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我父王给我的。”
“原本是要敬献给北元帝的。”
“后来我被大明俘虏了。”
“所以一直带在身边。”
“如今出嫁从夫,自然要交给夫君。”
伯雅伦海别从床上走下,从背后轻轻抱住朱涛,柔声道:“算不算天下最贵重的嫁妆?我的嫁妆一定是最珍贵的。”
“算。”
“这绝对是世间最稀有的嫁妆。”
朱涛的手微微颤抖,再次打开玉盒,从中取出一块玉石,边角镶金,稳稳托于掌心。
“寿命于天。”
“既寿永昌。”
传国玉玺!
传说以和氏璧雕成的传国玉玺。
亦有说法是取自蓝田玉。
众说纷纭,真假难辨。
但。
这是一件历代帝王梦寐以求的至宝。
唯有捧上传国玉玺。
方称正统之君。
传承千年的玉玺重现世间。
于古人而言。
乃是天降吉兆。
忆昔日。
秦始皇横扫六合,一统天下。
汉高祖英武不凡,得玉玺而平定四海。
楚汉争霸,不分伯仲。
这些盖世英雄。
皆曾手握此玺。
故而。
传国玉玺。
乃是神物。
王朝之象征。
气运之所系。
国运不衰。
朱涛掌中托着玉玺,眼神闪烁,似已成天下之主。
此即权力的巅峰。
拥有玉玺。
便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势。
“真霸气。”
伯雅伦海别见过无数豪杰猛将。
却仍痴迷地看着朱涛。
那股从骨子里透出的气势。
令人难以忘怀。
那般威严。
令人不由自主地倾心。
“海别。”
“我要先去坤宁宫一趟。”
“你在这里等我,等我把事情处理完,就带你回摄政王府。”
朱涛眼中闪过一丝不舍,将玉玺放回盒中,认真地对海别说:“你已经决定嫁给我了,感谢的话我就不多说了。这对我们老朱家太重要了。有了这块玉玺,谁也不能质疑我大明的正统地位。有苍天庇佑,才能平息天下悠悠之口。”
朱涛向来不信苍天有眼那一套。
可世人的看法,从来都不容辩解。
再多解释也是徒劳。
唯有寻得传国玉玺,方可一锤定音。
因此。
朱元璋始终在追寻传国玉玺的踪迹。
可一直以来,毫无头绪。
如今传国玉玺现身。
正可昭告天下。
大明才是正统。
“嗯。”
“你要谢我,那就见外了。”
“快去办事吧。”
“以国事为先。”
伯雅伦海并没有半点骄横之态。北元女子出嫁随夫,乃是根深蒂固的信念,她自然以夫家为重。
“嗯。”
朱涛轻轻吻了一下伯雅伦海别的额头,随即披上外袍,快步往坤宁宫而去。
若是让老朱得知这块玉玺重现人间。
怕是要激动得跳起来。
“爹!”
“娘!”
“大哥!”
朱涛兴奋地走入坤宁宫,只见身穿龙袍的大哥朱标正站在殿中,一旁是替他整理衣冠的朱元璋和马皇后。
“我儿子穿上龙袍,真是英气逼人。”
“你看这身材,多么合体。”
朱元璋眼中满是欣慰,嘴里不住夸赞。他一抬眼看见朱涛走进来,立刻招手笑道:“涛儿你也来试一试,爹给你也准备了一身龙袍,快过来穿上看合不合身?”
“我又不是皇嫡子。”
“也不是太子。”
“穿什么龙袍。”
朱涛白了一眼,直接坐上榻边,望着大哥朱标,忍不住笑道:“要是在别的朝代,这可是大逆不道的罪名。可咱大明,倒也有趣,爹逼着儿子穿龙袍,哈哈!”
“这可是你娘亲自为你们兄弟俩绣的!”
“山河锦绣纹龙袍。”
“寓意山河稳固,锦绣昌盛。”
“这双龙纹样。”
“正代表你们兄弟二人。”
“双龙齐心,共护江山。”
“这是你娘的心愿。”
“快去换上。”
朱元璋不耐烦地瞪了朱涛一眼,随即示意宫女太监将另一件龙袍取出,催促他换上。
“爹。”
“这不是重点。”
“重点是我帮您找到了传国玉玺!”
朱涛摆手阻止宫女靠近,随即打开手中的盒子,将传国玉玺取出,立时吸引了朱元璋与朱标的目光。
传国玉玺!
“竟真是传说中的传国玉玺!”
“这是天意在助我大明啊!”
朱元璋满脸激动,双手微微颤抖地接过朱涛递来的玉玺。
这哪里只是一块玉玺!
这是他朱家得国正当的铁证!
没错!
“一点没错!”
“相传当年王莽篡汉之时!”
“汉家太后怒摔传国玉玺!”
“后来为补全玉玺,特以一角金补之!”
“终于找到传国玉玺了!”
朱元璋虽然小时候没上过几天学,但如今可是大明的皇帝!
