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回:天伦得享慰道心,稚子纯真涤尘虑 (上)
“两年……?”
李之源怔立在庭院中,耳边回响着老管家福伯那带着激动与哽咽的话语,目光扫过眼前既熟悉又透着些许陌生感的儿女们,心头仿佛被什么东西重重撞了一下。
时光,竟在他穿梭于碧波玄界与那混沌节点时,悄然加速,偷走了整整一年的光阴!
他看着那个在繁花怀中,睁着乌溜溜大眼睛、好奇打量着自己的稚童,那血脉相连的感应无比清晰,这是他的孩子,一个在他离家期间降生、已然一岁多的孩子!而记忆中尚在襁褓、咿呀学语的李狗蛋,如今已是个满院子疯跑、虎头虎脑的三岁小童,正扯着明珠的裙角,指着突然出现的他,口齿清晰地嚷着:“娘亲,看!那个人!”
还有那四个由他亲自赐名“空、明、清、灵”的孩子,如今也已两岁,虽仍是稚龄,却已能稳稳当当地走路,跟在哥哥李狗蛋身后,或是安静地蹲在地上看蚂蚁,或是摆弄着手中的小玩意儿,眉眼长开了不少,依稀可见当初他感知到的不同气质——李空的沉静,李明的澄澈,李清的活泼,李灵的机敏。
府中的花木,亭台的漆色,乃至下人们眼中那由最初惊愕迅速转为狂喜的神情,无一不在印证着“两年”这个冰冷而确凿的事实。
一股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涌上李之源心头。有错过儿女成长关键时期的遗憾,有对家中妻儿骤然多出两年等待的愧疚,更有对那紊乱时空法则的深深忌惮。
“之源?!”
“王爷!”
惊喜的呼声接连响起。
首先闻讯赶来的是唐王妃。她见到安然归来的儿子,眼中虽有瞬间的湿润,但更多的却是一种“果然如此”的释然与习惯。她这个儿子,自打开窍修行以来,行事便愈发神龙见首不见尾,动辄闭关数月,这次时间虽长了点,但总归是平安回来了。她上前拉住李之源的手,上下打量,语气带着嗔怪,却掩不住关切:“你这孩子,一闭关就是两年,连个信儿都没有!可叫我们好生惦记!快让娘看看,瘦了没有?没受伤吧?”
“母亲,我没事,让您担心了。”李之源心中一暖,握住母亲的手,感受到那份看似平常却深沉如海的母爱。母亲的反应,让他因时光流逝而有些纷乱的心绪,稍稍安定下来。
紧接着,五道倩影带着香风,几乎是同时从不同方向疾步而来。
明月依旧清冷如月,但此刻那清冷的眉眼间却染上了难以抑制的激动与一丝委屈,她怀中抱着刚满两岁的幼子,快步上前,声音微颤:“王爷!”千言万语,似乎都堵在了这一声呼唤里。
明珠眼中瞬间蓄满了泪水,如同断了线的珍珠般滚落,她不管不顾地扑过来,抓住李之源的胳膊,带着哭腔:“之源哥哥!你终于回来了!我们都以为……以为……”后面的话哽咽着说不出来。
苏云和柳萱儿也是一脸的欣喜若狂,围拢过来,美眸中水光涟涟,满是思念与后怕。连平日里最为跳脱的柳萱儿,此刻也只是紧紧抓着李之源的衣袖,红着眼圈,不住地重复:“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繁花抱着那个一岁多的孩子,站在稍后一些,脸上带着温柔而欣慰的笑容,眼中同样有着晶莹在闪烁。她怀中的孩子似乎感受到了母亲的情绪,也睁着大眼睛,好奇地看着被众人围住的李之源。
看着五位侧妃真情流露的模样,感受着她们那份失而复得的喜悦与深藏的担忧,李之源心中愧疚更甚。他伸出双臂,将离得最近的明月和明珠轻轻揽住,又对苏云、柳萱儿和繁花投去安抚的目光,声音温和而带着歉意:“是我不好,此行出了些意外,耽搁了时日,让你们久等了。”
他的归来,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瞬间打破了王府因他“长期闭关”而维持了两年的某种平静。下人们奔走相告,脸上洋溢着发自内心的笑容。整个王府,因为男主人的突然回归,而充满了鲜活的热闹气。
好不容易安抚住激动不已的妻妾们,李之源的注意力,终于完全落在了那几个已经有些“陌生”的孩子身上。
三岁的李狗蛋,此刻正被明珠拉着,有些怯生生又带着十足好奇地看着他。小家伙虎头虎脑,眉眼间颇有几分李之源幼时的影子,只是皮肤因时常在院子里玩耍而晒成了健康的小麦色,显得格外结实。
“狗蛋,这是爹爹,快叫爹爹。”明珠柔声引导着儿子。
李狗蛋眨巴着大眼睛,歪着头打量了李之源片刻,似乎是在回忆,又像是在确认。过了好几息,他才仿佛终于将眼前这个人与记忆中某个模糊的印象重合,小嘴一咧,露出几颗小米牙,带着点试探和不确定,清脆地喊了一声:“爹……爹爹?”
