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龙开幕之夜,顾氏展览中心仿佛被施了魔法,通体晶莹剔透,如同坠入都市心脏地带的一枚巨型旷世明珠,吸引着全城的目光。红毯从车水马龙的街边迤逦铺展,直通那扇洞开的、象征着顶级圈层的大门。
两侧媒体区早已严阵以待,镁光灯如同蓄势待发的星河,每一次疯狂的闪烁,都贪婪地捕捉着每一位踏足其上的政商名流、文化巨擘的身影,将他们的华服、珠宝与笑容定格成明日头条的素材。空气里,高级香槟的气泡细微炸裂声、交织缠绵的数百种香水尾调、与从恒温恒湿展柜中隐隐透出的、冷静的艺术品保养剂气息混合在一起,发酵成一种专属名利场顶端的、令人眩晕的浮华与躁动。
林舒安立于这片光华中央。她身着的月华色丝缎晚礼服,是顾怀笙提前数日通过周谨安排的、由那位以其极简与精准剪裁闻名的顶尖设计师闭关完成的艺术品。它没有冗余装饰,仅凭流畅如第二层肌肤的线条与流淌着柔和光泽的面料,便完美勾勒出她纤细却不失力量感的身形,衬得她裸露的肌肤莹润如玉,周身散发出的清贵气度,与现场珠光宝气的喧嚣形成了奇异的隔离感,反而更引人注目。
她站在顾怀笙身侧,略后半步,恰到好处的位置,既显示了陪伴,又保有独立的姿态。他一身经典黑色礼服,气质冷峻如渊,她则皎洁如月,奇异地中和了他过强的锋芒,构成一幅赏心悦目的画面,迎接每一位重量级宾客。
当人流逐渐汇聚到核心的“时空对话”展区时,无需任何人引导,林舒安作为这个单元灵魂的铸造者,自然成为了所有目光的焦点。她手中空无一物,没有讲稿的束缚,步履从容不迫,行走间裙摆微漾,如同水面泛开的涟漪。站定在《秋山萧寺图》的苍茫山水与充满未来感的“虚实借景”装置之间,她清越的声音响起,不高,却奇异地压下了周围的低语,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她目光扫过在场那些或好奇、或审视、或期待的面孔,心中并非全无波澜。她知道,这里有多少人是冲着顾怀笙而来,又有多少人,是想看看她林舒安究竟是何方神圣。一丝微小的紧张如电流般窜过脊背,但当她看到大哥林书鑫站在人群稍远处,投来沉稳鼓励的目光时,那紧张便迅速沉淀下来。她深吸一口气,将全部心神沉浸到她要表达的核心。
“诸位眼前所见的,并非一次简单的古今艺术品并列。”她开口,声音带着一种抚平躁动的宁静力量,“我们尝试构建的,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故而,我想邀请诸位暂时放下对技法、流派的考据,先一同思考一个问题:我们今日,应如何与古人的山水观对话?”
这个充满哲学意味的开场,瞬间提升了讨论的层级。她稍作停顿,让问题在众人心中落定,随即引经据典,声音如清泉流淌:
“北宋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有言:‘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 这‘四可’,道尽了古人于山水之中寻求的理想栖居状态——身体可以行走其间,目光可以尽情徜徉,精神可以逍遥游历,心灵甚至可以将其视为安身立命之所。”
她的目光引导众人看向《秋山萧寺图》中那隐于云雾的萧寺、可攀援的山径,仿佛带着他们神游那片理想的山水。随即,她话锋微转,视线投向那面镜面装置中反射出的、冰冷而疏离的《天际线》影像。
“而当我们转身,通过这面装置‘借景’我们身处的现代都市时,我们看到的是什么?是可行之途,纵横交错如蛛网;是可望之景,摩天大楼直插云霄。然而,”她语气微微沉凝,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慨叹,“在这钢铁森林之中,那份‘可游’的闲适与‘可居’的安心,是否还在?我们与自然、与传统精神家园的距离,是拉近了,还是更远了?”
人群中,几位素来以眼光毒辣、评论苛刻着称的文化评论家,原本抱臂而立的表情渐渐松动,眼神中流露出深思。有人不自觉地点着头,与身旁同伴交换着心照不宣的眼神。林舒安的阐释,巧妙地将古典美学理论与当代都市人的生存困境连接起来,赋予了古老画作强烈的现代生命力,也让冰冷的城市影像充满了人文反思的温度。
就在林舒安的阐释抵达顶点,引发深思之际,顾怀笙极其自然地向前半步,与她并肩。他没有看她,目光沉稳地扫视全场,接过了话题。
“林顾问为我们揭示了此次沙龙的精神内核。”他的声音低沉有力,带着天生的掌控感,“而顾氏基金会致力于此类文化实践的初衷,正是希望搭建这样一座桥梁——不仅连接古今艺术形式,更旨在探索如何将传统文化中的智慧与美学,转化为滋养当代城市生活的养分,赋予快速发展的都市以更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更宜居的人文温度。这并非一次性的展览,而是一个长期文化战略的开端。”
他精准地在她构建的哲学框架上,落下了商业与战略的基石。没有抢白,没有割裂,而是完美的承接与升华。林舒安在他开口的瞬间,便默契地微微侧身,将主导权自然交递,目光落在他轮廓分明的侧脸上,心中掠过一丝难以言喻的触动。他们甚至不需要事前排练,所有的节奏转换都发生在电光火石之间,源于连日来培养出的、对彼此思维模式的深刻理解。
他掌控着交流的节奏与宏观格局,如同船长把握航向;而她,则负责点亮航路上的灯塔,赋予旅程以灵魂与深度。这一收一放,一宏观一微观,配合得天衣无缝。
原本一些角落里关于她“凭借家世攀附顾家”、“不过是花瓶顾问”的窃窃私语,在这无可指摘的专业表现、充满创见的构思、以及她与顾怀笙之间流露出的、远超普通工作伙伴的默契面前,彻底失去了市场。人们看向林舒安的目光,从最初对她外貌与身份的惊艳或审视,逐渐转变为对其学识、才华与气度的由衷欣赏与尊重。
她用自己的实力,稳稳地在这片原本属于顾怀笙的战场上,开辟了属于自己的疆域,赢得了踏入这个顶级圈子的第一张,也是最硬的一张入场券。 而这璀璨的登场,仅仅是她将要书写的故事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