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回:御前斗智 剑海寻真
熔火界烬渊那一场与炎魔的“亲密接触”,虽然最终有惊无险,还顺手牵羊捞回来大批极品地火精金,但李之源事后回想,总觉得后背有点凉飕飕的。倒不是后怕,主要是觉得……不够潇洒。
想他李之源,堂堂富昌王,修道天才(自封的),坐拥无数资源,对付一群没脑子的火疙瘩,居然要靠耍小聪明、布陷阱、然后狼狈逃窜?这要是传出去,他京城四大纨绔之首的脸往哪儿搁?尤其不能让王强那夯货知道,不然肯定要嘲笑他只会“放风筝”。
“失策,失策啊。”李之源躺在王府温泉池里,啃着冰川界运来的冰镇瓜果,唉声叹气,“光有道法境界和飞剑利刃,没有配套的漂亮招式,就像厨子有了顶级食材却只会乱炖,实在有失身份。”
他反思自身,八柄本命飞剑,各有神妙,巽剑快,艮剑稳,坤剑厚,坎剑柔……但运用起来,多是直来直去的刺、斩、挡,或者依靠其特性进行范围影响(如坤剑镇压、坎剑控水),缺乏精微变化和连贯的攻防体系。简单说,就是空有神兵利器,却没有与之匹配的绝世剑法。
“得学剑!”李之源一拍水面,溅起老高水花,“不仅要学,还要学最好的!道法是我的根,但这武技,尤其是剑法,乃是此界千锤百炼的杀人术、护道法,若能以道驭之,融会贯通,本王岂不是更能横着走了?”
想到就干。他首先把主意打到了自家产业上。风行商行开遍天下,镖局走南闯北,四海当铺又是开遍天下,当铺三教九流的东西都收,这么多年下来,库房里杂七杂八的武功秘籍肯定堆积如山。
一声令下,整个风行体系立刻高效运转起来。各地库房翻箱倒柜,但凡是沾个“剑”字的册子、帛书、残卷,甚至只是带有运剑图谱的物件,都被小心翼翼地整理出来,由镇远镖局加急护送,一车车、一箱箱地运往长安唐王府。
不过三五日功夫,王府侧院专门腾出来的“藏剑阁”就被堆得满满当当。李之源兴致勃勃地去视察,结果一进门就被灰尘呛得连打喷嚏。看着那如山般杂乱无章、品质良莠不齐的“剑法秘籍”,他随手翻了几本,不是《五虎断门剑》这类大路货色,就是《梅花剑谱》这等强身健体的养生剑法,偶尔几本看着像那么回事的,还多是残篇断简。
“唉,指望这些,怕是练到猴年马月也练不出个所以然来。”李之源大失所望,“垃圾堆里淘金,效率太低了。得找源头活水!”
源头活水在哪里?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最好的东西,自然在皇帝老儿的皇宫大内!
然而,皇宫大内的“天禄阁”功法殿,可不是谁都能进的。那里收藏着玄唐立国以来搜集、甚至可能包括前朝遗留的顶级武学典籍,是帝国武力的根基之一,看守严密,规矩森严。就算他是亲王,没有皇帝特旨,也休想踏进一步。
直接去要?皇帝伯父虽然宠他,但涉及这种核心资源,恐怕没那么容易松口。得想个法子,让皇帝老儿心甘情愿,甚至觉得占了便宜才行。
李之源眼珠一转,计上心来。他想起了皇帝李琰还欠着王府一大笔“装修款”和“赞助费”呢(虽然皇帝总想赖账),而且,最近朝廷似乎又在为北疆边军的军械更新费用发愁……
整理了一下衣袍,揣上一本最新整理的、关于熔火界地火精金矿产初步评估报告(重点突出其对于打造顶级军械的战略价值),李之源溜溜达达就进了宫,美其名曰:给伯父请安,顺便汇报一下“海外”勘探成果。
御书房内,皇帝李琰正在批阅奏章,眉头微锁,显然又被哪里要钱的折子烦得不轻。听到内侍通报富昌王求见,他揉了揉眉心,没好气道:“让那小子滚进来!肯定又是来要钱或者惹了什么事让朕擦屁股!”