这一声呼唤,如同带着奇异的力量,瞬间击中了李之源心中最柔软的地方。他蹲下身,平视着儿子,脸上露出了这两年来第一个真正舒心而温暖的笑容,伸出手,轻轻摸了摸儿子的小脑袋:“哎,狗蛋,是爹爹回来了。”
感受到父亲手掌的温暖和那毫不掩饰的慈爱,李狗蛋那点怯生瞬间烟消云散,属于孩童的活泼天性立刻占据上风。他欢呼一声,像个小炮弹似的扎进李之源怀里,用力抱住他的脖子,咯咯笑了起来:“爹爹!爹爹抱!”
李之源笑着将儿子抱起,感受着怀中那沉甸甸、暖烘烘的小身子,一种前所未有的满足感和责任感油然而生。他错过了儿子从蹒跚学步到奔跑如风的成长,错过了他咿呀学语到口齿清晰的过程,这份遗憾,让他更加珍惜此刻的团聚。
他将目光投向另外四个孩子。
两岁的四个孩子胎,性格差异已然十分明显。
长子李空,被明月牵着手,安静地站在一旁。他穿着玄色的小袍子,小脸白皙,五官精致,眼神沉静,不像个两岁的孩子,倒像个小大人。他只是静静地看着被父亲抱起的哥哥,又看看父亲,眼神里有关切,有好奇,却并没有像哥哥那样立刻扑上来。
长女李明,则由苏云带着。她穿着淡青色的衣裙,皮肤白皙,眼睛像她的名字一样,澄澈明亮,仿佛能映照出人心。她看着父亲,嘴角带着一丝羞涩而温柔的笑意,小手紧紧抓着母亲的衣角。
次女李清,是柳萱儿的女儿,穿着一身粉嫩,梳着两个小揪揪,正是最活泼好动的年纪。她看到哥哥被爹爹抱起来,立刻不甘示弱地挣脱了柳萱儿的手,迈着小短腿噔噔噔跑到李之源腿边,仰着小脸,声音清脆响亮:“爹爹!抱!清儿也要抱!”
最小的女儿李灵,依偎在繁花身边。她穿着鹅黄色的衣衫,眼睛最大最亮,乌溜溜的眼珠转来转去,打量着父亲和兄弟姐妹,小脸上满是机灵劲儿。她没有立刻上前,反而伸出小手指着李之源,对繁花咿咿呀呀地说着什么,似乎在询问确认。
看着这性格迥异的五个儿女,李之源心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柔情。他一手抱着咯咯笑的李狗蛋,弯下腰,用另一只手将跑过来的李清也轻松地捞了起来,一边一个,抱在怀里。
李清立刻发出了银铃般的笑声,得意地看向还被明月牵着的李空和李明,以及躲在繁花身边的李灵。李狗蛋则更加兴奋,在父亲怀里扭来扭去,指着弟弟妹妹们:“爹爹,空哥儿,明姐儿,灵妹!”
