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6教研室内,狂喜的浪潮,久久未能平息。
徐涛这个活宝,甚至像赢得世界杯的球员一样,脱下外套,在空地上疯狂地滑跪庆祝,引得众人一阵大笑。高翔和秦峰,这两个平日里最内敛的技术宅,此刻也激动地勾肩搭背,反复地看着屏幕上那封邮件,仿佛要把它刻进脑子里。
林浩和苏晓月,在最初的相拥之后,也分享着彼此眼中的喜悦和泪光。
这是属于他们所有人的,共同的胜利。
这时,806教研室的门,被轻轻推开。
陈默教授走了进来。他的脸上,带着一抹罕见的、发自内心的笑意,看着眼前这群如同孩子般欢呼雀跃的学生,眼神中,充满了欣慰。
“陈老师!”
“老师!”
看到陈默进来,众人立刻围了上去,七嘴八舌地,分享着这份巨大的喜悦。
“好了好了,”陈默笑着,向下压了压手,“都冷静一下。‘直接接收’,固然可喜,但也在我们的预料之中。毕竟,我们拿出的,是无可辩驳的证据。”
他的话,充满了强大的自信,也让众人那有些过度亢奋的情绪,稍稍平复了一些。
“不过……”陈默的话锋,忽然一转,他看着林浩,眼中,闪过一丝玩味的笑意,“刚刚,索普主编,又给我和林浩,单独发来了第二封邮件。我觉得,这个,可能才更值得你们,尖叫一下。”
第二封邮件?
还有?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齐刷刷地,聚焦到了林浩的电脑屏幕上。
林浩的心,也“咯噔”一下。他迅速回到座位,刷新了一下邮箱。
果然,一封同样来自霍尔顿·索普主编的、标题为“Regarding Your Accepted manuscript - cover Art Invitation”的私人邮件,正静静地躺在收件箱的最顶端。
林浩的手,再次有些颤抖。他深吸一口气,在所有人的注视下,点开了这封邮件。
这一次,他没有再逐字逐句地念,因为邮件的内容,已经清晰地,投影在了身后的那块大屏幕上。
“dear professor chen and dr. Lin,”
(尊敬的陈教授和林博士:)
“First of all,......
(首先,请允许我以我个人的名义,再次为你们开创性的工作,表达诚挚的祝贺。《Science》能成为向世界展示如此杰作的平台,是我们的荣幸。)
邮件的开篇,姿态放得极低,充满了对他们工作的高度尊重。
“After a thorough discussion and a unanimous vote by the Science editorial board, we have e to a decision.......
(经过《Science》编辑委员会的深入讨论和一致投票,我们做出了一项决定。鉴于您稿件的深远科学意义和巨大的视觉潜力,我们希望,正式邀请您,将您的工作,作为我们两个月后出版期刊的……封面文章!)
“封面文章”!
“cover Article”!
这两个单词,如同拥有无穷的魔力,在屏幕上,散发着金色的、令人目眩的光芒!
如果说,刚才的“直接接收”,是学术上的“金榜题名”。
那么,这封“封面文章”的邀请,就是皇帝亲点的“状元及第”!
它代表着,你的工作,不仅在学术深度上无可挑剔,更在科学影响力上,被认为是当期所有文章中,最值得被全世界看到的、独一无二的……王冠!
“我……我没看错吧?!”徐涛使劲地揉着自己的眼睛,声音都变调了,“真的是封面……是《Science》的封面?!”
“天哪……”高翔,这位“人形计算机”,此刻的大脑,也快要宕机了。
林浩感觉自己的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地攥住,然后,又猛地松开!一股巨大的、难以言喻的狂喜,如同电流般,瞬间传遍了他的四肢百骸!
他下意识地,握住了身边苏晓月的手。他能清晰地感觉到,苏晓月的手,也在微微地颤抖,她的眼中,早已被一层幸福的、晶莹的雾气所笼罩。
屏幕上,邮件的内容,还在继续。
“to coordinate with the printing and promotional schedule for a cover feature,......
(为了配合封面文章的印刷和宣传日程,您论文的正式纸质出版日期,可能会推迟约一个月。但是,我们向您保证,接收版本将会在一周内,在线发表。全球的科学界,都可以立刻检索和引用。)
“Furthermore, our art department was deeply impressed by the toc graphic you submitted....