李之源笑嘻嘻地进来,规规矩矩行了礼,然后也不等皇帝发问,就主动凑上前:“伯父,瞧您这脸色,是不是又有哪个不开眼的找您要钱了?您放心,侄儿我最近刚发现了一座大矿,富得流油,回头就让玉龙核算一下,看能不能再支援朝廷点儿。”
皇帝李琰一听,警惕地打量着他:“哦?你小子有这么好心?说吧,又闯什么祸了?还是看上了朕的什么东西?”他对自己这个侄儿太了解了,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看您说的,侄儿我一向忠君爱国,体恤伯父辛苦。”李之源一脸无辜,随即拿出那份报告,“您看,这是熔火界新发现的特大型地火精金矿脉初步评估,这玩意儿打造铠甲兵器,绝对是神兵利器的胚子。就是开采难度大了点,环境危险了点……”
皇帝接过报告,扫了几眼,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地火精金的价值他当然清楚,若能量产装备军队,绝对是战略级提升。但他面上不动声色:“嗯,不错,贤侄有心了。开采难度大?需要朝廷派兵协助吗?”
“那倒不用,侄儿还能应付。”李之源摆摆手,话锋一转,“就是吧,侄儿最近深感自身修为不足,尤其是在护身杀敌的手段上,颇为欠缺。您也知道,侄儿修炼的功法有点特殊,寻常武技看不上,高深的又找不到……这万一在外面勘探的时候遇到点厉害角色,丢了小命事小,耽误了给伯父您找矿发财事大啊!”
皇帝李琰眯起眼睛,似笑非笑:“绕了这么大圈子,原来是打朕‘天禄阁’的主意?”
“伯父明鉴!”李之源立刻顺杆爬,“侄儿也不要别的,就想进去看看剑法类的典籍,借鉴借鉴,融会贯通一下。保证不抄录,不外传,就在里面看!而且,侄儿也不是白看……”他压低声音,凑近道:“只要伯父您开金口,之前您欠银号那笔款子的利息,未来三年,免了!如何?这可比派兵帮忙开采划算多了吧?”
皇帝李琰心中飞快盘算。天禄阁的典籍固然珍贵,但放在那里也是放着,李之源毕竟是自家人,天赋异禀,他实力强了,某种程度上也是增强皇室力量。而且,只是看看,不抄录不外传,风险可控。最关键的是,能免掉三年利息!那可不是个小数目,足够缓解户部不少压力了……
“哼,你小子,算盘打得精!”皇帝故作沉吟,半晌才道,“罢了,看在你一片孝心,又为朝廷寻矿有功的份上,准了!不过,仅限于剑法区域,且有专人陪同,不得损坏典籍,不得抄录,时限……就一个月吧。”
“多谢伯父!伯父圣明!”李之源心中狂喜,脸上却装作感激涕零。
一场各取所需的交易,就在这看似轻松的叔侄闲聊中达成了。李之源用“经济利益”换取了通往此界武学巅峰殿堂的门票。
拿着皇帝特赐的金牌,李之源几乎是蹦跳着离开御书房的。身后,皇帝李琰看着他的背影,无奈地摇了摇头,笑骂一句:“滑头小子!”随即又看向那份地火精金报告,眼中露出期待之色。或许,这个总是出人意料的侄儿,真能再给他带来些惊喜呢?
