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硕没马上说话,而是走到光线更稳的大灯下面,一个字一个字的看,就连每个字距行距都简单测量了一遍。
同时,脑海中的“灵魂AI”正在飞快运转,把眼前的清样和之前设想的完美版面做了精确到毫米的比对和分析。
「样品分析中……头条新闻标题字体是初号宋,视觉冲击不够,建议加大一号到特大号……
副标题和主图片下面间距太大,多了3.5毫米……
第三段第七行,‘急需’被错排成‘急需’……
右下角小标题那里,‘参差不齐’错成了‘参差不齐’……
整体视觉重心有点偏左,需要微调……」
信息一下子涌进来又被郑硕快速消化。
他拿起早就准备好的红笔,手腕很稳,准确地在纸上写写画画:“这里,标题换成特大号的字体,加粗。
这里,图片整体往下移三分,注意对齐中线。
还有这里跟这里,”他的笔尖点在那两个错别字上,“马上改。”
陈国华凑近看着那像用尺子量过一样的标注,一脸惊讶和佩服:
“老板,您真是太厉害了……这眼睛是真毒啊!这几处我们校对组反复查了三遍都没看出来,尤其是这个间距和错字……”
他心里忍不住夸赞,这位年轻老板对细节的要求,比他以前见过的所有报业大佬都严格。
这时候,编辑部主任李美凤脚步很快地走过来,她的脸色不像陈国华那样兴奋发红,反而有点凝重,眉头皱得紧紧的。
“老板。”她声音压低,语气很急,“我们《凤凰日报》创刊号的约稿出现问题了。
之前谈好的几位知名专栏作家,刚才差不多同一时间打电话,用各种理由推掉了我们的邀请,话说得客气,但意思都很明确——没时间写。”
她停了一下,又说:“我个人觉得,这不像是巧合。”
郑硕眼神微微一紧,瞳孔里闪过一道冷光。
他几乎立刻断定,是有人在背后施压,想在他们新报纸刚办、最需要内容的时候就切断他们的优质稿源。
这是常见但很有效的竞争手段。
“把婉拒的名单给我。”他声音很平静,听不出什么波动。
接过名单快速看了一遍,大脑和灵魂AI同时检索这些作家的最新信息。
过了一会儿,他的手指点在其中一个名字上——
“这位张教授,我记得他最近在《明报》的专栏被缩了篇幅,好像对那边有点不满。
你让编辑部马上约一个独家专访,主题就定‘香江教育的未来十年’,版面给他留够,稿费也按最高标准开。
要重点表达出我们的诚意,强调我们尊重他的独立见解。”
李美凤先是一愣,接着好像明白了什么,眼里露出一丝佩服。
老板不仅一下子看穿了问题的本质,立刻找到了反击的办法,还精准抓住了对方潜在的需求。
“明白了!我这就亲自去安排。”她转身离开,脚步明显轻快了一些。
------
时间:1974年1月10日,下午。
地点:南洋工业大厦·凤凰传媒有限公司。
紧张的气氛稍微缓和了点,但节奏依旧没慢下来。
郑硕正在自己办公室审《今日头条》的发行方案,想办法在有限的预算里规划出最高效的送报路线。
突然,发行部主任黄启明连门都没敲就急急忙忙冲了进来,满头是汗,一脸惊慌。
“老板,不好了!纸张供应出问题了!”他气喘吁吁地说,
“本来已经谈好的三家供应商,都像约好了一样,刚才一个个打电话来说库存突然不够,最快也要到下周三才能给我们供货!”
郑硕从文件上抬起头,目光锐利:“是只有一家这么说,还是全都这么说?”
“全部!而且说法……还出奇地一致!”
黄启明压低声音,上前一步,几乎是在耳语,“老板,我私下找认识的人打听了一下,似乎是《东方日报》那边放话了。
哪家纸商要是还敢给我们供纸,他们就立刻停止和那家的一切合作!他们这是要断我们的命根子啊!”
《东方日报》是现在的报业三巨头之一,销量非常大,每天用的新闻纸数量大的惊人。
他们以这样子的条件威胁纸张供应商——分量还是非常重。
办公室里的空气一下子凝固了下来。
黄启明紧张地看着郑硕,他在等老板的指示,也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创刊号延期。
可这对一家新报纸来说,这将会是一场劫难。
不管是声誉还是公信力都将遭到致命打击
郑硕沉默了一会儿,手指关节轻轻敲着桌面,发出“嗒嗒”的规律响声。
他的大脑在飞快思考,灵魂AI也在高速计算。
忽然,他抬头问:“印尼那批进口纸,货轮什么时候到港?”
“最快……最快也还要十天。”黄启明愣了一下,他没想到老板先问这个。
“先用我们之前为应急预留的那批储备纸顶上去,优先确保《今日头条》创刊号的印刷量够。”
郑硕果断决定,语气不容商量,
“同时,立刻联系濠镜和湾湾的纸商,询价、下单,多找几家一起谈,别只靠一个渠道。另外……”
他目光炯炯地看向黄启明,
“……让采购部的人换上便服,悄悄去接触新界那些规模小、不太起眼的本地纸厂和仓库。
告诉他们我们现在急需一批新闻纸,量可以少,但交货必须快,价格我们可以适当提高一点。
记住,这次行动一定要保密。”
黄启明听着这一连串清晰、有条理又实际可行的指令,心里的慌乱很快被镇定代替。
“是!老板,我马上去办!”他转身冲出去,对这位年轻老板的临危不乱和老练手段有了新的认识。
傍晚的时候,报社气氛没缓和,反而更紧张了。离预定开机印刷只剩六个小时。
最后几版稿件还在编辑部做最后的修改和争论,排版房的压力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