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晚晚“烛龙”项目的秘密启动和对“神经信号非线性映射”的刻意关注,如同在平静的水面下投入了诱饵。她深知这步棋的凶险,但也坚信,这是打破僵局、引出“牧羊人”的唯一途径。她的日常,也因此蒙上了一层更为紧张、更为审慎的色彩。
总裁的日常:伪装下的猎手
清晨,林晚晚依旧在安保车队的严密护卫下抵达公司。她穿着利落的黑色西装,步伐沉稳,面容冷峻,与往常并无二致。但只有她自己知道,此刻的她,更像一个布好陷阱、等待猎物上钩的猎手。
· “萤火”的烟雾弹:她主持了一场关于“萤火素”项目“战略调整”的内部发布会,面对众多中层管理者和技术骨干,她语气平静地宣布了项目“因不可逾越的技术障碍”而无限期推迟后续临床的决定。会场一片哗然,失望和沮丧的情绪弥漫开来。
(技术总监忍不住提问:“林总,我们真的无法克服那些副作用吗?”)
(林晚晚目光扫过全场,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科学需要尊重客观规律。在找到根本性解决方案之前,盲目推进是对资源和患者的不负责任。‘启明’不会在一条走不通的路上浪费过多时间。”)
(台下许多人面露不甘,但也只能接受。没有人察觉到她平静外表下,对“烛龙”项目寄予的厚望。)
· “云脑”的隐秘任务:她批准了“云脑”事业部一个看似常规的“城市安全预警系统升级”项目,而该项目背后,隐藏着对“归途计划”相关数据模型的深度运算。她亲自设定了运算权限和警报阈值,任何异常关联都会被直接发送到她的加密终端。
· 资本市场的稳定器:尽管“萤火素”受挫的消息不可避免地影响了“启明生物”的股价,但林晚晚早已通过一系列精妙的资本操作——包括宣布大幅回购计划、与多家长期战略投资者签订锁仓协议、以及释放“云脑”业务持续高速增长的利好——成功稳住了盘面,甚至让股价在短暂下跌后出现了小幅反弹。
(财经频道评论员分析:“林晚晚展现出了惊人的危机掌控能力和资本号召力,‘启明’的根基并未因单一项目受挫而动摇。”)
· 高压下的细节掌控:她的午餐依旧是工作餐,但陪她吃饭的人换成了信息安全部门的负责人。她一边听着关于内部网络异常访问attempts(尝试)的汇报,一边快速浏览着“烛龙”项目组发来的第一份周报。
(她指着周报上一处数据,对信息安全负责人说:“这个节点的访问日志,重点监控。另外,通知‘烛龙’组,下次汇报用三号加密协议。”)
她的每一天,都在这种高度紧张的双线操作中度过。明面上,她是那个果断放弃、聚焦核心业务的冷静总裁;暗地里,她是那个紧握线索、追寻惊天秘密的孤独猎手。巨大的精神压力和庞杂的事务,并未让她显得疲惫,反而让她的眼神变得更加锐利和深邃。
“鱼儿”上钩:初次交锋
诱饵撒下不久,“鱼儿”果然开始试探。
首先,周薇监测到,有几个之前从未出现过的、技术极高的Ip地址,开始尝试渗透“启明”的外部合作学术数据库,搜索的关键词正是“神经信号非线性映射”和“林晚早期研究”。
紧接着,一位之前与“启明”有过合作、但关系并不密切的海外华裔神经科学家,突然通过中间人联系林晚晚,表示对她“近期在神经科学基础理论方面的思考非常感兴趣”,希望能进行“非正式的学术交流”,并隐晦地提到,他的一些研究“可能与她关注的某些历史遗留问题有共鸣”。
(周薇警惕地分析:“晚晚姐,这位科学家的背景看似干净,但他近期的研究经费,有一部分来自一个与‘新生代’有过间接资金往来的基金会。”)
(林晚晚内心:来了…是‘牧羊人’的触角吗?)