而李之源,已经迫不及待地奔向天禄阁,那片蕴含着此界武道千年智慧的剑法海洋。
拿着皇帝特赐的金牌,李之源几乎是脚不沾地地直奔皇宫深处的“天禄阁”。那看守阁楼的老太监验过金牌,浑浊的老眼在李之源身上停留了片刻,似乎感受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气息,但终究没说什么,颤巍巍地打开了那扇沉重、布满禁制符文的大门。
一股混合着陈旧书卷与淡淡檀香的气息扑面而来。天禄阁内部空间远比外面看起来更加广阔,运用了某种空间拓展的阵法。一排排顶天立地的紫檀木书架整齐排列,上面分门别类地放置着无数玉简、帛书、纸质典籍,甚至还有一些铭刻在兽骨、金石上的古老传承。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沉静而厚重的武道意境。
李之源的目标明确,直接走向标注着“剑部”的区域。放眼望去,剑法典籍依旧浩如烟海,从基础的《剑术启蒙》到镇阁之宝级别的《皇极惊世剑典》、《青莲剑歌》残篇,琳琅满目,应有尽有。
这一次,他没有再抱怨。而是静下心来,如同一个最虔诚的求学者,开始沉浸在这片武学的海洋中。
与在自家“藏剑阁”漫无目的的翻找不同,此次他目的明确,方法也更有效率。他强大的神识如同无形的触手,同时覆盖数十本典籍,飞速地浏览、解析、记忆其中的精义。他并非要死记硬背每一招每一式,而是以其道境修为,直接捕捉这些剑法中蕴含的“意”与“理”。
他看到了追求极致速度,化繁为简,唯快不破的《流光剑诀》;
看到了气势雄浑,以力破巧,霸道无匹的《霸皇剑经》;
看到了剑走轻灵,变幻莫测,如诗如画的《烟雨剑法》;
看到了蕴含阵法至理,双剑乃至多剑合击的《两仪微尘剑阵》原理;
甚至还有一些记载着偏门、诡异剑术的孤本,如专攻破罡、蚀骨的《幽影蚀心剑》……
海量的信息涌入他的识海,若是寻常武者,早已心神混乱,走火入魔。但李之源《玉清一气功》根基深厚,神识强大无比,更兼有八剑图这等上古炼气士的核心传承作为纲领和过滤器,这些繁杂的剑道知识非但没有让他迷失,反而如同百川归海,不断印证、补充、甚至激发着他对于自身八剑运用的灵感。
他时而驻足沉思,手指无意识地在空中划动,剑气隐现;时而面露喜色,仿佛解开了一道千古难题;时而摇头否定,将一些看似精妙却与自身道路不符的剑理摒弃。
在这种高强度、高层次的“阅读”与“悟道”中,时间飞速流逝。一个月的时间转眼即至。
当李之源走出天禄阁时,他整个人的气质似乎都发生了一丝微妙的变化。之前的他,更像是一个掌握了强大力量但运用尚显“粗暴”的幸运儿,而此刻,他的眼神更加深邃内敛,举手投足间,隐隐多了一种属于“剑客”的锋芒与沉淀,但这锋芒又被他那跳脱的性子掩盖得很好,显得有些……深藏不露。
回到王府,他并未立刻开始演练,而是宣布闭关。地点,选在了长安城外,素有“天下第一福地”之称的终南山深处。那里人迹罕至,山高林密,灵气(玄气)相对充裕,正是试验新悟得手段的绝佳场所。
他谁也没带,只身一人,如同闲庭信步般深入群山。寻了一处四面环山、中有深潭的幽谷,布下简单的隐匿阵法,便开始了真正的融合与创造。
他没有急着去演练那些记忆中的绝世剑法,而是盘膝坐在潭边巨石上,八柄形态各异、流光溢彩的本命飞剑自他丹田内缓缓飞出,如同具有生命般,环绕着他缓缓旋转,发出悦耳的轻鸣。
他以神念为引,以在天禄阁博览群书所悟的万千剑理为薪柴,开始“喂养”这八柄飞剑。同时,他自身对于八卦、对于天地法则的理解,也毫无保留地融入其中。
渐渐地,八柄飞剑的旋转速度开始加快,它们不再仅仅是能量体,更仿佛承载了某种独特的“意志”和“道理”。
首先产生异动的是巽剑·风隐。它原本青蒙蒙的剑身变得更加通透,仿佛融入了风中,剑鸣声变得几不可闻。李之源心念一动,巽剑倏忽消失,下一瞬,百丈外一株需要数人合抱的古木微微一颤,树干上出现了一道细如发丝、却深不见底的剑痕,片刻后,古木才轰然倒塌,断口平滑如镜!而整个过程,无声无息,只有一缕清风拂过。
此为——风逝无痕!
