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父那句“关于你未来规划的事情,我们需要好好谈一谈”,像一块冰冷的玉石投入看似平静的餐盘,激起的涟漪无声却清晰地扩散至包间的每个角落。
林知意握着筷子的指尖微微收紧,她能感觉到身旁陆辰屿的身体有瞬间的僵硬。空气中的氛围从初见时的客气拘谨,陡然变得凝重起来。
“好的,爸。”陆辰屿的回答听不出情绪,他拿起公筷,为父亲布了一道清淡的蟹粉狮子头,动作流畅,试图维持着表面的平静,“您尝尝这个,是这里的招牌。”
陆父微微颔首,用餐姿势优雅而标准,带着一种刻入骨子里的规范感。他没有再看林知意,仿佛她只是一个无关紧要的背景板,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陆辰屿身上,以及他即将要谈论的“正事”上。
这顿饭吃得异常安静。除了必要的、关于菜品味道的寥寥数语,几乎没有更多的交流。陆父偶尔会问及陆辰屿课业上的一些细节,问题精准而专业,像是在进行一场非正式的学术答辩。陆辰屿的回答言简意赅,逻辑清晰,但林知意能听出他语气中那份不同于平时与她交谈时的、刻意保持的疏离与严谨。
她安静地吃着东西,努力降低自己的存在感,心里却如同揣着一只不安分的小兔。陆父那种不怒自威的气场和完全忽略她的态度,比直接的质疑更让人倍感压力。
餐毕,服务生撤下残羹,重新沏上一壶清茶。氤氲的热气稍稍驱散了一些冰冷的气氛。
陆父用茶盖轻轻拨弄着浮叶,终于再次将目光正式投向林知意,那眼神依旧没什么温度,像是在评估一件物品的参数。
“林同学是美术系的?”他开口,语气平淡,听不出是询问还是陈述。
“是的,伯父,我学油画。”林知意坐直身体,尽量让自己的声音保持镇定从容。
“嗯。”陆父不置可否地应了一声,视线在她脸上停留片刻,又转向陆辰屿,仿佛刚才那句问话只是出于最基本的礼节,“艺术需要天赋和持续的投入,不容易。”
这话听起来像是肯定,却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属于另一个领域的评判感。林知意抿了抿唇,没有接话。
陆父不再看她,重新聚焦于陆辰屿,进入了今晚的核心议题。
“你之前那个获奖的项目,我看过技术报告。想法不错,在应用层面有潜力。”他放下茶盏,发出清脆的磕碰声,“mIt的安德森教授团队,最近在类似方向有突破性进展,他们那边有一个联合培养的博士名额,方向很契合。我已经和安德森通过邮件,他看了你的资料,很有兴趣。”
mIt?联合培养博士?
林知意的心猛地一沉,下意识地看向陆辰屿。他垂着眼睑,盯着杯中起伏的茶叶,看不清神色。
陆父继续道,语气是不容置疑的笃定:“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国外的科研环境和资源,能让你走得更远。我希望你认真准备申请材料,下个月跟我一起去美国,当面和安德森教授谈一谈。”
包间里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林知意感觉自己的呼吸都停滞了。出国?博士?如此突然,如此遥远……她下意识地摩挲着无名指上的戒指,那冰凉的触感此刻却无法带来丝毫安抚。
陆辰屿终于抬起头,看向他的父亲,眼神复杂,里面有挣扎,有预料之中的无奈,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反抗。
“爸,”他开口,声音有些干涩,“这件事……我需要考虑。”
“考虑?”陆父的眉头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语气依旧平稳,却带上了更强的压迫感,“辰屿,我以为你的目标一直很明确。在计算机领域,顶尖的学术训练和平台意味着什么,你应该很清楚。感情用事,不应该成为阻碍你做出理性选择的因素。”
他的目光若有似无地再次扫过林知意,那意思再明显不过。
陆辰屿的唇线绷紧了,他放在桌下的手悄然握成了拳。林知意能感觉到他身体里压抑着的情绪。
“我的目标没有改变。”陆辰屿的声音低沉下去,却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坚定,“但实现目标的路径,不一定只有您指定的那一条。而且,有些承诺,”他顿了顿,目光与林知意担忧的眼神相遇,仿佛从中汲取了力量,“比学历和平台更重要。”
陆父看着他,眼神锐利如鹰,仿佛要穿透他的皮囊,看清他内心真实的想法。他没有立刻反驳,只是端起茶杯,缓缓啜饮了一口,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良久,陆父放下茶杯,身体微微后靠,审视着眼前这个似乎第一次明确表达出不同意见的儿子。他的脸上看不出喜怒,只有一种深沉的、难以捉摸的思量。
“看来,你确实长大了,有了自己的想法。”他的语气听不出是赞许还是失望,“我不会强迫你。但是,辰屿,”
他话锋一转,目光如同最精密的探针,锁定陆辰屿的双眼,
“你需要向我证明,你选择的这条路,你所看重的这些‘承诺’,值得你放弃或者说,推迟那条更被看好的捷径。证明你有能力,为你自己的选择,以及……可能因此产生的一切后果,负起全部责任。”
证明?如何证明?
陆辰屿迎上父亲的目光,包厢内刚刚缓和一丝的气氛,再次因为这句沉甸甸的“证明”而凝固。
未来的岔路口,清晰地横亘在眼前,而通往他所选择的那条路上的第一道关卡,已然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