被点名的李空,依旧安静,只是眼神里多了些期待。李明则微微红了小脸,往苏云身后缩了缩,但又忍不住探头看向父亲。李灵见哥哥姐姐都被关注,也有些按捺不住,扯了扯繁花的裙子。
李之源岂会不懂孩子们的心思?他笑着对李空和李明招招手:“空儿,明儿,过来让爹爹看看。”
明月和苏云见状,轻轻松开了手。李空这才迈着稳稳的步子走过来,仰头看着父亲,声音不大,却清晰地说道:“爹爹。” 李明则有些害羞,被苏云轻轻推了一下,才慢慢挪过来,小声唤了句:“爹爹。”
李之源空不出手,便低下头,用额头轻轻碰了碰两个孩子的额头,柔声道:“空儿,明儿,爹爹回来了。”
最后,他看向繁花怀中最小的那个,也是他离家后才出生的孩子,眼神温和:“这是……”
繁花连忙柔声道:“王爷,这是您离家后第三个月发现的,是个儿子,妾身想着您不在,便未敢擅自取名,只按排行叫着‘小二’。如今您回来了,正好为他赐名。”
李之源看着那孩子,与自己血脉相连的感觉无比清晰。他略一沉吟,回想起碧波玄界那苍茫寂寥中的一线生机,以及自身对生死轮回的新悟,心中微动,道:“我观此子眉眼开阔,眸有生机,生于我离家之际,恰如暗夜微光,便取名‘李曦’吧,晨曦之曦,寓意新生与希望。”
“李曦……曦儿……”繁花低声念了两遍,眼中满是欣喜,“谢王爷赐名!曦儿,你有名字了,是爹爹给你取的!”
怀中的小李曦似乎听懂了,挥舞着小手,发出咿呀的声音,逗得众人都笑了起来。
这一刻,抱着两个儿女,看着围绕在身边的其他三个孩子,还有那尚在襁褓中的幼子,听着他们清脆的呼唤,感受着他们纯真的依赖与喜悦,李之源心中因碧波玄界死寂景象和时空错乱带来的些许阴霾,仿佛被这浓浓的天伦之乐彻底涤荡干净。
他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自己那便宜父亲李修的模样。那个在他童年所有时间里缺席,归来后与家人格格不入、处境尴尬的“渣爹”。
“我绝不能像他一样。”一个清晰而坚定的念头在李之源心中升起,“孩子们的成长,错过便是错过了,无法重来。我追求大道,探索诸界,是为了拥有守护他们的力量,见识更广阔的天地,而非以此为借口,重复我童年的缺失,让他们也承受那份父爱缺失的遗憾。”
他看着怀中李狗蛋那毫无阴霾的笑脸,看着李空沉静却隐含期待的眼神,看着李明羞涩的依赖,看着李清活泼的撒娇,看着李灵机灵的打量,还有繁花怀中那新得名字的李曦……
一种强烈的、想要陪伴他们成长的愿望,油然而生。
修行无岁月,但他不能让孩子们的童年,也在漫长的等待中流逝。他要在他们需要父亲的时候,在身边;要在他们成长的每一个重要时刻,留下印记。
“从今日起,若非必要,定要多抽时间,陪伴他们。”李之源在心中对自己说道。
接下来的日子,李之源果然将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了陪伴家人之中。
他不再整日待在静室或小壶天内,而是时常出现在王府的庭院里、花园中。
他会陪着李狗蛋在草地上追逐打闹,听小家伙用稚嫩的声音讲述他不在时发生的趣事,什么掏了鸟窝被母鸟追着啄,什么跟着王强伯伯去军营看到了大马,虽然语序颠倒,却充满了童真童趣。李之源耐心听着,时不时发出会心的笑声,偶尔还会施展一些小法术,变出蝴蝶或者闪烁的光点,逗得儿子惊呼连连,眼中满是对父亲的崇拜。
他会将李空抱在膝头,给他讲解一些最基础的、蕴含道韵的图案,或者讲述一些关于星辰、山川的古老传说。李空虽然话不多,但听得极其专注,那双沉静的眼睛里,时常闪烁着思考的光芒。李之源发现,这个儿子在静心与感悟方面,有着超乎年龄的天赋。
对于性格温婉羞涩的李明,李之源则会带着她在花园里散步,指给她看各种灵植花卉,告诉她它们的名字和特性。李明总是安静地听着,偶尔会伸出小手,小心翼翼地触摸花瓣,然后对父亲露出一个甜甜的、带着小梨涡的笑容,能让李之源的心都化了。
李清是最缠人的,总是像个小尾巴似的跟在李之源身后,“爹爹”、“爹爹”地叫个不停,要抱抱,要举高高,要听故事。李之源也乐得满足她,常常把她架在脖子上,在王府里“巡视”,引得小丫头发出阵阵兴奋的尖叫和欢笑。柳萱儿看着父女俩玩闹的场景,眼中满是幸福。