紧接着,艮剑·山峙发出低沉的嗡鸣,剑身黄光大盛,一股沉重如山的剑意弥漫开来。李之源并未挥剑,只是意念锁定远处一座小山峰的虚影。刹那间,那山峰虚影仿佛被无形巨力镇压,周围的空间都产生了细微的扭曲感,山石滚落,鸟兽惊飞!剑意所及,万物皆滞。
此为——不动如山!
坤剑·地载悬浮于空,剑尖向下,散发出博大厚重的气息。李之源并指一点,坤剑轻轻落下,插入地面。没有惊天动地的巨响,但以剑尖为中心,方圆数十丈的地面仿佛化为了泥沼,重力陡增数倍,岩石无声下陷,潭水被排斥开来,形成一个诡异的凹陷区域。
此为——厚德载物!
坎剑·水渊则化作一道流光,投入深潭之中。潭水并未炸开,反而以更快的速度旋转起来,形成一个巨大的漩涡,漩涡中心寒气凛冽,瞬间凝结出无数冰晶,仿佛连空间都要被冻结。一道若有若无的剑意在水流与寒冰间流转,柔韧而危险。
此为——上善若水!
乾剑·天行发出一声清越的剑鸣,剑身银光暴涨,冲天而起!它所过之处,空气发出刺耳的撕裂声,留下一道久久不散的白色气痕,速度之快,仿佛突破了空间的限制,带着一种一往无前、凌驾万物的威压。
此为——天剑斩仙!
兑剑·泽悦则散发出朦胧的光晕,剑身周围光影扭曲,仿佛有无数细碎的低语和幻象生灭。它没有直接攻击实物,但其散发出的精神波动,却能让感知到的人心旌摇曳,杂念丛生,甚至产生短暂的幻觉。
此为——心镜映月!
震剑·雷动引动了天象!剑身之上,电蛇游走,发出沉闷的雷鸣。李之源挥剑指向天空,一道刺目的雷光自剑尖迸发,撕裂云层,精准地劈落在远处一座孤峰之上,顿时碎石崩飞,焦黑一片,散发出至阳至刚、破灭邪祟的凛然之气。
此为——惊雷破邪!
最后,离剑·火明彻底燃烧起来,化作一轮小小的烈日!灼热的高温让周围的空气扭曲,草木瞬间焦枯。李之源意念所致,火焰剑气纵横交错,并非无序燃烧,而是蕴含着某种焚尽万物、破灭虚妄的极致毁灭意境,所过之处,连岩石都被熔化成琉璃状的液体。
此为——焚天煮海!
八剑依次展露锋芒,每一种剑意都截然不同,或迅疾、或厚重、或柔韧、或刚猛、或影响心神、或引动天威……将八卦之象诠释得淋漓尽致!
这还仅仅是单独施展!
当李之源心念再动,尝试将其中两三柄飞剑的剑意初步结合时,产生的威力更是呈几何级数增长!风助火势,雷震大地,山泽通气……种种玄妙变化衍生,剑光交织,道韵弥漫,整个幽谷仿佛化为了一个独立的法则领域,空间都开始微微颤抖,似乎不堪重负!
终南山深处这惊人的异象和那一道道冲霄而起、性质各异的强大剑意,尽管有阵法遮掩大部分动静,但那源自法则层面的悸动,依旧如同水波般扩散开来,传遍了方圆百里!
长安城内,无数正在打坐或修炼的武者,无论修为高低,都在那一刻感到一阵莫名的心悸!
皇宫深处,正在批阅奏章的皇帝李琰猛地抬头,望向终南山方向,眼中露出惊疑不定之色。
王府中,正在核算账目的秦玉龙停下了笔,感受着那遥远却清晰的、混合着熟悉与陌生气息的剑意波动,嘴角微微勾起一抹了然的笑意。
就连在冰川界带着冰原狼巡逻的王强,都下意识地摸了摸胸口,嘀咕道:“怎么突然心里毛毛的?难道是之源那小子又在搞什么幺蛾子?”
李之源立于幽谷中央,八剑环绕,感受着自身与飞剑、与这片天地前所未有的紧密联系,心中涌起万丈豪情。
“道为根基,剑为锋芒,阵为领域……此法,方是正道!”
他知道,从今日起,他的道.阵双修之路,才算真正踏上了正轨。这八套脱胎于此界武道精华、却又远超其上的剑法,将伴随他的八柄本命飞剑,斩出一条前所未有的通天大道!
