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有个姓于的人,因为行事风格过于计较,大家都戏称他为“愚公”。不过,这个称呼并非因为他像传说中移山的愚公那样坚韧不拔,而是因为他实在太过吝啬,对钱财看得极重,一块铜板都恨不得掰成两半花。
愚公家的篱笆早已破败不堪,东倒西歪,仿佛一阵风就能将其吹倒。屋顶的瓦片也裂开了好多,抬头望去,就像天空中破了一个个小窟窿。可愚公却觉得,这些还能将就用,修缮什么的,太浪费钱了。
有一天夜晚,天空突然乌云密布,狂风呼啸而来。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地砸下来,转瞬间就变成了倾盆大雨。雨水从屋顶的破瓦片处直灌而下,屋里顿时成了一片汪洋。愚公一家被这突如其来的状况惊醒,妻子和孩子们吓得惊慌失措,在屋里东奔西跑,试图找个干燥的地方躲避。可这雨实在太大了,屋子四处漏雨,他们根本无处可藏。不一会儿,全家人都被淋得浑身湿透,狼狈不堪。
妻子又气又急,一边跺脚一边大声责骂愚公:“我当初嫁给你,还以为你家多富裕呢,没想到竟跟着你过这种苦日子!你看看这还是个家吗?你是怎么当父亲的?怎么当丈夫的?”孩子们也在一旁哭哭啼啼,吵着要找个干净的地方。愚公被骂得满脸通红,低着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他心里虽然心疼钱,但看着家人被淋成这样,也实在没办法,只好咬咬牙,决定第二天就请人修屋。
好不容易熬到天亮,雨终于停了。愚公看着满屋子的狼藉,不情不愿地请来了村里的工匠。看着工匠们爬上屋顶,一块块地更换瓦片,修补漏洞,愚公心里不停地犯嘀咕,那模样仿佛每一块瓦片都是从他身上割下来的肉一样。他嘴里还不时地喊道:“轻点啊,别浪费材料,这可都是钱呐!”“哎呀,那片不用换啊,不是还能用吗?”
屋子终于修好了,可也花费了愚公不少银子。说来也奇怪,自从修好屋子以后,接连两个月,天空都是万里无云,阳光明媚,每天晚上也都是万里晴空,根本没有一点要下雨的迹象。愚公每天望着修好的屋顶,心里那叫一个后悔啊。他不停地唉声叹气:“这怎么还不下雨啊?早知道就不修了,白白花了这么多银子,这钱花得也太冤枉了。”
邻居们听说了这件事,都哭笑不得。他们纷纷劝愚公:“愚公啊,修屋子是为了长久打算,也是为了以后遮风挡雨,不能光看眼前这几天不下雨就觉得亏呀。”可愚公哪听得进这些话,依旧沉浸在自己的懊恼之中,逢人就抱怨自己修屋花了冤枉钱,每日都沉浸在自己的懊恼中不能释怀。
其实,聪明的小朋友们都知道,做事要有远见。真正的智慧在于为必然到来的风雨提前准备。吝啬与短视,往往会在未来被迫付出更大的代价。就像愚公一样,如果他能早点修缮房屋,就不会在暴雨来临时让家人受苦,也不会因为一时的“节省”而花费更多的银子去补救。所以,我们要学会为未来打算,不要因为一时的吝啬而忽略了长远的利益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