怎么可能不知道传国玉玺的分量!
“恭贺陛下!”
“大喜之日!”
“应天顺人!”
“玉玺归位!”
朱标和朱涛也纷纷表达敬意,立刻向朱元璋抱拳道:“有了这传国玉玺,今后谁若胆敢妄言非议,便是大逆不道!”
“哈哈哈!”
老朱笑得合不拢嘴。
没想到有生之年!
竟能亲眼见到传说中的传国玉玺!
真是人生一大快事!
“下旨!”
“玉玺乃天赐,大明当万世昌盛!”
“诏告天下百姓,免除一年赋税!”
“大明万岁!”
朱元璋捧着传国玉玺爱不释手。
恨不得晚上抱着它入睡。
但没过多久,他便不舍地把玉玺递到朱标手中,略带心疼地说:“拿去吧,别让咱再看见它。”
他现在不处理朝政。
玉玺留着也没什么用。
还不如交给太子保管。
“爹。”
“不如将玉玺存放大明宫。”
“您若要用,也方便。”
朱标当然明白老朱的心情。作为长子,他自然不愿让父亲为难,便笑着说道:“再说了,即便您给了我玉玺,我也只是替您下几道命令而已。您不如重新执掌国事,如何?”
“咱倒觉得不急。”
“能用一次玉玺发旨。”
“咱就满足了。”
“咱不能占着位置不做事。”
“你是咱的儿子,更是储君。”
“得替咱担起这江山。”
朱元璋懒洋洋地靠回榻上,哪里还有当年的威严,只是没好气地看了朱标兄弟一眼:“你们就是不想让咱歇歇,咱现在就图个清闲,有这两个孙子就够了,剩下的事,都交给你们了。”
“爹。”
“这玉玺是我千辛万苦找回来的。”
“您就不给点奖赏?”
朱涛也气哼哼地坐在朱元璋身边,伸手说道:“您这位皇帝当得可真不地道,我找了多久才把玉玺带回来,您连句好话都没有,儿子心里可真不是滋味。”
“少啰嗦。”
“你的地位也不比你大哥差。”
“摄政亲王。”
“咱还能赏你啥?”
“该给的咱都给你了!”
“你要不看坤宁宫哪件东西顺眼,搬回家去吧。”
老朱直接白了他一眼。
还想要奖赏?
你还要不要脸了!
摄政王府底蕴深厚,钱财方面自然不缺。
那权势呢?
开什么玩笑。
当今天下,还有谁的权势能超过太子和摄政王?
几乎将朱元璋的权力一分为二。
还谈什么赏赐?简直是笑话!
“这老头!”
朱涛望着朱元璋耍赖的样子,无奈地对朱标摇头一笑:“大哥,你身上这身龙袍真是威风,明天就穿着它去上朝吧,咱兄弟俩好好露一手!”
“嗯。”
朱标没说什么,轻轻点头。
旁边的马皇后则走上前来,从朱涛手中接过龙袍,随即招呼宫女们动手,帮他更衣。
“我儿子穿上龙袍,就是比他爹更精神!”
看着换好衣袍的兄弟二人,马皇后忍不住夸赞道。
“等等!”
“你要夸儿子,我无话可说。”
“但你能不能别老是扯上我?”
“我怎么你了?”
朱元璋一听,顿时不乐意了。这婆娘,什么事都扯上他!
他可是皇帝!
就不能给点面子?
“大哥。”
“空印案已经查得差不多了。”
“山东的灾情也逐渐缓解。”
“老三也快回京了。”
“现在最要紧的是‘摊丁入亩’的事,明天早朝你怎么表态?”
坤宁宫内,没人愿意理会朱元璋。只见朱涛翻了个白眼,转头看向朱标:“今天我刚收拾了朱文正,估计他明天不会提这事,可能连朝都不来。要是压不住南江王府那一支,咱们的‘摊丁入亩’恐怕也推不动。”
“这事我回来时就跟爹商量过。”
“不能操之过急。”
“再说,明年春耕之前,土地还不能丈量清楚。”
“等春耕开始时,派锦衣卫下去丈量。”
“每一寸土地都要登记清楚。”
“一点都不能出错。”
“先从江淮一带试行。”
“再一步步推广到整个大明。”
朱标的意思很明确:摊丁入亩要循序渐进。
既不能激起百姓怨愤,也不能逼急了世家豪族。
毕竟治理一个国家,讲究的是平衡。
等摊丁入亩深入民心,
大明就有了与世家抗衡的底气。
有百姓支持,
那些豪族又能翻起什么风浪?
“在我大明铁骑面前,”
朱涛冷声道,“谁还敢反抗?”
“若真有人不识好歹,那就让我亲自带兵,把这些世家连根铲除!”
朱涛不是迂腐的古人,他心中没有太多顾虑,只有对这些腐朽势力的轻蔑。在大明军队的威慑之下,任何反对的声音,都不过是螳臂当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