李之源悬立于深潭之上,双眸紧闭,周身气息与环绕飞舞的八柄本命飞剑完美交融。新悟出的八套剑法精髓,如同涓涓细流,彻底融入了他对八剑图的掌控之中。不再是简单的御使,而是一种更深层次的、近乎“道”的共鸣。
他心念微动,不再刻意去催动某一柄剑,而是将自身的神识、真元、以及对天地法则的感悟,如同播种般,均匀地洒向这八柄与他性命交修的法宝。
奇妙的变化,悄然而生。
起初,只是他周身百丈范围内的空气,开始泛起水波般的涟漪,光线微微扭曲,仿佛隔着一层晃动的琉璃观看景物。紧接着,一种无形的“边界”感开始清晰起来,将这百丈方圆与外界天地悄然隔开。
并非阵法光罩那种有形的屏障,而是一种法则层面的“划分”。外界终南山的鸟鸣虫嘶、风吹林涛声,仿佛瞬间被隔绝,变得遥远而模糊。谷内,陷入了一种奇异的寂静,唯有八柄飞剑发出的、蕴含着不同道韵的轻微嗡鸣。
李之源“看”到了,或者说,清晰地感知到了。
以他自身为绝对核心,百丈范围内,一个朦胧而完整的小世界,正在八柄飞剑的支撑下,缓缓展开,稳定下来!
这并非真实开辟的空间,而是由他磅礴的神识、精纯的真元、以及对八剑图本质的理解,结合新悟剑意,共同构筑出来的一个“剑意领域”!一个独属于他李之源的法则疆域!
在这个初生的领域中,八柄飞剑不再是单纯的武器,它们化作了八个风格迥异、却又同源而出的“剑意世界”的基石与主宰!
在他的左前方,是巽剑·风隐主宰的区域——无间风域。
那里看似空无一物,连空气都仿佛凝固了。但李之源能清晰地感知到,无数细密如丝、锋锐无匹的巽风剑意,正以超越视觉捕捉的速度,在那片凝滞的空间内无声穿梭、潜伏。任何闯入者,都将面临无处不在、却又无迹可寻的致命袭杀,真正的“无间”之风,逝去无痕。
在他的右前方,是艮剑·山峙镇守的区域——永固山界。
那片空间给人一种无比厚重、坚实的感觉,仿佛是由无形的亿万钧精金铸就。空间结构稳固到了极点,重力异常,任何形式的冲击落入其中,都会被那沉稳如亘古山岳的剑意层层削弱、镇压,最终消弭于无形。这是领域中最坚不可摧的盾。
在他的正左方,是坤剑·地载笼罩的区域——无尽渊土。
大地法则在这里被极致彰显。重力场变幻莫测,时而如泥沼般粘稠陷落,时而产生强大的向心吸力。脚下的土地仿佛拥有了生命,可随李之源心意隆起为壁垒或塌陷为深渊,厚重的坤剑剑意深藏其中,承载万物,亦能埋葬一切。
在他的正右方,是坎剑·水渊流淌的区域——极幻冰流。
那里仿佛自成一片水泽国度,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水汽,时而凝聚成锋利的冰晶风暴,时而化为缠绕束缚的柔水锁链,时而又陷入极寒的冻结领域。坎剑剑意如水般变幻无常,如渊般深不可测,困敌、侵蚀、冰封,手段层出不穷。
在他的左后方,是乾剑·天行纵横的区域——破虚剑空。
这片区域充斥着极致的“锋锐”与“速度”法则。空间都显得有些脆弱,仿佛布满了无形的裂痕。银亮的乾剑剑意如同瞬移般在其中闪烁,带着撕裂一切、凌驾万物的意志,是整个领域中最具穿透力与爆发性的攻击点。
在他的右后方,是兑剑·泽悦弥漫的区域——迷心幻境。
光影在这里彻底扭曲,色彩斑斓却毫无规律,仿佛打翻了调色盘。细微的、直抵心神深处的剑意如同靡靡之音,干扰着闯入者的五感六识,放大其内心的恐惧、欲望与杂念,制造出以假乱真的幻象。肉身未伤,心神已溃。
在他的正后方,是震剑·雷动咆哮的区域——崩灭雷池。
狂暴的雷霆之力在此汇聚,电蛇狂舞,雷声沉闷如巨兽低吼。至阳至刚的震剑剑意充斥每一寸空间,带着天罚般的毁灭气息,专破各种邪祟、阴毒功法,也对纯粹的物理防御有着无与伦比的破坏力,象征着极致的毁灭。
在他的正前方,是离剑·火明燃烧的区域——焚尽火狱。
这里是一片光的海洋,亦是火的炼狱。温度高得足以融化金石,离火剑意不仅焚烧物质,更带着一种“破灭”与“净化”的法则意味,能灼烧能量,瓦解神通,焚尽虚妄。任何落入此间的存在,都将承受持续不断的高温炙烤与法则层面的侵蚀。
八个剑意世界,八种截然不同的法则体现,如同八块色彩、质地、规则都完全不同的碎片,却又完美地镶嵌在一起,共同构成了李之源周身这百丈“剑意领域”!