李灵则对李之源施展的各种小法术最感兴趣。每当李之源指尖凝聚出一点水珠,或者操控一片落叶飞舞时,她总是睁着乌溜溜的大眼睛,看得目不转睛,还会咿咿呀呀地试图模仿,那小模样机灵又可爱。李之源觉得,这个女儿未来在术法一道上,或许会有些天赋。
至于最小的李曦,李之源也会时常从繁花怀中接过来,抱着他在院子里走走,感受着幼子那柔软的依赖和咿呀学语。虽然孩子还小,但他希望自己能从一开始,就参与他的成长。
他甚至亲自下厨——当然,是以道元控火,辅以各种灵材,为孩子们制作了一些既美味又蕴含温和灵气、有助于滋养根骨的小点心,吃得几个小家伙满嘴流油,围着他团团转。
王府之中,因男主人的回归和用心陪伴,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欢声笑语。连下人们都能感觉到,王爷这次回来,似乎变得更加“接地气”,更加温和,整个王府的氛围都变得格外温馨融洽。
唐王妃看着儿子与孙儿孙女们其乐融融的场景,脸上终日带着满足的笑容。她偶尔也会瞥一眼那个远远站着、想靠近又有些踌躇的丈夫李修,心中暗叹一声,却也没有再多说什么。只要儿子开心,孙辈们快乐,她便心满意足了。
在这份浓郁的天伦之乐中,李之源并未完全放下修行。只是他的修行方式,变得更加潜移默化。陪伴孩子们的过程,本身也是一种对心境的锤炼。孩子们的纯真无邪,仿佛具有净化之力,让他因连番探险、杀戮、感悟寂灭而略显沉凝的道心,重新变得活泼通透,充满了生机。
他对于“生”与“灭”的感悟,在孩子们蓬勃的生命力映照下,似乎也有了新的理解。那八极生灭剑域在不知不觉中,运转得更加圆融自如,领域内那轮回事物的意象,也因这份家庭生活的温暖,而多了一丝人间烟火的温情。
这一日午后,李之源正坐在庭院中的石凳上,看着李狗蛋带着弟弟妹妹们在铺着柔软草皮的院子里玩耍。阳光透过枝叶缝隙洒下,斑驳陆离,孩子们的笑声如同世间最动听的乐章。
他端起茶杯,轻啜一口灵茶,目光柔和地看着眼前这一幕,只觉得内心一片宁静与满足。
或许,这就是他追寻大道途中,不可或缺的、也是最珍贵的“风景”吧。
(第一百一十四回 上 完)
第一百一十四回:天伦得享慰道心,稚子纯真涤尘虑 (下)
午后的阳光温暖而慵懒,透过繁茂的枝叶,在铺着柔软灵草的庭院中洒下斑驳的光点。李狗蛋正带着弟弟妹妹们玩着简单的追逐游戏,清脆稚嫩的笑声回荡在空气中,充满了无忧无虑的快乐。李空依旧安静地坐在不远处的石凳上,手里摆弄着几块颜色各异的、带着微弱灵光的石子,似乎在研究它们的排列。李明蹲在一丛盛开的玉兰花旁,小心翼翼地用指尖触碰着花瓣,眼神专注。李清则像只活泼的蝴蝶,绕着哥哥姐姐们跑来跑去,银铃般的笑声不绝于耳。李灵则被繁花抱在怀里,乌溜溜的大眼睛好奇地追随着哥哥姐姐们的身影,时不时发出咿呀的学语声。最小的李曦,则在奶娘怀中酣睡。
李之源坐在石桌旁,目光柔和地看着眼前这幅温馨的画面,心中充满了宁静与满足。这种平淡而真实的天伦之乐,仿佛拥有一种奇异的力量,能够洗涤道心,抚平因探索未知、历经杀伐而带来的些许疲惫与沧桑。
看着孩子们纯真的笑脸,一个念头自然而然地在他心中升起。
他的修道之路,始于那片神秘而古朴的传承金叶。其上承载的《八剑图》与《玉清一气功》,是他踏上道途的基石,指引着他一路前行,直至打破天地枷锁,贯通九脉,踏入前所未有的道境。
如今,他身负的传承不可谓不丰厚。来自金机界“渡世方舟”的上古炼气士完整道统(《周天星辰炼气法》、《万象炼天术》、《玄玑造化录》、《神机百炼谱》),来自碧波玄界核心神山的七碑所载的、包罗万象的数万种上古道统精要,每一样拿出去,都足以在红尘掀起腥风血雨,开创一方不朽道统。
然而,在他心中,最根本、最不可或缺的,依然是那最初得到的《八剑图》与《玉清一气功》。这两门功法,看似基础,实则蕴含着难以想象的潜力与深度。它们直指大道本源,其起点或许看似寻常,但其终点之高,上限之广阔,连如今的李之源都感到深不可测。他隐隐有种感觉,若非这两门功法似乎都并非完整版本,有所残缺,其真正所能达到的层次,恐怕还要远超他如今所获得的诸多高等传承!