林晚晚决定亲自会一会这位“学者”。会谈安排在“启明”总部一间普通的会客室。
对方是位风度翩翩、谈吐优雅的中年学者,名叫梁教授。他先是高度赞扬了林晚晚的商业成就,随后将话题引向了神经科学的前沿,并看似无意地提到了“意识编码的逆向工程”这一与“归途计划”设备图纸高度相关的概念。
(梁教授微笑着:“林总,我拜读过您…或者说,您感兴趣的那位早逝天才‘林晚’的一些早期构想,尤其是关于信号非线性处理的部 分,真是令人惊叹的天才火花。可惜啊…”)
林晚晚心中警铃大作,但面上不动声色,顺着他的话说道:“确实可惜。梁教授也对这些基础理论感兴趣?”
“当然,”梁教授身体微微前倾,压低声音,“不瞒您说,我和我的团队,一直在进行相关领域的探索。我们认为,‘林晚’当年的思路,可能指向了一个被主流科学界忽略的、却至关重要的方向。甚至…可能与某种更为宏大的‘应用前景’有关。”
他的话充满了暗示,却又不点明。
(林晚晚内心:他在试探我知不知道‘归途计划’!)
林晚晚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浮叶,语气平淡:“科学探索,价值在于其本身。至于应用前景,那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梁教授的研究如果有需要‘启明’支持的地方,可以按正常流程提交项目建议书。”
她没有接招,反而将话题拉回了商业合作的框架内。
梁教授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失望,但很快恢复笑容:“那是自然。不过,有些研究,可能不太适合走常规渠道…如果林总哪天对更…‘非常规’的探索感兴趣,我们可以再深入聊聊。”他留下了一张只有加密通讯方式的名片,便告辞离开了。
(周薇在梁教授离开后立刻说:“晚晚姐,他在引诱您!”)
(林晚晚看着那张名片,眼神冰冷:“他知道的,远比表现出来的多。这是个信使,也是探路的卒子。‘牧羊人’很谨慎。”)
这次交锋,双方都只是试探,并未暴露底牌。但林晚晚确认了两点:第一,“牧羊人”及其背后的势力确实存在,并且对“林晚”的研究和“归途计划”极为关注;第二,他们正在试图接触并利用她。
意外的插曲:沈怀安的天赋
在应对这暗流汹涌的同时,苏晴那边传来了一个让林晚晚有些意外的消息。
沈怀安在幼儿园的一次简单逻辑思维游戏中,展现出了远超同龄人的专注力和解题能力,尤其对数字和图形异常敏感。老师评价他“有着惊人的直觉和逻辑天赋”。
(苏晴在视频通话中既骄傲又有些无措:“晚晚姐,我也不知道这算好算坏…就是觉得,这孩子好像特别像…他爸爸小时候…”)
沈默…那个曾经在商场上也曾以精明和计算能力着称的男人。
(林晚晚看着视频里沈怀安专注摆弄几何积木的小身影,内心复杂:沈家的基因…或许,这孩子的未来,不该被上一代的恩怨所束缚。)
她吩咐周薇,为沈怀安寻找合适的、能够引导和开发他天赋的启蒙老师和资源,但强调必须在绝对安全和可控的环境下进行。
风暴前夕的布局
初次接触后,“牧羊人”那边暂时没有了动静,但林晚晚知道,这不过是暴风雨前的宁静。对方在评估,在等待更好的时机。
她加紧了布局:
1. “烛龙”加速:她向“烛龙”项目组投入了更多资源,要求他们尽快在“林晚”另一条技术路径上取得阶段性成果,这是她未来谈判或反击的重要筹码。
2. 安全网络收紧:内部安保和网络安全等级再次提升,对所有接触核心数据和技术的人员进行二次核查。
3. 情报网撒开:通过顾言之和其他隐秘渠道,加大对“新生代”、“梁教授”及其背后基金会的调查力度,同时开始留意国际上任何与“意识干预”、“神经重构”相关的异常科研动态或商业动向。
以身为饵,林晚晚成功地引起了“牧羊人”的注意,并完成了初次交锋。虽然未能窥见对方全貌,但确定了敌人的存在和大致方向。她知道,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对方如同隐藏在深海下的巨兽,下一次露面,必将掀起更大的风浪。而她,必须在这风浪来临之前,准备好足够坚固的船和足够锋利的矛。女王的猎杀,已悄然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