(此外,我们的艺术部门,对您投稿时附带的toc图,印象极为深刻。其艺术构思和科学想象力,堪称顶级。因此,我们希望,正式委托您的团队,以此为基础,设计一张更精美、更具冲击力的封面图。我们的艺术总监,会很快与您联系,讨论具体细节。)
当看到这最后一段话时,林浩心中的狂喜,又多了一份由衷的感激和兴奋。他转过头,看向陈默教授,眼神中,带着请示的意味。
“老师,李静师姐……”
陈默教授笑着点了点头,那眼神仿佛在说:“去吧,这个好消息,理应由你,第一个告诉她。”
得到了导师的许可,林浩才压抑住心中的激动,拿着手机,走到了教研室外安静的走廊上。
他拨通了那个熟悉的号码。
电话响了几声后,被接通。
“喂?林浩?怎么了?这个点打电话,是论文有什么好消息了吗?”电话那头,传来李静师-姐一如既往的、爽朗干练的声音。她早已不是那个需要熬夜画图的学生,语气中,带着一种属于职场人的沉稳。
“师姐,你简直是神算。”林浩笑着说道,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一些,“我们的论文,中了,《Science》,直接接收。”
“真的啊?!太棒了!我就知道你们肯定没问题!”电话那头的李静,由衷地为他们感到高兴,那是一种纯粹的、为朋友的成功而喝彩的喜悦,“恭喜你们啊!也恭喜陈老师!你们,这是给咱们江北大学,创造历史了!”
“谢谢师姐。不过……”林浩故意顿了顿,卖了个关子,“还有一个,可能让你更高兴的消息。”
“哦?还有什么?”李静好奇地问道。
“我们的文章,被选为封面文章了。”林浩缓缓说道,“编辑部点名,说我们投稿时用的那张toc图,设计得太棒了,他们要正式委托我们,以你的设计为基础,来做最终的封面。”
电话那头,瞬间,安静了下来。
林浩能清晰地听到,李静的呼吸声,变得有些急促。
过了好几秒,电话那头,才传来她那带着一丝难以置信的、惊喜的声音。
“真的假的?林浩,你可别拿我开涮啊。我这心脏,可经不起这么大的刺激。”
“千真万-确,师姐。邮件我都可以转发给你。”林浩笑着说,“所以,这个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还得麻烦你这位‘幕后英雄’,再次出山了。”
又是一阵沉默。
随后,电话那头,传来了李静那发自内心的、爽朗的大笑声。
“哈哈哈!好!好啊!这事儿,还有什么好说的!”她的声音里,充满了与有荣焉的自豪和兴奋,“这绝对是我今年,不,是我工作以来,听到的最好的消息!你放心,把所有的要求和素材都发给我,我就是这周末不吃不喝不睡觉,也一定给你们,交一份最完美的答卷!”
挂断电话,林浩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脸上,是轻松而又温暖的笑容。
他知道,这个封面,对于早已离开科研圈的李静师姐来说,是一份最特别的、对她曾经才华与付出的最高肯定。
他回到教研室,团队的欢呼,还在继续。
一周后。
江北大学陈默教授团队的论文——《Self-healing Alloys: material Rebirth via phonon Focusing》,在《Science》期刊的官方网站上,正式,在线发表。
没有盛大的新闻发布会,也没有刻意的宣传。
但它的出现,本身,就是一场席卷全球材料科学界的……超级风暴!
论文上线的第一个小时,下载量,突破五千次。
十二个小时后,下载量,突破三万次!
二十四小时后,下载量,突破十万次!彻底刷新了《Science》期刊,近年来,在材料物理领域的单日下载记录!
整个国际材料科学界,彻底轰动了!
世界各大顶尖学府的内部论坛,相关的讨论帖,被盖起了上万层楼。
无数的实验室,开始尝试,复现他们的实验。
无数的理论物理学家,开始基于他们的“声子聚焦”模型,进行更深层次的推演。
而陈默和林浩的邮箱,则再次,被如雪片般飞来的邮件,彻底淹没。
这一次,发来邮件的,不再仅仅是祝贺和交流。
更多的是,来自通用、波音、劳斯莱斯、西门子……这些真正的、世界级工业巨头的、最高级别的技术负责人,发来的、充满了诚意和渴望的……合作邀请!
所有人都意识到,一个新的时代,已经来临。
而开启这个时代的钥匙,正掌握在,这支来自中国的、年轻的团队手中。