“万丈高楼平地起。再高深的道理,也需坚实的基础来承载。”李之源心中明悟,“孩子们未来的路,应当由他们自己选择。但我作为父亲,能给予他们的最好的礼物,便是一个坚实无比、潜力无限的起点,以及开阔他们眼界的可能。”
他想到了自己识海中,那片陪伴他至今、已然与他神魂紧密相连的传承金叶。此物神异,乃是他道途起始的象征。
心意既定,李之源悄然分出一缕神识,沉入识海深处。那片古朴的传承金叶静静悬浮,散发着温润而永恒的光泽,其上《八剑图》的总纲道韵与《玉清一气功》的纯正气息交织流转,仿佛承载着他一路走来的所有道与理。
“便以此为基础吧。”
他心念微动,身形依旧坐在石桌旁,享受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但体内混沌道元已悄然运转,《万象炼天术》的精义流淌心间。他并未动用小壶天内的离火星辰炉,而是以自身为炉,神念为火,道元为材,开始虚空炼器。
他取出了五块得自不同界域、性质温和、灵性十足,且最适合承载神念传承的顶级宝玉——“温神玉”、“空明石”、“海心髓”、“万年铁木芯”以及一小块来自金机界渡世方舟边缘构件的、具备极佳能量亲和性与坚固特性的暗金色金属碎屑。这些材料,任何一样都堪称稀世珍品。
神念之火无声燃起,包裹住这些材料。在李之源精妙绝伦的掌控下,材料迅速被提纯、融合,杂质被剔除,精华被保留。他没有追求复杂的形态,只是依照记忆中那传承金叶的大致模样,将其塑造成五片约莫婴儿巴掌大小、薄如蝉翼、边缘流转着淡淡柔和光晕的金色叶片。
这并非简单的复制,而是融入了李之源自身对《万象炼天术》的理解,使得这五片新炼制的“传承金叶”在坚固、隐匿、以及与持有者心神契合方面,犹有过之。它们看似平凡,却内蕴乾坤,神物自晦。
炼制本体只是第一步,最关键的是烙印传承。
李之源神情专注,以神念为笔,以自身对大道本源的感悟为墨,开始在这五片崭新的传承金叶上,铭刻下最根本的传承。
首先,自然是《八剑图》的总纲精义与《玉清一气功》的完整法门。他并未直接灌输自己所有的理解和衍化,而是剥离了后来的诸多附加,回归其最本源、最纯净的形态,将那份直指大道的“种子”完整地烙印其中。他相信,以此为基础,孩子们未来无论走向何种道路,都能受用无穷。
完成这两门根本法的烙印,五片金叶已然散发出一种古朴、纯正而又潜藏着无限可能性的道韵。
但这还不够。李之源希望孩子们的视野能更加开阔,未来有更多的选择。
他沉吟片刻,意识沟通了悬浮于丹田气海中的那七块神碑虚影。七碑传承浩瀚如海,他自然不可能全部烙印,那非但无益,反而可能撑爆金叶甚至伤害到年幼的孩子。
他需要为每个孩子,挑选一种最适合他们当前心性禀赋,或者能对他们未来发展起到良好辅助作用的传承。
目光再次扫过庭院中的孩子们。
李狗蛋,身为长子,性情活泼好动,颇有勇力,体内气血旺盛,隐约有走刚猛路子的趋势。李之源心念一动,自七碑传承中,选取了偏向武道筑基与兵道煞气凝练的入门精要。此传承并非单纯的杀戮之术,更重在锤炼战体,凝练意志,培养一往无前的气势,正合其性。同时,他也从渡世方舟传承的《神机百炼谱》中,选取了关于基础机关傀儡辨识与操控的常识与法门,希望能激发他对“器”的兴趣,未来或可走上体修与机关术结合之路。
李空,性情沉静,感知敏锐,于静中似能生慧。李之源为他选取了七碑中关于魂道初探与阵道基础的传承。魂道可助他凝练神识,提升感悟力;阵道则需静心推演,正合其沉静性子。同时,也从渡世方舟的《玄玑造化录》中,烙印了部分关于星辰感应与周天推演的入门知识,引导他关注更为浩瀚的星空。
