松,你急什么,什么叫搬,这是娘让我拿的,是给我娘家的年礼,凭什么不拿,你不要催了,一会儿就好。”
白青青与大哥白瑾,二哥白瑜,三哥白浩,早已换上新衣裳,齐齐站在门口翘首等候,终于等来了收拾妥当的娘亲周诗。
白青青一眼瞧见,奶奶备好的双份年礼,一份是奶奶要送给自己的娘家,因为奶奶不回去,她托付侄女周诗一并带回;
另一份是奶奶为周诗准备的年礼,让她带回娘家。最终周诗带着双份年礼,准备回娘家。
两份年礼有二十斤猪肉,八盒点心,还有蜜饯与糖块,周诗额外带了两匹布料。
周华为大儿子白青山,二儿子白青峰各准备了一份年礼,每家十斤猪肉,四盒点心,让他们带去各自的岳父家。
白青松将双份年礼一一搬上牛车,猪肉,点心盒子,蜜饯,糖块,布料堆在牛车一角,用布帘简单遮好。
随后白青松坐上车辕,一手攥着缰绳,一手扬起鞭子,吆喝一声,赶着牛车启程。
车厢里,周诗挨着女儿白青青坐,三个儿子挤在另一侧,几个人紧紧靠在一起,倒也驱散了不少寒意。
只是路上积着厚厚的雪车轮碾过雪地时,发出“咯吱,咯吱,咯吱”的声响,牛车只能慢悠悠的往前挪,走的格外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