它们并非静止不动,而是随着李之源的呼吸与心念,缓缓流转、变化。彼此间的边界时而清晰,时而模糊,能量与法则在领域内交织、共鸣、生克演变。
李之源立于领域中央,感觉自己就是这片小世界的主宰!在这里,他的意志就是法则!八柄飞剑如同他肢体的延伸,心念所致,风雷涌动,水火相济,山泽通气!
他尝试着调动离剑火明的焚灭之力,注入到兑剑迷心幻境之中。顿时,那片扭曲光影的区域里,仿佛燃起了无形的“心火”,能直接灼烧闯入者的神魂念头,威力倍增!
他又引动坎剑极幻冰流的寒气,与坤剑无尽渊土的厚重结合,瞬间创造出一片极度深寒、且重力惊人的“玄冰泥沼”!
再将巽剑无间风域的极致速度,赋予乾剑破虚剑空的锋锐,一道融合了速度与穿透法则的剑气瞬间跨越领域,在边缘的岩壁上留下一个深不见底、光滑如镜的细小孔洞!
种种妙用,随心而生,仿佛无穷无尽!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李之源心中涌起难以言喻的明悟与狂喜,“八剑图……八剑图真正的精髓,并非仅仅是炼制八柄强大的飞剑,而是要以身为基,以神为引,将这八种代表着天地间某种本源法则的力量融为一体,衍化出属于自己的‘世界’!这才是上古炼气士纵横天地的根本!”
过去多年,他更多的是在“炼剑”与初步的“御剑”,直到此刻,将阵道理念(领域本质就是一种随身阵法)与自身剑道感悟完美融入八剑图,他才真正触摸到了这门上古传承的核心门槛!
苦修多年,今日方是真正的——初窥门径!
他能感觉到,这个初生的领域还很不稳定,范围也仅限于百丈,对心神的消耗巨大,无法长久维持。但这扇大门,已经被他推开了一条缝隙!门后的风景,广阔无垠!
随着他心念收敛,周身那模糊的百丈领域缓缓消散,八柄飞剑也光华内敛,依次没入他的体内。幽谷恢复了原状,仿佛刚才那法则交织、如同神国降临般的景象只是一场幻梦。
但李之源知道,一切都不一样了。
他缓缓落地,感受着体内似乎变得更加凝练精纯的真元,以及那八柄与他联系更加紧密、仿佛已成为他身体一部分的本命飞剑,嘴角勾起一抹畅快的笑容。
“道.阵双修?不,这已是……身衍万法!”
他抬头,目光似乎穿透了层层山峦,望向了长安城的方向。
“是时候回去了。不知道玉龙把那些种子研究得怎么样了……还有皇帝伯父,要是知道他用天禄阁的剑法换来的利息减免,让我练成了这个,会不会心疼得再把金牌收回去?”
带着一身收获与轻松写意,李之源一步踏出,身形已在了数十丈之外,如同融入了山风林影之中,向着王府而归。
终南山重归寂静,唯有那深潭之水,兀自映照着天空流云,仿佛在默默见证着一位真正强者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