李明,心性澄澈温和,眼眸干净,对草木生灵似有天然亲近。李之源为她选取了七碑中偏向灵道沟通与丹道药理启蒙的传承。灵道可助她更好地感知自然万物,与生灵交流;丹道则需耐心与细致,且与她温和心性相合。同时,也从渡世方舟传承中,选取了部分关于灵植培育与生命泉水特性的基础知识,算是与她天生的亲和力相辅相成。
李清,活泼烂漫,好奇心重,精力充沛。李之源为她选取了七碑中涉及幻法趣术与音律之道入门的传承。幻法有趣,可满足她的好奇心,也能在玩乐中初步接触精神层面的力量;音律可陶冶性情,也能作为一种另类的修行与攻击手段。同时,也从《神机百炼谱》中,烙印了一些关于精巧玩偶制作与灵动机关的简单法门,投其所好。
李灵,机敏聪慧,眼神灵动,对能量变化似乎格外敏感。李之源为她选取了七碑中关于符箓基础与遁法初解的传承。符箓千变万化,正需要机敏的头脑去构思组合;遁法则关乎速度与灵活,也符合她灵动的性子。同时,也从渡世方舟的《万象炼天术》中,选取了部分关于能量性质转换与微型阵法构建的启蒙知识,引导她理解能量运作的原理。
至于尚在襁褓的李曦,李之源并未急于为他准备。一来孩子太小,二来其未来心性如何尚未可知,待其稍长,再行赐予不迟。
选定之后,李之源便以无上神念,小心翼翼地将这些选定的传承精要,分别烙印在对应的五片传承金叶之上。每一片金叶,除了共有的《八剑图》总纲与《玉清一气功》根本法之外,都额外承载了一种七碑传承的精要和一种渡世方舟传承的入门知识,各有侧重,各不相同。
整个过程看似复杂,但在李之源强大神念与精妙控制下,不过耗费了半个时辰。当最后一道传承符文稳稳烙印在金叶之上,五片金叶同时发出一声微不可查的轻鸣,表面流光一闪而逝,随即恢复了古朴平凡的模样,只是内部蕴含的道韵与知识,已然截然不同。
李之源长长舒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一丝满意的笑容。炼制这五片传承金叶,对他而言也算是一次对自身所学的小小梳理。
他收起神念,目光重新变得温和,看向庭院中依旧在玩耍的孩子们。
“狗蛋,空儿,明儿,清儿,灵儿,你们过来。”他微笑着招手。
听到父亲的呼唤,孩子们立刻停止了玩耍,就连安静的李空也抬起了头。李狗蛋率先跑了过来,后面跟着李清,李空和李明也手拉手走了过来,李灵则在繁花的示意下,迈着小短腿噔噔噔跑到李之源腿边。
“爹爹,什么事呀?”李狗蛋仰着小脸问道。
李之源看着五个儿女,心中充满了期许。他手掌一翻,五片看似普通的金色叶片出现在掌心,悬浮着,散发着淡淡的、令人心安的气息。
“爹爹给你们每人准备了一件小礼物。”李之源柔声说道,“这是传承金叶,里面藏着一些很有趣的知识和修炼的方法。”
孩子们好奇地看着那五片金叶,虽然不明白具体是什么,但都能感受到那金叶上传来的、与自己隐隐有些亲近的气息。
李之源首先拿起那片烙印了武道兵煞与机关基础的金叶,递向长子李狗蛋:“狗蛋,你是大哥,性子活泼,这片给你。里面有锻炼身体、变得更有力气的方法,还有一些关于机关小玩意儿的知识,你可以慢慢看,慢慢学。”
李狗蛋眼睛一亮,他最喜欢舞刀弄枪(虽然是木制的)和摆弄新奇东西了,立刻伸出小手,小心翼翼地接过金叶。金叶入手微温,仿佛有生命般,他只觉得一股暖流顺着手臂流入身体,很舒服,不由得紧紧攥住,欢喜道:“谢谢爹爹!”
