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茶幼苗在玉佩空间内破土而出,舒展着蕴含灵光的嫩叶,为这方小天地更添几分生机。刘丽丽心中欢喜,却并未因此有丝毫松懈。她深知,这空间内的灵草灵茶,虽是难得的机缘,足以让她在凡俗间打下坚实基础,甚至活得更久些,但终究格局有限。前世林薇薇能凭借玉佩崛起,其背后定然牵扯到更为广阔、更为神秘的层面——那传说中的修仙界。
真正的长生久视,通天大道,绝非困守于一隅之地能够成就。她必须走出去,必须寻找到通往那个世界的门径。而根据曾祖手札残篇中语焉不详的提及,以及前世林薇薇崛起后一些蛛丝马迹的传闻,那神秘莫测、被无数神话传说环绕的昆仑山脉,极有可能便是关键所在。
此事关乎道途根本,不可不察,亦不可不早作准备。
自那日后,刘丽丽便利用起一切可利用的闲暇时间,悄然开始了对昆仑山的探寻。白日里在“创想时代”实习,她依旧是那个勤恳低调的实习生,但在午休时分,当同事们或闲聊或小憩,她却常常借口透气或散步,悄然溜出办公区,前往公司内部那间规模不大、却收藏了不少地方志与古籍影印本的图书馆。
图书馆位于写字楼僻静的一角,平日少有人至,只偶尔有研究本地历史的老人前来。空气中弥漫着旧纸张与油墨特有的沉静气息。刘丽丽目标明确,径直走向标着“地理志异”、“古籍丛刊”的书架。
她踮起脚尖,从书架高层取下一本纸张已然泛黄、封面破损的影印本——《山海经》。小心翼翼地翻开,指尖拂过那些竖排的、带着古朴韵味的文字与粗犷的插图。她的目光在《海内西经》篇停留许久,细细研读着关于昆仑的记载:“海内昆仑之虚,在西北,帝之下都。昆仑之虚,方八百里,高万仞……面有九门,门有开明兽守之,百神之所在。”
“方八百里,高万仞……百神之所在……”她低声咀嚼着这些字句,心中波澜微起。这描述已非凡俗山岳,更像是一处被隔绝的、神圣的领域。“门有开明兽守之”,是否暗示着入口有灵物或阵法守护?
她又寻来一本清代学者所着的《昆仑山脉考》,虽是地理考据之作,但其中亦有些耐人寻味的记载:“……故老相传,昆仑深处有异境,云雾缭绕,四季如春,时现海市蜃楼之景,然人迹罕至,偶有樵夫猎户误入,亦多迷失方向,不得其径而出,疑有天然迷阵阻隔……”
“异境”、“云雾缭绕”、“天然迷阵”——这些词汇组合在一起,让刘丽丽愈发确信,昆仑山绝非表面看起来那般简单。那所谓的“迷阵”,极有可能便是修仙小说中常提及的、隔绝凡俗与修真界的结界或阵法!
古籍的记载缥缈而隐晦,她需要更贴近现实的佐证。回到工位,她借着处理工作的间隙,分心二用,悄然打开了电脑浏览器。她并未直接搜索“修仙”、“结界”这等惊世骇俗的词汇,而是将目标锁定在了一些户外探险、驴友交流的论坛上。
在搜索栏中输入“昆仑山深处探险”、“无人区见闻”等关键词。顿时,屏幕上涌现出大量帖子,多是记述旅途艰险、风光壮美,或是分享生存技巧。刘丽丽耐心地一一点开浏览,目光锐利如鹰隼,不放过任何一丝可能隐含特殊信息的细节。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翻找了数十页之后,一个发布于五年前、已然沉底的帖子引起了她的注意。发帖者Id名为“西域独狼”,帖子的标题是《七月独闯昆仑西麓无名峡谷,有些经历至今难忘》。
刘丽丽立刻点开。帖子详细记述了这位驴友如何避开常规路线,深入昆仑山西麓一处地图上未有标注的峡谷。文字间充满了对壮丽景色的赞叹,但其中几段描述,却让刘丽丽屏住了呼吸:
“……那峡谷入口极为隐蔽,被乱石和枯木半掩着。进去之后,感觉立刻就不同了。怎么说呢,空气特别清新,吸一口就觉得浑身舒坦,连爬了几小时山的疲惫都减轻了不少,脑子也格外清醒……最奇怪的是,一进峡谷,手机就彻底没了信号,指南针也像发了疯一样乱转,根本指不准方向……谷里常年飘着一层淡淡的白色雾气,不像山外的雾那么湿冷,反而有点暖洋洋的感觉,而且能见度不低,就是透着股说不出的神秘……”
“浑身舒坦”、“脑子清醒”——这像极了身处灵气浓郁之地的感受!“手机没信号”、“指南针失灵”——这分明是强烈磁场或能量场干扰的现象!“淡白雾气”、“暖洋洋”、“神秘”——这与《昆仑山脉考》中描述的“异境”、“云雾缭绕”何其相似!
刘丽丽心中激动,立刻看向帖子下方附带的几张照片。由于年代久远,像素不算很高,但其中一张拍摄峡谷内部的照片,清晰可见两侧陡峭山壁,以及峡谷上空萦绕的、如同轻纱般的淡白色雾气,与周遭晴朗蓝天形成鲜明对比!
就是这里!此地极有可能便是一处结界边缘,或是通往某处秘境的入口!
她不敢怠慢,立刻将这篇帖子的全文、尤其是关键描述段落,以及那张带有雾气的照片,迅速截图保存。又根据帖主描述的方位与附近的地标,在地图软件上反复比对,最终标记出了一个大致的地理坐标。
将所有这些资料——古籍摘录的关键段落、驴友帖子的截图与坐标,分门别类,整理成一个详细的文档。随后,她取出一个早已准备好的、带有密码锁的微型U盘,将文档存入其中,小心贴身收藏。
做完这一切,她才长长舒了一口气,感觉心中踏实了不少。这些准备,如同在迷雾中点亮了几盏微弱的灯,虽未能照彻前路,却至少指明了可能的方向。
夜晚,回到家中。刘丽丽凝神进入玉佩空间。空间内灵气依旧充盈,灵脉莹莹,灵泉潺潺。她走到那片新垦的灵田旁,看着那几十株龙井茶苗在短短时间内又长高了一小截,嫩叶舒展,灵光流转,长势极为喜人。
指尖轻轻拂过那充满生机的叶片,刘丽丽的目光却仿佛穿透了这方寸空间,投向了那遥远而神秘的西方昆仑。
凡世间的这些灵茶、灵草,是她积累资本、改善体质、隐藏自身的铺垫,是坚实的基石。但她的目标,始终是那昆仑山后可能存在的、更为广阔的修仙世界!那里,才有真正的长生法,通天路,以及了结前世恩怨因果的可能!
“路要一步步走,根基要一点点夯实。”她低声自语,眼神坚定而沉着,“眼下搜集的每一条线索,做的每一分准备,都是为了将来能够更稳妥地踏上那条路。”
她盘膝坐于灵脉之旁,开始运转《清灵诀》。灵气如潮,涌入经脉,汇入丹田。修炼之余,脑海中亦在不断推演、完善着未来的计划。仙途渺渺,道阻且长,然她心志已定,必当披荆斩棘,步步为营,直至得窥大道真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