接着,李之源拿起那片烙印了魂道阵基与星辰推演的金叶,递给沉静的李空:“空儿,你性子静,喜欢思考,这片给你。里面有一些能让头脑更清晰、更能感知周围环境变化的方法,还有关于星星和阵法的小秘密。”
李空双手接过金叶,小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但眼神却亮了几分,他对着父亲认真地点了点头:“谢谢爹爹。”然后将金叶小心地收进了自己的小口袋里。
然后,他拿起那片烙印了灵道丹术与灵植培育的金叶,递给温婉的李明:“明儿,你心性温柔,喜欢花草,这片给你。里面有和花草树木、小动物说话的方法,还有怎么辨认草药、制作香香的小丸子。”
李明小脸微红,羞涩地接过金叶,触手一片温润,她感觉自己和周围的花草似乎更亲近了些,小声而清晰地说道:“谢谢爹爹。”
又拿起那片烙印了幻法音律与精巧机关的金叶,递给活泼的李清:“清儿,你喜欢玩,好奇心重,这片给你。里面有很多好玩的小法术,能变出漂亮的光,还有好听的音乐,以及怎么做会动的小玩偶。”
李清一听,顿时喜笑颜开,迫不及待地接过金叶,拿在手里翻来覆去地看,嘴里嚷着:“好玩!谢谢爹爹!清儿要学变蝴蝶!”
最后,他拿起那片烙印了符箓遁法与能量转换的金叶,递给机灵的李灵:“灵儿,你最是机灵,对什么都好奇,这片给你。里面有画各种有趣图案(符箓)的方法,有跑得更快的法子(遁法),还有关于那些会发光、会动的东西(能量)的小知识。”
李灵眨巴着大眼睛,伸出小手接过金叶,似乎能感觉到里面那些“有趣”的东西,对着李之源咿咿呀呀地说了几句,小脸上满是兴奋。
看着五个儿女都拿到了属于自己的传承金叶,虽然他们现在可能还不完全理解其中蕴含的价值,但李之源相信,随着他们慢慢长大,这些金叶将会成为他们探索世界、认识自身、踏上道途的最宝贵的指引。
他并未过多解释金叶的来历和具体内容,只是温和地叮嘱道:“这些东西,要等你们再长大一些,认识更多字,懂得更多道理之后,才能慢慢去学习和理解。现在可以先带在身边,它会让你们感觉舒服。记住,这是爹爹给你们的礼物,也是我们之间的小秘密,要好好保管,不要轻易给别人看,知道吗?”
孩子们似懂非懂,但都乖巧地点点头,将金叶小心翼翼地收好。他们虽然年幼,却也本能地感觉到,这小小的叶子,似乎很不一般。
分发完传承金叶,李之源心中仿佛放下了一桩大事。他相信,有了这些根基,孩子们未来的道路将会平坦许多,选择也会更多。至于他们最终能走到哪一步,则要看他们各自的缘法和努力了。
夕阳的余晖将庭院染上一层温暖的金色,孩子们拿着新得到的“礼物”,又开心地玩到了一起,只是这次,他们的小动作似乎都变得更加小心翼翼,时不时会摸一摸怀里那片温润的金叶。
李之源坐在石凳上,看着这一幕,嘴角噙着满足而平和的笑意。
(第一百一十四回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